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语文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 如英2 初一语文

  chēn(嗔)视 jiá(戛)然而止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 叱咤( ) 行( )辈 亢( )奋 浑身解( )数

  闭塞( ) 参差( )( )不齐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叹为观止

  (2)长短高低不齐。( )参差不齐

  (3)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本色当行

  (4)比喻全身的本领。( )浑身解数

  (5)形容威力极大。( )叱咤风云

  4.下面语段标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全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一一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1)删去“应该”或“必须”

  (2)在句末加上“的对象”或“的人”

  (3)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之地”

  (4)应将“无数”放到“生灵”前

  5.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例句: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仿句:人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列举:人生如一首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一些抑郁的音符; 人生如一盘菜,应该多一些美味的享受,少一些浮华的外表; 人生如一口井,应该多一些甘甜的.(不设统一答案)

  6.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3)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时世之凋敝丧乱和人生凄凉飘零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诗》中表达创作应该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黄梅时节家家雨 2.荷笠带斜阳 3.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4.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5.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7.名著阅读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姓名) 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礼服;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会“愉快的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法布尔、杨柳天牛、小甲虫、小麻雀。

  二.文言文阅读。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翻译:直到这时,小房 子外面的人才听到青年女子向神仙请教治病的药方。九姑认为应该用人参,六姑认为应该用黄芪qí,四姑说是该用白术,她们 思考了片刻。然后,听见九姑叫拿笔墨来 ,不一会,纸折得吱吱响,拔笔,笔头套 丢到桌上叮叮作响,磨墨之声十分清晰。 写好药方之后,九姑把笔扔到桌子上,抓 药包装,发出苏苏声。不一会儿,青年女 子掀开帘子,叫村里的病人拿药和药方, 随即转身回到房里,接着,就听到三姑告 别,三个女仆告别,小孩咿咿呀呀声,小 猫喵喵叫喊声,一时并起。九姑的声音清 脆响亮,六姑的声音缓慢苍老,四姑的声 音娇柔婉转,那三个女仆的声音也各有特 色,外面的人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来。村子 里的人听了这场“神仙会”,以为她们真的 都是神仙,惊讶不已。患病的人拿回青年女子从“神仙”那里讨教的药方和草药,赶 紧煎熬饮用,但药吃完了,病却未见好转 。后来村子里的人才明白,那青年女子表 演的是口技,其实并没有什么神仙。她只 不过是借助口技来推销自己的草药罢了。

  8.写出空格处的语句。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会宾客大宴( ) (2)宾客意少舒(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反身入室( )(6)呼病者授药并方( )

  适逢,正赶上 伸展,松弛

  说出 期中夹杂着

  通“返”返回 药方

  10.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直打哆嗦,几乎想要抢先逃跑.

  (2)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众人听了很惊讶,以为真是神仙,他的方法用过了但效果并不理想。

  11.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1、“撤屏视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体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运用侧面描写,点明文章中心,极言道具之简,意在证实、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林嗣环《口技》)

  12.联系全文,说说甲文中胜个“_______”字总领全文,乙文中用一个“______”字作总结。 善,奇

  13.甲乙两文同是描写口技表演的,两篇文章立意是否一样,为什么?

  林嗣环对口技表演者是大加赞赏,而蒲松龄对笔下那位借口技之术行医骗药的女子则满含嘲讽,

  因为表演的目的不同,因此口技表演的内容和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而两位作者正是抓住了关键,从不同的角度描摹刻画,表现出了口技艺人技艺的精湛高超。

  三、现代文阅读

  (一)《社戏》

  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边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A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B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4.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月夜行船

  15.第②段中“那声音”和“他”分别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吹 那声音

  16第①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描述自己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①视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

  ②听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

  ③嗅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

  ④触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 。

  ①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②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③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④(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17.选段中画线的语句如何理解?

  运用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形象生动,同时也衬托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

  18.从整体看,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了“我”对江南水乡美景的热爱,天真烂漫的童趣和看社戏愿望实现后的喜悦。

  (二)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①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②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便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19.选文为什么要先写南风催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又写他们的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动静结合,更衬托出后生的英姿。人和鼓的静则是为下文腰鼓表演蓄势。

  20.“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单独成段,引人注意,人和鼓由静而转到动。

  21.“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比喻,排比,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壮阔 豪放 火烈.

  22.在选文中找出表现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句,并分别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他们朴实得就 像那片高粱”表现了后生的朴实和沉静美;“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表现了这群后生的力量美和豪放美。

  (三)为爱挺直 郭华悦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选自《知识窗》2009年第1期)

  22.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3分)

  23.“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分)

  24.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3分)

  25.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3分)

  14、(3分)希望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使自己不再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意思对即可给分)

  15、(3分)为了不让妻子、女儿以及其他人看到母亲的驼背形象。

  16、(3分)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寒;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

  17、(3分)①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②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答对其中一点即可给3分)

看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4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