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语文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初二语文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的精神。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高维空间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想像的。所以,教学重点是文章内容,而不是相关的科学知识。相关知识教师有所了解,能帮助教学课文即可,不必教授给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取下来,就搬来了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正在做什么,猛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到地上之后他顾不上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的掉下来?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子前,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遇事爱思考探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探索品质。那他对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二、了解作者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三、研究探讨课文内容,完成重难点的学习:

  1.审读本文标题,你能否推断一下文章会写什么内容,会怎么写?你的推断和作者的构思是否有出入?出入在哪儿?

  提示:这里的教育不是受教育或者教育别人,而是自主教育,自主发展。

  2、速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感受结构内容

  作者开头就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而“童年的两件趣事”是什么?除了这两个趣事,作者还写了成长中的哪个个事例?

  明确:鲤鱼世界的幻想(想象)

  建立实验室(实践)

  爱因斯坦故事(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标志性语句,梳理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从结构上去把握文章内容。)

  3.【提问】“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提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4.【提问】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提示:

  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5、【提问】你是否对自然界有过好奇心呢?是否也产生了对科学的兴趣?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的呢?思考: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提示:

  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使作者产生对同一场理论的兴趣,好像侦探一样给予找到故事的线索和结局;

  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6、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提示: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

  (3)实验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彼岸。

  (设计意图: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四、研究探讨:(开放型题目)

  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你什么启示?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那些素质?请你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历程相似的科学家?

  提示:

  作者进行艰苦枯燥的工作,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及踏实的性格,显露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潜能:人要想有所成就仅仅空想是不行的,要有严谨、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从基础做起,重在实践。

  应具备下列品质:奇特的想象力;探究的精神;实验的精神;自主创新精神;奉献精神;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固步自封;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例如华罗庚、爱因斯坦、钱学森、牛顿、瓦特、居里夫人等。

  五、小结、作业

  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大胆的想象、怀疑和猜测,不要固步自封;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要达到成功的彼岸离不了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或许是作者要告诉我们后辈的,希望大家能踏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取得进步。

  作者关于“鲤鱼科学家”的幻想十分有趣,如果我们以动物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假如有一位动物(狗、猫、鸡、燕子等)科学家,专门研究人类的某些行为,它写了一篇“科普文”:人类行为之谜。那么请你试着替这位“动物科学家”做一回代笔人怎样?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家、作品。

  (2)体会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兴趣、毅力等基本品质对人成长的作用。

  (3)学习题记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结构阅读法。

  (2)结合现实生活实际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明确做事除了兴趣还得脚踏实地。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童年趣事背后所蕴含的科学观、学习观。

  2、文章题记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结合生活体验学习作者的科学观、学习观。

  说教法

  教授本文,我尝试使用结构阅读法。阅读任何文体的作品,都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其篇章结构。只有弄清篇章结构,理清文章的脉络,才能洞悉作者的行文思路,掌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进而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我们要善于总结阅读经验,掌握篇章结构的梳理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

  在使用本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学会分析句群。句群是构成段落的意义单位,能够将段落中的句群分析清楚也就能够理清段落层次了。

  2、要学会分析结构关键词,加以准确的分析,段落的内部层次、段落之间的转承关系就易于掌握了,篇章结构也易于理清了。

  3、要学会分析事实。找到事例,分析事例相关的问题,逐步深入,透过现象寻求本质,抓住文本的中心要义。

  说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为文本的阅读奠定基础。其次指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一要列出课文的纲要、信号的结构图表,二对结构图表问题化即存疑,提出相关探讨的问题,并尝试分析。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想:从学生熟悉的例子或生活实际,如爱迪生抱小鸡、达芬奇画鸡蛋等童年趣事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入手,引出课题。

  二、常识了解

  作者简介:姓名、籍贯、作品成就。

  三、检查预习

  1、正音、正字

  2、内容概述

  四、推进新课

  (一)速读全文。

  1、列出纲要信息结构图表

  2、指出核心事件。

  3、提出相关探讨问题。

  明确:1、教育历程

  童年→青年→成年

  3、问题

  (1)“鱼”是怎样认识“世界”?

  (2)这种认识说明什么?

  (3)实验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注:以上问题只是示例,课堂问题的生成不可能由教师主宰,要由受教对象自主随机产生,所以课前要充分准备。)

  (二)对问题的探讨、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五、课堂小结

  对本节授课内容作以高度归纳概括,突显重难点。


  看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

6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