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范文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范文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期《中国新闻周刊》推出“2010影响力人物”,一位德国青年的名字赫然列入其间:卢安克。其实,他在中国的影响力已持续十多年了。然而,卢安克已于2010年年底离开了中国。自从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后,卢安克顿时成为舆论的焦点人物,或褒扬,或质疑,或讥讽,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抱着不同的心态跑到他所在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板烈村。卢安克原本安静有序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
有媒体报道,因为中国媒体和社会的过度持续关注,卢安克倍感压力,决定离开中国。卢安克自称“一名教育研究爱好者”,“我做的只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极度害怕有人崇拜自己,这是因为“在崇拜者发现理想主义者的描写有多空洞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我失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看法与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这是一道时事型材料作文题,学生既可以针对这件事情本身来发议论,也可以从材料中挖掘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来进行写作。
1.卢安克无疑在做一件好事,但因为被过多地关注而产生巨大的压力,最后不得不离开。学生可以直接反思当今社会慈善环境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要么过冷,要么过热,还有种种“动机论”“捧杀与骂杀”等。
2.卢安克“极度害怕有人崇拜自己”,因为“在崇拜者发现理想主义者的描写有多空洞的时候,他们就会对我失望”,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可以写“理想与现实”,理想化的人与事往往是不真实的,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的,所以可以写“理想与现实”。
3.卢安克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关注,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而已,他只想做好他自己,所以可以写“做好自己,留住本真”“做真正的自己”。
4.有很多人不解:被人关注有什么不好?既可以出名,还可以得利。但对于卢安克来说,名与利都不是他想要的。在那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自有他自己才能品味出来的真意。所以,可以写“平平淡淡才是真”。
5.由于媒体的过分关注,干扰甚至破坏了卢安克的正常生活,他最终不得不离开。可见媒体关注是可以的,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要适度,过犹不及。所以,可以写“适度”。
【佳作展示】
人生的调调
人生只有两种调,一种是低调,另一种是高调。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调调的权利,但同时也有不去干涉他人选择的义务。
材料中的德国青年卢安克,显然是一个低调的人。他默默地为中国的教育研究事业做着贡献,发挥着巨大而又鲜为人知的影响力。如果说,《中国新闻周刊》和“面对面”栏目是因为要感谢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而关注他,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但那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跑到卢安克的住所呢?我不知道,可能卢安克也不知道吧,所以,他选择了离开,到一个不被干涉的地方继续低调。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也选择了低调。身为一名深受民众爱戴的女王,她从不拿自己的生活水平与别国的元首比,甚至在王宫开支特别拮据的时期,她还要靠翻译文学作品赚取稿费来补贴日常费用,而不是开口要求政府增加王宫的年金。玛格丽特二世还默默地为国家的节水节电事业做着贡献,她所生活的王宫是丹麦节约用水用电的“模范单位”。她与卢安克是相同的,因为他们都选择了低调。但他们也是不同的,因为她的低调没有被打扰,她一直这样从容、安然地低调着,为丹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丹麦的精神领袖。
当然,也有人选择高调。“中国首善”陈光标就选择了高调做人,高调做事。他承诺,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将“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这种高调,势必会引领更多的人为我国甚至世界的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然而,也有人质疑这种高调,不少人认为陈光标是在作秀。对于这种负面评价,虽然陈光标现在还未做出任何反应,但不代表他的高调就可以任人干涉。无论“慈善”是真善还是作秀,它都有实质性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多少渴望上学的“大眼睛”啊。
我们已经用自己的跑调行为让为中国做了十几年贡献的卢安克跑掉了,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跑调,让“中国首善”陈光标也跑掉么?我们年轻,我们气盛,我们有理想,我们有志气,但我们不可以“胡作非为”,让我们的愚蠢行为到此为止吧!
近代社会,中国落后,落后在制度、科技、意识上。如今,我们在制度、科技上赶上来了,唯有意识还是停滞不前,难道我们还要继续落后下去吗?
