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语文复习题

时间: 如英2 高一语文

  高一下学期语文复习题

  1.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赡(shàn)养 桎梏(kù) 斡(wò)旋 咬文嚼(jiáo)字

  B.粳(jīng)木 濒(bīn)危 曲(qǔ)解 缠绵悱(fěi)恻

  C.期(qī)货 媲(pì)美 跻(jī)身 猝(cù)不及防

  D.信笺(jiān) 赝(yīng)品 应(yìng)酬 舐(shì)犊情深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品尝 文绉绉 横冲直撞 联袂而往

  B.沤气 司务长 各行其事 呕心之作

  C.坦露 预备役 玩事不恭 急风劲草

  D.局促 联锁店 仁之义尽 山清水秀

  3. 选择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____。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实在是家里太脏、太乱,不敢让你们_______寒舍。

  ②登上峨眉山的金顶,谁不想看到日出、云海、佛光、圣灯这四大_______呢?

  ③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_______暴利。

  ④在换届选举中,他为自己拉了不少选票,尽管老厂长正派、能干,也只得_______。

  A. 光临 奇观 牟取 让位  B. 光顾 奇迹牟取 让位

  C. 光临 奇观 谋取 让贤  D. 光顾 奇迹谋取 让贤

  5.下列各句中,括号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B.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就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

  C.姹紫嫣红的烟火使节日的夜空(流光溢彩)。

  D.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明显的(蛛丝马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奇瑞·东方之子”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推向市场的一款豪华大气、质量上佳、安全可靠、 配置极为齐全、做工精细的轿车,在安全性、舒适度、人性化等方面可圈可点。

  B.今年3月9日,韩国在野的大国家党和民主党向国会提出了弹劾总统卢武铉。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

  C.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单从现在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80多万人就业来说,我们也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著名的IT巨头公司借鉴,而且事实上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主张反对盲目照搬,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极端有害。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仙人掌啊, 你果真是有情有爱、有血有肉的生灵吗?可是,你又为何脉脉含情不语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着,思忖着……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

  ①你果真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的吗?

  ②你难道是带着绿色的梦,在遥远的海涯安家的吗?

  ③婆娑起舞,像垂披秀发的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④像垂披秀发的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 ④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对比 设问 对偶 明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明喻   D对偶 对比 设问 明喻

  9.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出了荔枝树林夜色的浓郁和美好。

  B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

  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涨潮时的有力气势。

  C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我是一辈子没有到过蒙大拿的。

  通过设问,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竞选的虚伪性。

  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通过夸张和比喻,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10.下面句子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 )

  A 她啜泣着,我想安慰他,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竟找不出半句有力的语言来。

  B 该市某某商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只此一家,并无分店,怎么办呢?

  C 这次,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比赛。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二(30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两篇现代文,完成11——20

  (一)

  人的一生中,大脑储藏了大量的数据、名称、面相、声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这些记忆有助于人类获得各种技能。同时,人的个性差异很大程度上为各自大脑中的记忆不同所致。人脑具有多个功能不同的记忆系统,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能将新的信息以一种活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存留在脑海里达数秒钟。大脑的各个部分中,总有一些处于负责记忆的额叶皮层的监督之下,短期记忆就是这样产生的。该记忆可信度很高,但容量有限。大多数人的短期记忆只能容下5至9个对象,例如记忆一组电话号码。

  长期记忆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长期记忆功能各异,而且各个功能区位于大脑的不同部位。长期记忆主要有两大类:即陈述记忆和程序记忆。前者让人知道原先记忆的事实,后者让人掌握曾经学习过的技能。

  陈述记忆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语义记忆。语义记忆好比一个巨大的仓库,它可储存词汇、物体、概念、地方、人员等。人创造语言和理解语言等能力的具备主要依靠语义记忆。语义痴呆症就是因为语义记忆发生混乱造成的。不过,语义痴呆症患者可能会把鼠叫做狗,但是不太可能把鼠称作汽车或移动电话。这种现象表明,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的形象储存在人的不同记忆中。

