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资料

时间: 子媚2 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知识点一: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2、货币的的概念、本质(A)

  (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B)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生活中的“明码标价”)

  (2)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4、纸币的含义及发行规律(A)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如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即通货膨胀;如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即通货紧缩。

  5、信用卡的功能(A)

  信用卡的功能: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6、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

  (1)货币是财富的象征。(2)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全面发展的地方。花钱要有所节制。

  8、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①供不应求,商品短缺,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②供过于求,商品过剩,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9、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

  (1)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格不可能无限制上涨或下跌,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10、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1、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种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两者成反比。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大。②一种商品价格变动还会影响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在可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从而价格下降;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一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会减少产量;价格上涨,生产者会增加产量;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生产者提供质量好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就能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

  13、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A)

  对消费的影响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一般说来,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物价总体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成反比。

  14、消费的类型(A):(1)按照交易方式的不同,消费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2)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服务)消费。后者如家政、维修等。(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5、消费结构的含义与恩格尔系数(B)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2)恩格尔系数①含义: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②作用: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1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C):(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并重。(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B)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A)

  (1)这是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A)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该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实践证明,该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供人民生活水平。

  5、企业的含义(A)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6、公司的含义及形式(A)

  (1)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比较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

(主要区别)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

东转让出资本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比较困难。

公司的资本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发起人数量

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

承担的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公司财务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限制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比较高,最低限为500万元人民币。

  7、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和条件择业。(2)衬立竞争就业观。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3)树立职业平等观。正当职业虽有行业差别,但无高低贵贱之分。(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8、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9、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B)

  当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10、储蓄存款的种类(A)

  (1)储蓄存款的含义: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存款的类型: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11、我国的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A)

  (1)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是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主要业务:①存款业务:是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②贷款业务:是主体业务,也是营利的主要来源。③结算业务。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A):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指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2)按生产要素分配,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

  3、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B)

  ①生产决定分配。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根本因素);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直接因素)

  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实现措施(B)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与平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2)怎样实现社会公平?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我国财政的作用(B)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收入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对基础设施的投入。(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6、财政收入的来源(A)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7、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A)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2)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8、税收的含义(A):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9、税收的基本特征(A)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税收必须具有固定性。

  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积极作用(B)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2)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行情的变化,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①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市场通过利益杠杆,刺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B)

  措施:①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有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存在,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规定。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加强宏观调控。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A)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某些领域市场调节不了,某些领域不能靠市场调节。(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存在自发性(不择手段自发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性(往往一哄而上或一哄而退)、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等固有的弊端。因此要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国家的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结合起来,以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5、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B)

  (1)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2)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手段: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调节经济活动。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

  ③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三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B)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C)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原因: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原因: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三个转变)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8、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A)

  (1)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①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第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②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挑战)第一,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上是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第二,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9、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A)

  (1)作用: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的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10、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B)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高二政治知识点二: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1、国家的根本属性A: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考点2、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考点3、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B: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考点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A

  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光荣的义务。)

  考点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B: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2)如何贯彻:①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二者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2)如何贯彻: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②在行使公民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考点6、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B

  1.原因:①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②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能否真正的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③有序参与,公民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与能力。④国家可以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考点7、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A

  直接选举——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缺点:成本较高,组织技术难度大。

  间接选举——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缺点:使选民与侯选人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

  差额选举——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考点8、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A

内容

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了解后发表意见、建议

公示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

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

  考点9、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A:性质:①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②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意义:①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考点10、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A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含义

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反映意见,提出批评和建议

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方式

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通过人大代表的议案和质询等方式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

特点

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人大代表充当联系人民群众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纽带”

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作用

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使公民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考点11、公民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要求C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另一方面,要采取合法的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B:政府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基本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权益)。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组织科教文卫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

  考点2、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B

  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具体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点3、我国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途径A:开设热线电话(公开、区长等专线电话和各行政职能部门的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政府接收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发展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网站提供网上办事项目,随时接收市民通过网络传来的信息。);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这是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

  考点4、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行政监督体系: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审计部门、法制部门、上级政府、监察部门)。


  看了“高二政治会考复习资料”文章

48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