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趣味语文知识及答案 > 猜成语答案大全 >

老有所为受重视打一成语是什么

时间: 文桦2 猜成语答案大全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则有趣的成语猜谜游戏,后附有谜底答案,你猜的出来吗?快来看看吧!

  猜谜题目:老有所为受重视(打一成语)


  谜语解析:谜面意思为:到老了还能提拔担当重任。成语为“大器晚成”。 成语意思: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谜语答案: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大器:比喻大才能。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喻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近义词:老有所成,奇葩晚放。

  反义词:年轻有为,青年才俊,年少有为。

  歇后语:百岁挂帅。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

  英文解释

  A great man becomes famous late in life.; A great man will succeed late in life.; A great talent takes time to mature.; A great vessel will be long in completion.

  成语典故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 记载:“楚庄王(1)莅政三年,无令发(2),无政为也(3)。右司马御座(4),而与王隐,(5)曰‘有鸟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飞不鸣,默然无声(8),此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10);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11)。虽无飞,飞必冲天(12);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13),不谷知之矣(14)。’”处半年(15),乃自听政(16),所废者十(17),所起者九(18),诛大臣五(19),举处士六(20),而邦大治(21)。举兵诛齐(22),败之徐州(23),胜晋于河雍(24),合诸侯于宋(25),遂霸天下(26)。 庄王不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见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31)

  注释

  (1)楚庄王:(?~前591)春秋楚国国君,名叫熊旅,也作熊侣、熊吕。莅: 统治;统领。政:政务。

  (2)令:政令。发:发布;发号。

  (3)政:政绩。为,作为。也:“亦”表示同样。

  (4)右司马:按照古代左主政、右主兵的习惯,右司马一般指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官(时任楚国右司马伍举)。御座:君王座驾。

  (5)而:“来”表示目的关系。隐:精深;微妙。

  (6)止:停留;停驻。阜:阜山(一则说是普通的土山丘)。

  (7)翅:扇动翅膀。

  (8)默然:沉默。

  (9)名:名字。

  (10)将:是。为:为了。长:生长。

  (11)观:观察。则:态度;准则。

  (12)必:必将;必会。

  (13)子:你。释之:放心。

  (14)不谷:“我”古代诸侯谦虚的自称。

  (15)处:经历;经过。

  (16)乃:于是;就。自:亲自。听:听取。

  (17)所:被。废:废除。

  (18)起:兴办。

  (19)诛:诛杀;诛灭;讨伐。

  (20)举:推举;引荐;提拔。处士:隐士。

  (21)而:“因而;所以”表因果关系。邦:国家。

  (22)举:率领;带领。齐:春秋齐国。

  (23)败:击败;大败;打败。之:在。

  (24)于:“在;位于”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河雍:今河南孟州市。

  (25)合:会合;集合。宋:春秋宋国。

  (26)遂:“终于,到底”表示最后的结果。(这里不能作“于是”或“顺利地完成;成功”解释)

  (27)不为:不因为。小:小事。害善:加害忠善的人。

  (28)故:故此;所以。大名:好的名声。

  (29)蚤:指时间在先,和“迟”相对。见:通“显”。

  (30)功:成绩;劳绩;功绩。

  (3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或作“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文中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译文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成语相关典故

  【大器晚成】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寳货难售。大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 琰从弟林 ,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二:“暮年方妙者,乃大器晚成尔。”《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老舍《四世同堂》四一:“最后,那驰名的‘白杏’用绵纸遮护着下了市,好象大器晚成似的结束了杏的季节。”

  故事(一)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释读

  大器:古时指贵重的器物,现比喻大才。晚:长期。成:制成。原意是指贵重的器物需要长期的雕琢才能制成{此句改为: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出处《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故事(二)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崔琰的人,剑法很好,他特别喜欢交朋友。可是,有些人却认为他不学无术,除了舞刀弄棒,学问上一窃不通。一次,他去拜访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主人让管家出来告诉他说:“主人正在潜心读书,无暇闲谈。”崔琰知道人家是嫌他没知识,感到无比羞愧,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从此,崔琰虚心拜师求学,学问逐渐增多起来;当时独霸北方的袁绍就把他招为谋士。袁绍被曹操所灭后,曹操久闻崔琰才干,劝崔琰归顺自己。在曹操的大本营邺城(今临漳邺镇)中,崔琰出了不少主意,很受曹操器重。

  有一次,曹操和崔琰商量,想立小儿子曹植为太子。崔琰说:“自古以来,都是立长不立幼,您立曹植,曹丕心里不服,大臣们也不服,这就种下了祸根。纵观古今,因为废长立幼引起的骨肉相残还少吗?请主公三思而行!”其实曹植还是崔琰的侄女婿,但尽管是亲属,崔琰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崔琰的公正。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年轻时一事无成,亲友们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他凭自己的经历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大器晚成),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器的。”后来,崔林果然成才当上了大官。

  释读

  这个成语原意为大才需经过长期磨炼方有成就。现指成名较晚的人。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新的解释:

  虽然清代学者对“大器晚成”的考证很严谨,也颇有道理,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因为过去《老子》的通行版本都写作“大事晚成”,此事到1972年才发生了大逆转。

  在当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批重要的帛书,其中就有分别用古隶和今隶抄写的两种版本《老子》,学术界将古隶本称为“《老子》甲本”,今隶本称为“《老子》乙本”。甲本上,“大器晚成”这一章文字全部漫涣莫辨,而乙本中则很完整,一字不缺。专家发现,书中的“大器晚成”写作“大器免成”,这与清代学者考证出的“大器无成”,在意思上不谋而合,虽然“免”与“无”非一个字。