  程序记忆可以将人的生活经历有意识地再现于脑海,而且可以贯穿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如小时候学会骑自行车,即使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骑车,一旦再开始骑车时,是不会有太大困难的。这里用到的就是程序记忆。

  人脑中含有不计其数的神经细胞,我们几乎不知道大脑在学习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裸鳃亚目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较为简单,只有大约2万个大体积神经细胞,而且排列也具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对这类动物神经系统的研究来认识人类的记忆,是打开人脑记忆奥秘的捷径之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埃里克·坎德尔首创此法,他因对记忆的研究贡献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科学家通过裸鳃亚目软体动物试验和随后的一些哺乳动物试验发现,短期记忆意味着强化已有的突触,而如果要储存长期记忆,就必须动用蛋白质来生成新的突触。这些研究成果为研制用于缓解或治愈痴呆症的药物带来了希望。不过,对正常人而言,记忆研究的意义却更在于认识人脑的记忆方式,进而帮助人们磨练学习能力,培养起良好的记忆力,而不是研制提高记忆力方面的药物。因为所谓好记性就是对记忆有好的选择性,即保持记住重要的事件与遗忘非重要事件之间的巧妙平衡,这一复杂的机理恐怕是难以靠一两种药物实现的。

  11.下列对“短期记忆”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短期记忆是可信度很高、容量有限、记忆时间很短的一种记忆。

  B.短期记忆是人的大脑某些部分在额叶皮层监督下把新信息以活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存留数秒钟而形成的一种记忆。

  C.短期记忆是人的大脑把大量的数据、名称、面相、声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储存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可信度高、容量有限、时间短的记忆。

  D.短期记忆是人的大脑的额叶皮层把词汇、物体、概念、地方、人员等短期信息储存于大脑部位而形成的一种记忆。

  1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话号码一多就难以记住,属短期记忆失忆,而记住一些英语单词,属长期记忆。

  B.人的个性差异实际上都是由大脑记忆的不同造成的。

  C.大脑神经细胞的突触被强化后保持强化状态的时间只有短短几秒钟。

  D.人类各种技能的获得有赖于大脑已储存的数据、名称、面相、声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特点不同,功能各异,分属大脑不同的记忆系统。

  B.记忆不仅可以让人不忘学过的知识、技能,而且可以助人理解语言、创造语言。

  C.通过对裸鳃亚目软体动物和一些哺乳动物的研究试验,科学家终于发现了造成记忆时间长短的根本原因。

  D.对一般人而言,语义记忆所涉及的对象并不是杂乱地堆放在记忆仓库中,不同的对象会储存在不同的地方。

  14.根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缓解或治愈语义痴呆症的新药何时能面世将取决于记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速度。

  B.语义痴呆症患者会把兔叫做羊,把骆驼叫做计算机也并非不可能。

  C.一个人即使能把全部《史记》倒背如流,他也未必能记住书中的许多重要信息。

  D.“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记忆观的局限性在于想把所有想记住的东西都记下,实际上不利于良好记忆力的形成与巩固。

  15根据文意,可做本文标题的是:

  A人脑记忆的奥秘 B 人脑的奥秘 C 人的大脑 D大脑与记忆

  (二)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

  (1)母亲又在刨地了。从早到晚,母亲总是这样在地里忙碌着。地里的包谷杆已窜起一人多高,嫩绿的叶片闪着油光交错摇曳,泥土和包谷花的气息,从地里爆裂出来,淡淡的清香,直沁肺腑。一只肥黄的狗,几头雪白的羊,还有几十只灰红的蜻蜓,团结在母亲的周围,活活蹦蹦,荡漾着生命的气息。

  (2)五月,地里那些低贱的草本植物总是疯长起来,像日本鬼子"米西米西"地围攻庄稼。这是敌人,庄稼的敌人,母亲的敌人,母亲得手起刀落,将它们除掉。猫了腰,低了头,母亲手里的锄铲"噗噗噗噗"把翻了一溜泥烟,本就稀落的杂草,纷纷倒出一条路来。清晨的风起了,把包谷叶拱得飒飒摆动。一只阳雀高叫着,从地头訇然飞起,美丽的颜色在空中格外耀眼。远山、近溪、太阳、树落,血红的霞光,淡白的炊烟,排队的牛群,唱歌的孩子……都在母亲的视野里,显出一种温柔的情调。母亲在这样的境界里刨地,就像在我们的书本里刨诗,那躺在课本里被我们读了又读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仿佛不是唐代某位诗人所作,而是母亲所为。母亲,是站在庄稼地里最为朴素最为动人的诗人。