你可以低调,也可以高调,但是请不要跑调。
【作文模拟评阅】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带有杂文色彩的考场佳作。与上文相比,如果说上文是一杯清香袅袅、沁人心脾的茶,那么本文就是一杯味道浓浓、有苦也有甜的咖啡。
内容项上,本文围绕“高调”与“低调”来展开论述,一方面赞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行事“调调”的权利,同时也强调不应该随意地去打扰他人的“宁静”。这样的立意显然比仅言“低调”或“高调”丰富,故本项在一类上评分,最终得分为19分。
表达项上,文章语言轻松活泼,风趣幽默,比如题目“人生的调调”就非常诙谐,还有结尾处“你可以低调,也可以高调,但是请不要跑调”一句,令人莞尔之余,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倾向。不足之处是,中间使用素材时,这种轻松幽默的色彩稍显不足,故本项在一类中评分,最终得分为18分。
发展等级项上,文章构思精巧,读者看到题目“人生的调调”,首先会产生一种幽默的感觉,但读了开头后又恍然大悟,原来“调调”还包含“高调”和“低调”,点出主题;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结尾处发现,“调调”除了“高调”“低调”之外,还有一个“跑调”,真可谓匠心独具,令人叫绝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范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写作指导
名言哲理类材料一般不长,但一般审题难度不小。这则材料涉及的主客体不断游移变化,语词概念较多且寓意深远,所以考生更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文意,难度很大。一会儿“他”是人,一会儿“他”又变成了植物,他还“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根据以往的审题观察,多数考生的注意力一定会放在最后的“开花”上,这绝对没错,问题是,他们总是拿“开花”与“浇水”“施肥”“结果”反复作比较,便简单地把“开花”解读为“展示自己”之类,但往往在文体确立和分论点深化上出现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又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在回答后者中一并作答。
首先,审题思维意识要更灵活、开阔。一般地,当把握不准材料寓意时,材料中的每个字句都是解开密码的“钥匙”,但同时也可能是“羁绊”。你看, “浇水、施肥、结果实”都是动词,“开花”,也是动词,而且跟“结果实”相对,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和结果,但似乎有本质区别,“结果实”一般比喻有收获,出成绩,那么“开花”是什么意思呢?于是,解读往往陷入困境。怎么办?强调两个意识:
第一,类比迁移中的事理提升意识。即在构思立意的时候,便首先要把这个哲理类材料所涉“事物”提升到“人”这个层面,这是哲理类材料立意分析的基本策略,也是审题的基本要求。
第二,文体意识。像这类名言,本就高度哲理思辨化,审读材料,学生往往受惯性影响,一味执拗于议论文文体,结果是大量作文立意雷同近似。其实,擅长抒情文的学生不妨换一思路,去写写夹叙夹议的散文或抒情文,或许是上策。
具体怎么做?在化实为虚的意识下,适当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运用。比如在对“开花”语义和寓意进行挖掘的时候,化实为虚,不再从本身去寻找,而去寻找发掘“开花”的一般象征义、比喻义,如“开花”比喻象征生命成长的重要过程如吸纳吞吐、生命的节律,或展示呈现成长的精彩,等等。然后沿着这样的思路去想像,演绎,对比,抒情,注意语言的运用和主旨的“形散神聚”,一般就可能比较有特色和新意了。(见例文)
其次,寻找暗示语。名言哲理类材料作文往往言简意深,多用比喻,或有暗示等思考线索。如本材料,就有暗示语。周国平先生这段话的前面部分,就有个判断句,“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这句看似无关紧要,所以很容易被同学们忽略,其实它非常关键。“讲究实际”四字,实际上是暗示和提醒读者,后文所示的各种做法,诸如“浇水”“施肥”“结果实”云云,就是“讲究实际”的表现。但有同学可能有疑惑了:不少人就是空想幻想太多,而讲究实际的想法和做法恰恰是我们需要的,为什么要否定或有微词?不错,让你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正是材料命意所在。所以,论证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必须依据材料作出正确合理的解读。
