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考试答案 > 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15年德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 雪珠2 中考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难不难呢?有些考生选择看去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来作为复习参考。下面小编就为待考的学生们收集整理出2015年广元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准备中考的你有帮助!

  德阳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第Ⅰ卷(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难(jié) 鲜为人知(xiǎn) 悲恸(tòng) 一抔黄土(póu)

  B.秩序(chì) 咄咄逼人(duō) 联袂(mèi) 挑拨离间(jiàn)

  C.急遽(jù) 奄奄一息(yǎn) 伫立(chù) 强聒不舍(guō)

  D.驽钝(nú) 擎天撼地(qíng) 冗杂(rǒng) 恪尽职守(g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帐蓬 刽子手 不求甚解 重蹈覆辙

  B.夜宵 炙疮疤 束手无策 更胜一筹

  C.建树 瞭望孔 人声鼎沸 哄堂大笑

  D.寥廓 一霎间 花团锦簇 舒卷张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这腰鼓,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亢奋:极度兴奋。)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C.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处境困难。)

  D.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下流:卑劣、不道德。)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家界旅游,面对那一座座从地下突兀而起的山柱,你必定会臣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B.最后一个隧洞竣工以后,这条耗资巨大、历时两年多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贯通。

  C.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八面玲珑的人。

  D.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因为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一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 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②我只是一个欣赏者, 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③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 ,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A.抚弄 但是 余晖 B.挑逗 而且 余晖

  C.抚弄 而且 辉煌 D.挑逗 但是 辉煌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使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一拨,年轻斑羚一拨。

  B.“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航道上翻沉后,公安、航道、海事等社会船舶陆续抵达开展搜救。

  C.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就约占40%左右。

  D.是否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是能不能做到造型轻巧、色彩协调、绘画富有诗意的前提。

  7.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②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④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⑤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⑤

  8.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傅雷、傅聪父子,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研究上的知音。《傅雷家书》凝聚着父亲对儿子浓厚的爱。

  C.莎士比亚早期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课文节选的是法庭审判这一高潮部分。

  D.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即使是叙事诗或意在说明科学现象和阐明哲理的诗,也常须饱含感情,才能生动感人。

  9.下列诗句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C.何处夜歌销腊酒,谁家高烛候春风。

  D.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10.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A.首联先写地理位置,巧用“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再写傍晚时举目所见,由近及远,引人遐思。

  B.颔联也说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也说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对眼前美景的由衷赞美,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表现了靖康之难带来的痛苦,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D.尾联“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象,语意双关;“老木沧波”一句更是饱含作者无限感慨,言尽而意无穷。

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