  但现代国内学术界支持“大器晚成”一说者立即起来反对,认为“免”即通“晚”。后觉得不太对劲,又有学者认为“免”通“勉”,但古今又皆无此通假用法。

  各执一词之际,1993年在湖北荆门战国楚墓中再次出土了一种比汉马王堆墓更早版本的《老子》。虽然这仅是一种简本,但比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老子》更接近原貌。简本中,既非“大器晚成”,也非“大器免成”,而是写作“大器曼成”。

  这一发现,直接否定了“晚成”派学者所谓“免”通“晚”之观点。因为“晚”与“曼”字形、结构均毫无关系,时人不可能将二字误写或假借。

  目前,“大器无成”一说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中国语言学会理事董莲池教授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先秦“曼”确有“无”意,“大器曼成”即“大器无成”在语言学上有根据。他认为,“大器晚成”与下一句“大音希声”连在一起,应该这样翻译:大器之人看上去似无所成就,大的音响听起来反而没有声。

  那么“大器无成”,到底是怎么成了“大器晚成”的?这与最早释读《老子》的名叫“河上公”的秦汉时人有关,河上公的《章句》在解读这句话时称:“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

  这里的“卒”,即“猝”,时间短暂之意。整句话意思是,有大才干大的人物,就像宗庙重器九鼎瑚琏一样,不能在短时间内培养而成。据此,魏晋人王弼在为《老子》作注时,将河上公的观点进一步深化:“大器成天下,不持全别,故必晚成也。”

  王弼注《老子》影响很大,“大器晚成”进一步流传开来,到今天已成约定成俗为一句励志语。可见,古人误解“大器晚成”,从河上公、王弼开始,一直讹传了两千多年。

  实际上,就算是“大器晚成”,也不能将其中的“晚”理解为时间概念。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称,“晚,莫也 。”清人段玉裁注称: “莫者 ,日且冥也 。”意思是白天就要结束了,可引申为太阳“没了”,没了就是 “无”。

  大器晚成名人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陈子昂,唐代诗人,早年没有用心读书,以至“年十八未知书”,都18岁了,在学识上还一无所知,要改弦易辙,要急起直追,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需要果断的抉择。果然,不久在父母教育下,他一旦悔悟,入乡校求学,便“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文典。终于,数年攻读,一举成才。

  姜子牙,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丘吉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担任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因成绩差而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转考陆军士官学校而又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好不容易考取。丘吉尔少年时很淘气,而且对学科的好恶非常明显。他小学时的一位女班主任老师说:我那里对丘吉尔的印象是:这个矮个子的红脸孩子是全班最淘气的孩子。我甚至还认为他不仅是在全班,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淘气包。

  他以最低的成绩考入了哈洛学校(英国一所历史悠久的公立中学)。关于丘吉尔进入哈洛学校,还有一个秘闻——在入学考试中,丘吉尔的拉丁文考卷答案中,只有一个字母和钢笔水的污痕,当然不及格。可时,校长却说他合格,准许他入学。校长的理由是:伦道夫的儿子肯定不是那种劣等生。在哈洛学校,他特别不爱学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古典语,成绩总是不及格。丘吉尔回忆自己在哈洛学校的经历时说:我的老师们如果想到我年龄这么小却读那么难的书,而我的成绩又很差,似乎苦于难以断定我究竟是早熟呢,还是智力发展迟钝。

  豪沃尔特·司各特,近代历史小说的鼻祖,英国大文豪。小的时候,曾是学校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有一天,成名之后的司各特访问了他童年的母校。文豪司各特的来访,在学校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大家热烈地欢迎和接待了他。司各特在校园内边走边看。突然,他问老师们:能不能告诉我谁是这所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老师们感到很为难,但没有办法,只好叫过来一个学生,向司各特介绍说:这个孩子就是学校里成绩最差的孩子。那个小学生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司各特走近那个学生,抚摸着他的头,说:你是学校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吗,不过,你是一个好孩子,你现在在忠实地替我守着我从前的位置。说完,他从口袋里取出金币,送给了这个孩子。

  拿破仑,“世界英雄,征服者拿破仑”,大军事家、法国皇帝拿破仑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也不好,16岁毕业于巴黎的军事学校,学习成绩只排在第四十二位。据传记载,他在校学习期间,除数学以外,其它学科的成绩都很糟糕。据说,在他一生中,不论是法语,还是 别的外语,他都不能准确地说和写。他的身材矮小,头形又长得难看,小时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孩子不会有什么出息。实际上,幼年时代的拿破仑是一个任性、粗野的孩子。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方面引起一场大革命。小时候说话很晚,4岁时,父母甚至认准“这个孩子智力发育太慢”。直到9岁,爱因斯坦还不能流利地说话。上学以后,他父亲听老师说:脑筋迟钝,不善交际,毫无长处。老师们轻蔑地称他为“笨蛋”。14岁,叔叔征得他父亲的允许,开始教他代数和几何学,努力获得了成功。

  爱迪生,他是现代最了不起的发明家,也是咱们中国人心中,最著名的外国人之一。他发明的电报机、电话机、白炽灯、留声机、无线电报、电影放映机、电气铁路、X线透视镜等,共1300多种。小时候读书,老师曾骂他:你真是个臭脑袋瓜!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偏头,医生说:里面的脑子也坏了。母亲只好把孩子领回家,自己教他学习。

  詹姆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对人类的贡献同爱因斯坦、爱迪生一样十分巨大。瓦特上小学的时候,多数老师认为他不爱学习,评价他:学习劣等生。小学毕业后,瓦特在父亲经营的小作坊里干活。他心灵手巧,技术长进极快。18岁时,他立志在制造科学器具上有所造就,便来到伦敦,在一家科学器具厂家当了一年学徒。

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