根据这个思路,作者略带否定的“讲究实际”一语,暗示的意图,或者说,“讲究实际”的对立面或反面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抽象”一下(这个“抽象”比较关键)。原来可能是类似于“拥有幻想、理想”“看得远点、开点”之类,是一种人生态度或工作策略。经过如此多维分析思考发现,原来,材料的深层寓意与中央电视台那句比较经典的广告词“人生只是一段旅途,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的含义大体吻合一致。“结果实”就是“结果”,而“开花”就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也就是说,这里要你谈论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要忘却生成、关注、呵护或欣赏自我生命的任何过程和姿态等。
最后,把握好论点和分论点的层次展开。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学生普遍水平推测,不排除少数学生思虑过多,延伸过度,比如,把“开花”仅仅看成是展示自己,从而大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立意于“展示自己”本来不错,但不少学生论着论着,立意重心就很快过度偏移了。因为,从事理逻辑说,“开花”象征生命的美好和精彩,难道,“结果”就不是“展示自己”,就不“美好”“精彩”?实际上,“开花”和“结果”都是事物发展成长的阶段,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因此,严格地说,材料的寓意就不完全指向“价值和意义”,而更多指向“过程和状态(姿态)”,如上分析。那么,分析议论的全过程,就需要关注“过程和姿态”这样的内涵来展开,比如,正面推论,关注过程和姿态就是关注生命事物质量,关注内涵发展,就是关注细节,关注结果;反面分析,就是自我修炼,就是提防毁败,等等。因此,对名言哲理类短材料的审题立意,提炼论点固然重要,但“多个心眼”,多点思路,衍生好分论点,也着实不可小觑。
优秀作文:
哪一朵花为自己而绽放
一高三学生
漫步花园,惬意地享受着云树的荫蔽,满目的葱茏,满足的微笑。正欲合上双眸,她却惊异地发现,原本一贫如洗的绿漠上,那么多的星星点点,那么美,那么耀眼,却似乎没有一朵为自己而绽放。
是不懂花语,还是过于自私?
想想,开花,不就是历练、萃纯么?开花,所经历的吞吐吸纳,难道不就是生命的孕育?日落日出,悄无声息,或绚丽,或灿烂,或丰韵;渐变,而至突变。弄花非人人可做,花语,亦非人人可懂。花之需求,花的性情,实在表征着一切生命本原和本质。有道是,“落红不是无情物”。亘古自然与人和谐佳处,早已缀满无边无际烂漫花形花色花语的动人密码。
这样想着,还有什么可担忧、怀疑,甚至抱怨的?
总有人不依不饶,给出种种理由:播种施肥不就是为了丰收的果实么,花不能吃,整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花瓶为的什么?此一态度,看似颇通人情,也许颇有市场,但我们即以井蛙之见浅俗思之,如果没有美丽的花儿为自己招来蜂蝶与鸟雀,它又何以结果?没有多彩的花儿为这个世界“张灯结彩”,你我又如何把握前进的方向?历史又怎会如此厚重而灿烂?所以,常有人只会为最直接的目的而埋头苦干,这本无可厚非,不过正因此,他似乎忘了,某个本不该放弃或忽略的过程或环节,往往却是导致困难、碰壁或者失败的因缘。
此刻记起,哪位曾给了我们这诗意般哲理点示,“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转身,命运之神便与你擦肩而过。它只能哀叹着在你陷下去的洞上附上一层薄薄的春泥,插上一朵蒲公英,承载着下次的希望顺着朝阳渐行渐远。”因此,在辛勤耕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迷失自我,不妨常提醒自己:结果,也许不是最重要的,生命或事物的任何过程和姿态,哪怕开花那一瞬,都不要轻忽,更不要忘记!因为它们,同样的美好,或者一样的不好,都是我们的机缘遇合,只要你或参与,或注目,或洗礼;只要初衷还在,过程动人,哪怕有点惊心,有点恍惚,又何妨它们依旧风神。
其实,我们本不需如此纠结徘徊,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直都盛开着一朵洁白的雪莲,这个十足物质化的社会,我们也渐渐物质和实际化了。孩子们抛开了童真,少年郎抛开了梦想,中年人抛开了希望,老年人抛开了回首。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贫瘠的原野上看到了一束花,一丛绿,那是不是还会感到惊喜,顿觉心颤?为什么不让这惊喜持续,这心颤留守?!灿耀漫山的花朵,何尝不是永恒的乐趣与希望?!
