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说课稿

时间: 子文2 课堂学习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自读自悟,合作学习,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蜜蜂引路优秀教学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识记,交流识记方法,游戏巩固并正确读写生字。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多媒体投影“蜜蜂”(板书课题:蜜蜂),谁能说一说它会做什么?(蜜蜂会采蜜,蜜蜂会酿我们喝的蜜,蜜蜂还会传播花粉,蜜蜂还会引路呢。)

  2.师:蜜蜂真的会引路吗?(导入新课,在蜜蜂后加上“引路”两个字)

  二、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启示识记方法。

  3.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利用熟字加偏旁识记:其+斤→斯 +付→附 讠十牙→讶 讠+炎→谈 斤+辶→近 弓+丨→引

  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峰一山+虫→蜂

  利用动作识记:敲

  在读课文时把生字组成词语识记:列宁 莫斯科 派人

  4.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边读边谈要点。

  (1)“讶”读第四声“yà”,与“牙”的声调不同。

  (2)“斯”平舌音“sī”,“附”要分清“f、h”读“fù”。

  5.游戏巩固识字。

  (l)“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另一人在文中找出生字,并读出词语或句子。

  (2)“我说你猜”。一人做动作或神态或说意思,另一人猜这是什么字。

  6.写字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派”字右边不是“瓜”,应注意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2)“敲”字右边不是支,二十“ ”:

  (3)“炎”上边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

  (4)“引”字最后一竖不要靠左边太近,又不能太远。

  7.生在田字格临写,写第一个后与前面比较一下,争取第二个比第一个写得好,写得漂亮。

  8.生组词,师投影,齐读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2.生自由读,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汇报交流,师总结归纳。

  列宁要找养蜂人谈谈怎样养蜂,派去找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他跟踪蜜蜂找到了养蜂人。

  四、作业。

  听写生字、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讶(yà) 谈(tán) 派(pài) 引(yǐn)

  到(dào) 蜂(fēng) 敲(qiāo) 附(fù) 进(jìn)

  派:

  敲: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2.自读自悟,合作学习,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

  一、导语。

  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蜜蜂,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在不会说话的蜜蜂的引导下,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二、自读自语。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是怎么看出来的?

  (2)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2.自读交流,小组合作,相互讨论。

  3.汇报成果。

  (1)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很要好。因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从“常常”一词可以看出。“常常”是时常、经常的意思。

  (2)“亲自”的意思是自己亲身去(做,找……),因为列宁想找养蜂人谈谈怎样养蜂,往常派去找的人不在,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只好亲自去找。

  师:“往常”是什么意思?

  (“往常”是过去、平常的意思。)

  (3)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花丛里有许多蜜蜂,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所以列宁就找到了养蜂人。

  师:那么列宁当时是怎样来分析养蜂人就住园子里的呢?

  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

  仔细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联系

  做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

  马上验证:果然就是要找的养蜂人。

  师: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语气读最后一句话,体会“果然”的意思。

  (“果然”表明结果和预料的完全一样。)

  (4)学生展示路线图。

  小山上→发现花丛蜜蜂→园子里→小房子

  (5)师:养蜂人看到列宁时会怎样呢?“惊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惊讶?列宁又是怎样说的?“向导”是什么意思?。

  (养蜂人感到十分惊讶。“惊讶”是“惊奇、不可思议”的意思。)

  (因为养蜂人不知道是谁带列宁来的,所以感到十分惊讶。)

  (列宁笑着说,是您的向导蜜蜂把我带来的。)

  (“向导”是指“带路的人”。)

  (6)回顾全文,感悟列宁为什么会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凭借细心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三、看图对话朗读。

  1.投影文中插图,自愿介绍图意。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3.对话朗读擂台赛。

  四、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推荐阅读列宁的故事。

  五、课外搜集除蜜蜂会识路外,还有哪些动物也识路?

  《蜜蜂引路》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如:有常见的生活小事《玲玲的画》,《玲玲的画》是一篇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课文,通过玲玲和爸爸一起开动脑筋,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变好”的道理。有发人深省的名人轶事《蜜蜂引路》。《蜜蜂引路》是一篇启发学生思维的课文。通过“列宁细心观察,蜜蜂能引路”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就在身边,只要你细心观察”的道理。有流传千古的寓言《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他是一篇给学生启迪,让学生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有美丽动人的童话《丑小鸭》,《丑小鸭》是童话故事,其情节很容易让学生感兴趣。通过对丑小鸭的经历感到伤心、可怜,但最后的结局又让人欣喜若狂,这一段故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要正确看待任何事物的发展顺序。读完整组课文,掩卷细思,丰富的内容告诉我们,“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做事要善于思考,要正确认识自己。

  《蜜蜂引路》处于本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二、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单元总体目标:

  1、 认识38个生字,会些39个生字。

  2、 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决。

  3、 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

  3、 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

  (三)说教重点:

  1、 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

  三、 说教法

  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直观教学法——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

  2、 朗读体验法——通过读,体验列宁的细心观察勤于思考。

  3、 图画辅助法——利用简笔画直观画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线路图。

  4、 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对列宁找的养蜂人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5、 表演法——对个别词语,让学生模仿、表演进行体会。

  四、 说学法:

  1、 自读感悟法——学生通过自渎,说说自己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2、 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验列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好品质。

  3、 表演理解法——个别词语理解时加上自己的体会表演出来。

  五、 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情趣。

  (板书课题《 18 蜜蜂引路》)

  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相机将同学提的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到黑板上) (1)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 )列宁的家在哪里?( 3 )他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2.检查生字情况。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大家一起读一读,同位两人互相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

  (2)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利用生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采用齐读、个别读等多种方式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三)、 引入新课。

  列宁想要找到养蜂人,首先要弄清养蜂人的家在哪里,下面我们就跟列宁一起去找找养蜂人的家究竟在哪里。

  (四)、学习新课。

  1 、边读边思考: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2 、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画出简图。

  3 、 点评,请一名同学上台贴图。

  4 、 看图分析,弄懂位置关系。

  (五)、学习第三段。

  1 、 引入:列宁究竟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家呢?课文哪段说明了这点?(第三段)

  2 、 指名读,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你觉得哪些地方

  写得好?你读懂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用“ ----- ”划出你觉得好的词语或句子,说出好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师随机板书:一边走一边看 仔细观察

  (六)、学习第四段。

  1 、引入: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判断,终于找到了养蜂人的家,那么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幻灯图片)

  2 、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谁?他们说些什么?想象说话。自由发言。

  3 、 师示范对话,说说老师用什么语气读养蜂人的话?

  4 、 理解“惊讶”,养蜂人为什么会惊讶?

  5 、 指导朗读此句。

  6 、 列宁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试试?

  7 、 理解“向导”,用亲切、风趣的语气笑着说。

  8 、 同桌练习对话,试着带表情、动作去读。

  (七)、总结全文。

  1 、 课题是“蜜蜂引路”,可是蜜蜂真能引路吗?其实蜜蜂采完蜜就回蜂巢只是一种本能,它并不知道列宁利用它带路,所以,在这里“蜜蜂引路”其实是列宁的一种幽默说法。

  2 、 (指板书)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边说边划箭头),所以,他称蜜蜂为“向导”(板书:向导)。

  3 、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学到了列宁细心观察,爱动脑筋的优秀品质,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做到细致、认真、多动脑筋。


  看了“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65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