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语文 >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

时间: 如英2 初二语文

  初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

  1.卷面安排。(2分)

  2.书写质量。(3分)

  ①全卷书写质量(2分)

  ②用正楷体把下面这句话写在方格里。(1分)

  书卷多情似故人

  二、积累与运用(26分)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譬____如 胆怯____ 逊色____ 陶后鲜____有闻

  jǔ____丧 mèi____力 迷wǎng____ jiǎo____揉造作

  4.名句积累:(11分)

  ①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②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④_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

  ⑤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林空鹿饮溪。

⑧门前流水尚能西! ______________。

  ⑨《弟子规》中能够解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5.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有语病

  B.在这次泥石流中,他是小镇数百名遇难者中唯一的幸存者。——无语病

  C.作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成语使用正确。

  D.今天,我市迎来入冬以来第二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我市装点得格外漂亮。——成语使用正确。

  6.选取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段的括号中。(2分)

  因为 但是 因此 不是 而是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选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它翱翔的 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____枯黄的,____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桔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____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____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枯叶蝴蝶》)

  7.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2分)

  一天,“大和丸号”的大副又“醉驾”,船长在记事簿上写道:“大副今天醉驾。”次日,大副值班,见船长记他“醉驾”,灵机一动,提起笔来也写道:“船长今天没有‘醉驾’。”

  ①“大副”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②他这样说的“高明”之处是什么?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请你补充完整,并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____________,不因____________;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2分)

  ②请根据你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简要说说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自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 (4)蒙辞以军中多务。

  10.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尔安敢轻吾射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冀中往来种作,男女表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

  B.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 别桃花源。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 朴、热情、好客。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寻向所志,遂迷

  ③渔人甚异之 ④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现代文阅读I(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4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 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 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 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 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 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关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竞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4.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2分)

  15.“对自己的认识”在美术课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分)

  16.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竞热泪盈眶”。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3分)

  17.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3分)

  (三)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我妈

  钱海燕

  ①上幼儿园时我开始喜欢画画,纸上画不过瘾,就用蜡笔在客厅的白粉墙上涂鸦,踮脚站在凳子上,好像莫高窟里呕心沥血的画匠。爸军人出身,建议先揍我一顿,可妈说,让她画吧,客人可以在书房喝茶。

  ②妈这么宽容并不是想把我培养成张大千或毕加索,她对我说:做你梦想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只要不杀人放火卖国求荣,你快乐我也会快乐,而且,你要懂得为快乐付出代价。

  ③最后这句话我是慢慢弄懂的。那次,巷子口新开家糖果铺,我天天跑去买薄荷糖吃,妈除了提醒我刷牙并不多说话。可几天后我要租小人书的钱,妈拒绝:钱已经给你了,你有支配的自由,但自由的限度是每天一角,就这样。我知道妈一说“就这样”即意味着讨论结束。多说无益,权衡再三,我选择了精神食粮。

④从小我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进学校变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学生。有一阵,学校要求中午回家必须睡觉,还要家长写午睡条。但我天生觉少,躺在那里翻来覆去简直活受罪。跟妈商量用阅读代替午睡,她答应了:要是你能保证下午上课不瞌睡。啊,我现在还怀念那些美好的逃睡的夏天中午:窗帘如羞涩的睫毛低垂,电扇轻轻地吹,我躺在冰凉的席子上看唐诗、童话、外国游记、《本草纲目》,手边一碗冰糖绿豆汤。妈没说过开卷有益之类的话,但她不禁止我看任何课外书,对她来说,书就是书——也许可以用好不好看来区分,但没必要说是否跟学习有关。四年级我看《红楼梦》, 妈远远瞄了一眼:“也许你现在还看不懂。”我闲闲翻一页:“懂——黛玉是个爱闹别扭的女孩,比我们班胡晴晴还小心眼,可她心里喜欢宝玉,宝玉也知道。”妈把最后一个饺子扔进锅里:“有道理。”

  ⑤初中经常逃学,背了画夹去美丽湖写生,到图书馆翻旧杂志,或者干脆在家写诗。妈委婉提醒几次后放弃了说服的努力:“我不赞成你这样做,但我保留意见。我希望你有分寸感,而且,我不会替你向老师撒谎请假。”一定是“分寸感”三个字触动了我,我把逃学频率控制在每周两次,考试保持在10名之前。爸说以我的聪明应该考前3名,但妈说与考分相比,她更希望我有个宽松丰富的少年时代,“孔子说因材施教,”妈一边抹玻璃一边悄悄对爸说,“你得承认你女儿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妈以前当过老师,其实她常说的话就是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的前提,她说。

⑥高中我开始有了点稿费,开始有男孩子到家里来找我——借书,还书,或者什么的。 我买了一大堆美丽的画册,买了一个绿色的缎子蝴蝶结,配一条苔绿的丝绒芭蕾裙,在镜子前面照来照去。还有一次,我偷偷买了一支口红,妈妈看见没说话……我也就没用,后来她替我保存起来了。

  ⑦18岁进大学,先在经济系。当我和一大群女伴关起门听摇滚翻时装杂志时,妈会笑眯眯地敲门端来几碟自己做的绿草冰激凌,顶尖一粒樱桃。她从来没当众问过我的测验成绩。她笑着说:年轻真好。

⑧ 大二那年我转系,转中文。当时经济专业热得像个走红大歌星,中文如式微的贵族小姐粗头乱服可怜巴巴。朋友劝我,喜欢写东西可以把它当业余爱好嘛,我说真喜欢就没法业余——就像真爱一个人,就不愿仅仅给他做情人一样。妈签字,我转了系。

  ⑨毕业后,我在一家报纸做副刊编辑,闲了自己画画插图,偶尔趁约稿外出旅游一番, 薪水是当初经济系同学的1/3。妈问我是否后悔——当时我正在比照同学刚买的一件对我而言太昂贵的晚装裙动手仿做。我想了想,低头画了一道粉线:不。

  ⑩妈笑了:真是我的女儿。

  11这似乎是一种夸奖。

  (选自《小女贼的私房画》)

  18.本文叙事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请根据要求在下面表格内梳理以下段落的内容。(4分)

  20.文中有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描写,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细节描写妙处。(2分)

  四年级我看《红楼梦》,妈远远瞄了一眼:……妈把最后一个饺子扔进锅里:“有道理。”(提示:一个神态描写,一个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妈妈当时怎样的心态?)

  21.在文中所写的关于“我和妈妈”的诸多琐碎的小事中,妈妈做的哪一点你最欣赏?谈谈你的理由。(3分)

  22.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对“妈妈”这样的教育持一种怎样的情感或态度?(3分)

四、作文。(50分)

  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一种无声的自我教育。时常体会感动,你的情感会得到升华。学会感动,你的生活会更加幸福。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实在是幸福的。

  请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43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