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

时间: 燕妮2 地理学习方法

  高中教育将地理归纳于文科之中,很多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只需要背、记的学科,用学习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方法学习地理,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学好地理,必须弄清楚地理学科的特点。高中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支撑地理学科的地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专门的学科知识。地理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区别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学生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地理的方法,才能学好地理。下面小编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高中地理学习技巧

  就地理高考的应试角度来说,地理要考察的内容大致分为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不用多说就是记各个国家、地形,山川河流还有一些基本信息等等。这一块没有什么捷径,就好好背吧TuT把这个当做一般知识来了解也是很有意思的(窝当时背不粗来吃了不少亏)

  人文地理分为人口、城市、产业、文化圈、3S几个部分,比较重要的是前面三块,尤其是产业(因为可以和自然地理结合来综合考察)。人文地理大概就是地理中偏向“文科”的部分了,答题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像是分析产业的区位条件,万变不离其宗总是会分为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等)与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等),把这些根本的答题点记住,然后再根据题目给的条件作具体分析和修正。

  然后就来说说最重要的自然地理部分了,想必这也是文科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最头痛的部分。首先我们要明确地理的几大圈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运动部分是个例外,多做题吧,多算算就会了……)然后,要理解这一点:地理当中每一个圈层都互相联系着,每一个现象的成因也都由多个因素所引导,把这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思想贯穿在整个地理的学习中是很有必要的。

  举一个例子分析:(自己手打的,过了半年已经差不多忘光了,有任何错误请一定要指出QuQ)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因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升温,导致东太平洋形成上升气流,而上升气流又会导致降水天气,所以东太平洋地区有洪涝灾害;而大洋彼岸的西太平洋地区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下沉气流,从而导致当地的干旱现象。东太平洋地区本来是由秘鲁寒流影响,海水表层与深层的温差形成了垂直的涌升流,深层营养物质上翻,给鱼类提供充足饵料,所以当地是著名的渔场;而现在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温差变小,涌升流减弱,因此鱼类也会相应减产。

  从这一段我们可以得出,厄尔尼诺的“现象”就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升温,而“影响和危害”就是太平洋两岸的气候异常变化、还有农业减产和海洋捕鱼量减少。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机械地直接记忆现象和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的原理,不仅可以对现象理解地更加透彻,而且推导得到的结果也来得顺其自然,完全不必死记硬背。所以地理确实不需要很多背诵,但是需要我们对原理有充分的掌握,以及需要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将其可以从头到尾完整地连起来。

  还有一点,我认为想要学好地理必须要学会看图,不仅是地图,还有各种分布图、区位图,或者是各种简易的地理模型(比如洋流的8字图)等等,把他们熟记于心,对于整个概况的掌握就八九不离十了。我们老师当时一开学就推荐我们每人买一本地图册,我们买的是北斗地图的,根据教材不同有多个版本。我就放其中的一页给大家看一下吧

  具体方法:

  不是太从知识获取的角度,属于应对考试类,注意哦。

  两方面吧,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答题方法的归纳。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方面,整理好课本和老师讲的内容,我的高中老师鼓励我们打框架或者画知识网络图,及时整理知识点,有助于复习,也方便答题时迅速联系知识点,然后提取它们用于回答。我们高中的地理用湘教版,课本主干知识是从地理学的不同维度组织的;区域地理另外学习。前者重规律,原理,现象的总结,后者主要是背景知识,根据区域的特点,应用前者的分析,是常见的情形。所以两手都要抓。对了注意听课。除非你的老师极不靠谱或者你真的觉得他/她教不了更多了。

  答题方法:

  注意思维的分层,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比如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这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分类。分类一方面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框架,一方面是对题目的总结。教辅和老师都会总结,但建议有自己的总结,当然,要吸收前者的观点。如答某作物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土壤、水源等等方面考量。

  需要注意的地方,题目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有效的,尤其小心题干的范围,是根据已有知识还是根据材料或者结合两者,是写自然因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

  技巧上,主观题分点答题,条理清晰,不要重复,或者单个点过于简略和复杂,点要多面要广。关键词选择课本上或者题目答案中的常见描述,需要基础和做题的积累。

  可以对主观题的答案作总结,同一类型题目的答题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内容也有相似之处。善于总结可以少把时间浪费在做过的题目上。

  答案的总结注意分类和集中,可以以专题的形式,某种类型的区域,某种作物,某类工厂等等。可惜现在高中的笔记不在身边,不然可以上图啦~

  关于做题:

  在精不在多,在于掌握方法而不是刷答题点。

  窝个人而言没有刷过题,只是跟着老师给的训练走而已。不过地理相对于其他科目对题目训练的要求可能会多一点。我们高三的时候基本是每天一张,11道选择,两道主观题,和复习进度同步,主要是保持题感,是老师根据知识点重新整理的近年来高考真题。

  实话说非高考题的题目有的质量不高,会有误导作用,答案也不全合理,所以不要过于和奇葩的答案纠结,多和地理老师沟通吧。选择上,真题优于模拟题,新题优于旧题,本身题优于外省题。名校出的试卷可能偏难,不过会更严谨;同时,一些老师会猜题,尤其是临近高考,他们的命题方向和高考通常是贴近的(因为资源优势),不过因为原创的原因,有漏洞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辩证看待吧。

  客观题,我们省最后一题一般是计算,和地球运动相关的各种,那个略需要看看。

  图表的解读技术也是必须掌握的点。

  我有点旁门左道的地方是,不想做题的时候(这是多数情况),就直接看答案,跳过已知的知识点,记下不知道的。相对更加粗暴高效轻松?实话说也用这种方法对付过其他科目233(比如英语。。。)

  不过这是基于我自身的特点,就是题感好像天生比较好思路走得准但是基础知识一塌糊涂什么的。。。所以侧重对知识的查漏补缺。

  其他补充:

  1错题集,因人而异,如果能够保证不二过自然不用整理,因为有点time-consuming的;整理成知识点的话也可以。错太多的话,还是把时间花在基础和方法的巩固上吧

  2去找你的老师沟通,人家才是教你的改你作业和试卷的,他/她的建议会更精确。

  3最后,对你所总结的东西和做过的题,多回顾。效率,效率,效率!高三时间这么紧张是吧要尽量保证投入的回报呀!这样可以早早睡觉每天开开心心起床了是吧....(大雾)如果还没到高三那就可以稍微做点喜欢的事情了是吧(天哪噜泥在说什么)

  任何方法都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以及能够适应怎样的强度和节奏,所以,想题目之余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方法论。

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