  (3)那年,农村实行责任田,田土到户,本来已跟我们住在城里的母亲,硬是不顾我们的阻拦,独自跑到乡下要了一亩田两亩地半坡荒山。那阵子,母亲高兴得一连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没日没夜在田地里转,一趟两趟,一天两天,竟转出一把一把的老泪。一双鞋印蹒跚着,像花朵,开在田边地角。母亲托人写信说:"我一辈子没得肥田肥土,现在有了,托邓小平的福。……这些都是为你们种的,是一份家业,我要一把老骨头守着。"我们看了不禁黯然神伤。

  (4)母亲16岁就嫁到我们这个家族里来了。结婚几年,父亲就死了,母亲从此几乎过着沦为乞丐的生活。而我们在母亲泪水与屈辱的喂养下一天天长大。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高壮。我们都成了有出息的儿女。

  (5)可是母亲,似乎生就的土命,她还没有好好地享受这种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回到庄稼地里,培植、浇灌和延续对土地的感情。

  (6)站在庄稼地里,母亲像一只停落的瘦鸟,飞遍海角天涯后,又找到了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那种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愈来愈牢不可破。母亲常说:"再贱的草也有离不开的根!"因此,在儿女长大后,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倍地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地。每年每年,母亲都站在春光枝头,用犁头跟土地对话,用种子跟土地同眠,长出了庄稼,庄稼是绿的,长出了绿色,绿色是希望的,长出希望,希望是诱人的。顶着夏日的辣热,母亲双手的剪子在田地里又修又剪,皮破了,茧老了,汗干了,手粗了,整个夏天秀发飞动,翠生生地漂亮起来了:绿的裙子,黄的地毯,辣椒、南瓜、茄子、稻谷、小米、葡萄,都像一张张剪纸贴满了田间地头,坡上陇上。秋日的阳光跟在母亲身后,啃着泥土,吃着青草,舔着庄稼。母亲挽起裤脚,走进庄稼地里收割庄稼。庄稼风起云涌,一派金黄的水浪,母亲是穿行水浪的一条鱼或船,所到之处,水浪一排排倒下。庄稼地里的庄稼活,是一种质地优良的民间工艺,母亲是这工艺的传人。

  (7)终于,母亲不能下地了,劳动的艰辛,使母亲日见衰老,却无论如何不愿接受自然给予生命的败落,硬撑着在地里来顺逡巡。再也不能背包谷下山,割谷子进仓了,母亲就拄一拐杖,上上下下在地里拾散落的稻穗,找遗漏的包谷棒子。

  (8)土地--是母亲生命的根。

  (9)母亲,在以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

  16.对1-2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母亲劳动时的优美环境。

  B.表现了母亲劳动时的伟大意义。

  C.烘托了母亲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D.衬托了在地里劳动的母亲的伟大形象。

  17.3-5段属于什么叙述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是顺叙。突出了母亲要为儿女们创一份家业的决心,表现母亲对儿女的真挚的爱。

  B.是顺叙。突出了母亲分到责任田的高兴心情,歌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C.是插叙。突出了母亲分到责任田的激动心情,表现母亲对土地的深厚感情。

  D.是插叙。突出了母亲要为儿女创一份家业的愿望,批判母亲落后的小农思想。

  18.对第6段表现手法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排比、顶真、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母亲在地里春种、夏耘、秋收的劳动情景。

  B.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

  C.运用比喻、排比、顶真、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母亲高超的劳动技术,是庄稼工艺的传人。

