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历史学习方法

《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本课主要介绍了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特别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最具代表性,所以,在无论介绍与那个民族关系时都要注意强调,之所以唐朝能得到各少数民族的尊敬,是与他的民族政策和经济的强大分不开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平等、友好往来的史实,并能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突厥、回鹘、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使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都是对祖国边疆的开发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都有过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点

加深认识突厥语唐朝的关系和文成公主入藏。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友好互助是各族关系的主流,各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另外本课头绪繁多,有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我国的56个民族中,有没有突厥这个民族?他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备注

天可汗 先介绍突厥的兴起和强大,这里要讲清突厥与唐的关系,知道最后突厥臣服的最终结果,要求学生掌握两点:一是唐朝在那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二是要让学生了解唐朝的开明政策是在北方少数民族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开展的。

出示想一想的问题:唐太宗为什么得到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拥护?

指出,唐太宗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各民族的拥护,他被尊称为“天可汗”即各民族共同的君主。

可用一些小资料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我国现在的民族政策,同时说明,各民族共同发展才是国家兴旺的源泉。

文成公主入藏 出示《步辇图》向学生介绍这幅图画的内容正是吐蕃使者来大唐求亲的情景,并指出结果就是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和影响:促进了吐蕃的文化发展和经济进步,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

还应指出,在古代社会,各民族的政治关系往往通过联姻来促进和加强。

应当补充,后来唐朝还曾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这里应引导学生思考,文成公主入藏和汉朝时的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

回鹘衣装回鹘马 这里着重介绍回纥人的生活习俗和服饰服装上与唐朝的相互影响,说明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洽关系。这里可出示一些图片说明。

可解释唐诗“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意思,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有更深的了解。

点苍山会盟 可从我们现在的白族和彝族讲起,让学生知道南诏就是这两个民族的祖先。

出示大理寺三塔图,指出这就是南诏归附唐朝的见证。 需向学生指出,我国今天的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看到,繁荣开放的大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显示出了恢宏与大度,尤其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最具代表性。是唐朝民族政策的标准。最后出示唐朝少数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重点。

板书设计

“和同为一家”

一、“天可汗”

1.突厥的兴起与强大

2.唐太宗的开明政策

二、文成公主入藏意义和影响

三、回鹘衣装回鹘马四、点苍山会盟

《和同为一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为唐代民族关系史课,着重介绍了唐代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通过学习,能进一步认识唐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加深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时代特征的认识与理解。因此本课在这一单元以及中国民族关系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基于这种看法,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目标:知道“天可汗”的由来;了解唐与吐蕃的关系;知道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事迹。

B、能力培养:通过了解唐代的民族关系,认识唐的国力强盛与当时的民族关系;通过了解文成公主的事迹,认识文成公主在加强汉藏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C、情感教育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唐代的民族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对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三、说重点难点:为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唐太宗得到少数民族拥戴的原因;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表现欲强。在教学中我要抓住学生这些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我们教学的宗旨。为此,我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讨论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主张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我的提示回答出这是昭君的墓地。然后告诉学生:昭君出塞留下了民族团结的佳话,而民族团结的佳话不仅在汉朝有,同时也出现在唐朝,由此引出课题。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节课,知道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同时也温故了旧知识。

学习新课

环节一:通过问题:各族首领为什么尊奉唐太宗为 “天可汗”?他为什么获得各民族的尊重?以及课本22页动脑筋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唐太宗在处理民族

关系时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而正是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唐与吐蕃关系友好,自然的引出本课的重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环节二: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结合多媒体,一步步引导学生了解唐朝是如何处理与吐蕃的民族关系,并理解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把传说中唐太宗考察禄东赞的问题拿来让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环节三:对于本课中唐朝与其他民族的关系,由于教材属于选学内容,为此我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即可。

环节四:课堂小结和拓展延伸:在学完课本知识后,引导学生总结民族关系融合的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然后告诉学生其实民族团结一直是我们国家民族关系的主流,不仅在古代有,今天民族团结的佳话依然在上演。出示青海玉树地震的相关图片。

2010年,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发生了地震,玉树人民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在这样一个时刻,全国人民的心都揪了起来,我们看到胡锦涛同志来了,温来了,全国人民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在56个民族的团结面前,在无疆的大爱面前,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因为有民族团结在,有强大的祖国在,玉树不倒,青海长青。今天,玉树地震已经一年了,我们看到灾后重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胜利,农牧民们搬进了新家,孩子们脸上荡漾着笑容。马上就要六一儿童节了,你能不能为正在灾后重建的玉树地区藏族的孩子献上你的一句祝福呢?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民族团结有更深的认识,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他们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自己也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一份贡献。

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唐太宗 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唐中宗 金城公主-----尺带珠丹

总之,这一堂课要积极地创设历史情景和教学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我的课堂,来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看了“和同为一家教学设计”

6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