浮生若梦,无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花,无妨就当它是花,从容地赏它无限。无论如何,不忘却开花和畅梦的所有过程和姿态,同于我们欣赏云起云落,仰观朝霞万千变化。
作文点评:
“花为自己(我)开放”,那么富于争议,行文逻辑由此展开。开头设置一幅浪漫惬意的花下休憩图,化虚为实,新颖,视觉冲击力不小。人的情绪随花流动,下段一句,主观性一转,紧扣文题,引发下文强烈审思。接下,紧紧围绕“开花”做文章,阐释“开花”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启迪,并推衍得出“生命或事物的任何过程和姿态”,都“一样的美好”的主旨性结论。第7自然段承上所言行文逻辑,寻找“没有一朵(花)为自己开放”的原因,丰沛了文章内涵。末段再次表明“不要忘却花和梦的所有过程和姿态”的强烈意愿,强化主旨。
文章想象力较为丰富,语言优美,雅洁,也是一大优点。交替熟练使用各种表达手段,如疑问、假设、排比和对偶句,无学生腔,显扎实的语文基础。精美词句,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画面美感。如“其实,我们本不需如此纠结徘徊,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一直都盛开着一朵洁白的雪莲”,如引用“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转身,命运之神便与你擦肩而过。它只能哀叹着在你陷下去的洞上附上一层薄薄的春泥,插上一朵蒲公英,承载着下次的希望顺着朝阳渐行渐远”等等,都令人浮想联翩。
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范文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要求他的学生要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不抄袭他人言论。王国维的这“六不”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范文】
实事求是 修为的境界
王国维要求学生不放言高论,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体现了极强的实事求是精神。这种精神主要是针对自己的人生修为而言,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修身被儒家认为是人格发展的基础,而人格的基础应该实事求是,它是人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修为的境界。
实事求是,认识自我。维根斯坦说:“我愿意贴地面行走,不愿意在云端起舞。”而“贴地面行走”,正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是人着地行走的关键,因此不至于飘在虚幻的空中,迷失自我,而看不清自己。“不吹嘘、不自夸”,正是不在别人的吹捧中迷失自我,这样才能脚踏实地有所成就。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中,被奸佞权臣贴上“罪臣”标签,过着阶下囚的日子,受尽痛苦折磨,后被贬黄州,没有被迷失,写出了奠定文坛地位的“三赤壁”;弘一法师李叔同,出身豪门,皈依佛门潜心研究,在佛典、文艺、音乐诸多方面皆有极高造诣;爱因斯坦,在“笨小孩”的界定中,走向物理学的巅峰;史铁生,在“残疾”的情况下,奉献出《我与地坛》的煌煌巨著;邰丽华,在“聋哑人”的事实中,舞出最美丽的生命姿态。因此说,实事求是,认清自我,脚踏实地,胜不骄败不馁,才能稳稳地前进。
实事求是,完善自我。人一旦认清了自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便可以找出漏洞,完善自我,达.芬奇在成为大师之前已小有名气,常常骄傲自满,画技不见长进,还多了些傲气,幸好他的老师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要求他十年内不发表作品,潜心“画蛋”,打好基础。正是如此,达.芬奇得以内心得以虔静,脚踏实地地学习,最终发现自己不足,不断完善,取得成功。假使他没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潜心地练习,而是自夸自满,定不会有如此高超的造诣。如此看来,即使是大师的料,也要不断完善自我,更不用说常人了。
实事求是,超越自我。王国维要求学生不抄袭,这就要求学生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踏踏实实做出成果。而靠走偏门,投机取巧,前进就会受阻。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产品不断因知识产权被起诉,导致出口受阻。破除这种思想,走出从中国仿照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这一步步,一路实事求是走来,打造自主品牌,进而超越自我走得更远。创造必须从能实事求是开始,认识不足,脚踏实地,奋起直追,才是创造的开始。走好这一步,中国制造业必将令世界瞩目。可见,在实事求是前提下,完成超越自我,一切皆有可能。
求是则明,求实则稳,求是则新。达到修炼好身心的境界,潜心静气地做很好每一件事,平凡的人生才得以不平凡,才能走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王圣然)
【作文修改与点评】
1.题目《实事求是,修为的境界》能够深刻地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本文作者做到了审题立意准确,拟题精准,直击文章的要害,观点鲜明,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
2.开篇引述材料,简要论述,进而引出论点,简明扼要。这是写好一篇文章开篇必须具备的。
3.中间运用递进式的议论结构:题分论点+引述+论据+阐述+结论。
4.结尾照应开头,总结上文,憧憬实事求是的修为的出路和美好前景,论述语言朴实简练。
看了“2016年安徽高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