  D.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母亲加倍用汗水和生命喂养这块土地的情景。

  19.从修辞的角度考虑,选出不同类的一项

  A一双鞋印蹒跚着,像花朵,开在田边地角。

  B.我们在母亲泪水与屈辱的喂养中一天天长大。长成了花,花与别人一般香艳;长成了树,树与别人一般高壮

  C.秋日的阳光跟在母亲身后,啃着泥土,吃着青草,舔着庄稼。

  D.庄稼,风起云涌,一派金黄的水浪。母亲是穿行水浪的一条鱼或船。

  20."母亲,在以一种精神,喂养着她的儿女们",这"一种精神"是什么?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 热爱劳动 B 艰苦奋斗 C 奋力拼博 D 热爱生命

  三(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21—22题。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乌殷勤为探看。

  21.下面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是运用拟人化修辞手法,借暮春衰残景象渲染离别的忧伤。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是运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别后的思恋之深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C.“晓镜但愁云鬓改”一句是运用白描手法,写自己因相思而憔悴的面容。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是借用神话传说,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并寄予希望。

  2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和离别之苦。

  B.诗的首联先写景,后抒情,以残春之景烘托出一种笼罩全诗的悲剧气氛。

  C.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D.此诗采用了多种抒情方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借叙事抒情,借比喻抒情,借神话传说抒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6题。

  晁错者,颍川人也。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伤。内史府居太上庙封壖①中,门东出,不便,错乃穿两门南出,凿庙壖垣。丞相嘉闻,大怒。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错闻之,即夜请间,具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错擅凿庙垣为门,请下廷尉诛。上曰:“此非庙垣,乃壖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谢。罢朝,怒谓长史曰:“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丞相遂发病死。错以此愈贵。

  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②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节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注]①增(mdn):宫庙内墙以外、外墙以内的空地。庙蠕:庙门外的隙地。

  ②此文段未选晁错欲除袁盎,而景帝采纳袁盎诛晁错以谢天下的建议等内容。

  23.对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善错计策            善:使……善,改进。

  B.错乃穿两门南出           穿:越过。

  C.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难:反对。

  D.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道:路过。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错所更令三十章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 臣窃为不取也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传记的中心线索是晁错削地收郡,这一改革举措震荡朝野,影响深远。丞相悔、公卿畏、窦婴争、诸侯疾、老父死,七国反、自身亡皆因此举措而发。

  B.晁父为保全家族反对儿子削地收郡,邓公从国家利益出发赞同削地收郡。两人立场截然不同,但他们能认识到晁错之策有利于巩固中央皇权,却是相同的。

  C.晁错深得文帝和景帝信任,两代皇帝都重其才识,他提出的治国建议多被采纳;在其他朝臣反对晁错时,景帝总是信任他;但最后终为保全大局而诛杀晁错。

  D.汉景帝在杀了晁错之后,仍对削藩造成七国之乱耿耿于怀;但听了邓公一席话后,明白了诛晁错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为自己一时的错误决定懊悔不已。

  26.下列对这篇传记的写作手法和太史公赞语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晁父坚决反对儿子削藩,劝说不果而自尽,反衬了晃错政治改革的坚定;邓公为之辩护,更突显了晁错竭诚为君的忠心。

  B.作者围绕晁错“峭直刻深”的性格特点,选择多个材料加以表现。其中最具表现力的是晁错始终坚持“削地收郡”的改革主张、遭再大的阻力也不退缩的情节。

  C.作者对晁错其人并不赞赏,但在传文中仍然对晁错出众的才能和改革的坚定决心作了如实记述,体现出作者“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的史家风范。

  D.太史公赞语中对晁错颇有微辞,主要是批评他专权自用、欲报私仇,认为正是因为晁错执意削藩才酿成七国之乱,而他“反以亡躯”,则是势所必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2分)

  四(12分)

  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 (3分)

  (2)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3分)

  28 默写(任选三题)(6分)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2)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

  (3)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 秦 论》

  (4)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五(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工人往空的集装箱内摆放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物品,随意摆放能放17件,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和计算,重新摆放,可以放24件。

  2.齐白石画虾生动形象,但在狭长的画面上,只有三、四只虾游动。画面大部分是空白,画家对水不着一笔,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气淋漓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这就是艺术空间方面空白的运用。

  这是两则关于“空间”的材料,“空间”能始终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着。请以“空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44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