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历史学习方法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皇位世袭

  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2、秦朝的官制

  (1)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2) 地方官制:郡县制

  (3) 特点和作用

  (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与影响

  1、 积极作用:秦朝疆域的形成,国力增强

  推行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2、 消极作用:激化矛盾,导致秦的暴政与灭亡(陈胜吴广起义)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很多同学看过《寻秦记》吧?在这个电视剧中,秦王嬴政只是项少龙的一个配角,而这节课我们要把他当主角讲,电视剧是虚构的,但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更好地了解秦朝的历史。

  (二) 讲授新课

  1、背景:秦朝的建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周天子失去了调停诸侯之间矛盾和厉害冲突的权威,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自阶级社会以来第一个长时期的分裂混战的时期,春秋时期出现“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战国时有“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最后是由谁统一的?(秦)那么秦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呢?

  长期的混战,人民渴望统一,七雄则纷纷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一统天下,商鞅变法是列国变法中最彻底最成功的,虽然商鞅因变法而死,但变法的措施却得到推行,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以此为基础,秦王嬴政用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230)、赵(228)、魏(225)、楚(223)、燕(222)、齐(221)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条件:商鞅变法,增强国力

  时间:公元前230-前221

  人物:嬴政

  2、形成(1)皇帝制度的确立

  皇帝的称号和皇位世袭:

  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嬴政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王”的称谓不足以显示他的能力、权势和地位,于是下令群臣议名号,最后得出什么结论?(泰皇)

  但是嬴政并不满意,决定去掉“泰”字,采用上古“帝”位的名号,称为“皇帝”。“皇帝”实际上就是古代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合称。课本第九页[历史纵横]中提供的历史材料清楚地说明了这点。

  “三皇”是指天皇、地皇、人皇。

  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是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

  “五帝”是指炎帝、黄帝、颛顼、尧和舜。

  是指少昊氏、颛顼、帝喾、尧及舜。

  《史记》上对“三皇”未作记载,所记“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的地位,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也反映了神化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在确立“皇帝之称的同时,秦始皇还规定了许多尊君、维护皇帝最高权利的制度和方法,首创了皇帝制度,那皇帝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制度有哪些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2)秦朝的官制

  秦始皇除了皇帝制度还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比较完备的官制。

  秦朝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什么?“九卿”指什么?各有什么职能?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第九页。(学生回答)

  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九卿则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除此以外,秦始皇为了巩固中央统治,还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就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

  请大家看一下第10页的[学思之窗]

  那么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王绾:燕齐楚等地距秦朝统治中心关中地区遥远,不分封皇子镇守难以控制;只有学习西周的经验,实行分封制,秦朝统治才能长久。李斯: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控制,是造成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的根源;历史是发展的,时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变,郡县制有利于秦王朝的统治。)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呢?

  我们首先来比较一下分封制和郡县制

  分封制 郡县制

  层层分封 中央任命

  王权世袭 考察任免

  相对独立 服从中央

  分裂混战 巩固统一

  分封制和郡县制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在郡县制下,郡、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个人手中。郡县制的推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那么, 秦朝官僚机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特点: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牵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作用:确保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最后,我们来看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及影响

  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具有双重性,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秦的统治,另外我们也能从秦的灭亡也能看到它消极作用的一面

  积极作用

  (1) 秦朝疆域的形成

  学生看图指出秦统治范围

  统一后的秦朝疆域非常辽阔,不仅占有原六国的土地,而且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使疆域不断扩大。《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主要有:颁布秦律:秦统一后,对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律进行修订、补充,作为统一法律颁发全国。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战国时因诸侯割据,各国度量衡差异较大。秦统一后,以商鞅变法时的度量衡为标准,全国划一。颁布诏书,铭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衡器上作为全国标准使用器具。战国时的货币繁杂多样,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货币,以圆形方孔钱“秦半两”为统一货币。

  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以上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大作用。 )

  以上几点和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没有什么联系?(由此引导得出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学生看书归纳(略)

  秦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是与它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直接相关的。秦朝之所以能颁布秦律通行全国,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修建驰道和灵渠以及移民等,也说明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正因为这套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行之有效,所以才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它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这是中央集权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消极作用

  秦的暴政与灭亡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缔造者,是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进步作用的杰出历史人物,但同时又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秦的暴政,激起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始皇亲手缔造的秦帝国便在他死后仅仅两年多就灭亡了,其中的历史教训是发人深省的。

  从中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作用消极一面:权力过分集中,容易腐化。它在政治的腐败,思想文化的控制(如焚书坑儒)、赋役的无度等方面起着消极作用。最终也因此而激化阶级矛盾,爆发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作用。

  3、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三) 课堂小结: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说课稿

  (说课稿)

  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周王室势力衰落,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中国历史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混乱局面。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建立了秦帝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秦王嬴政改称皇帝、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设三公九卿,推行郡县制,建立了一整套由中央到地方的中央集权体制,而这套体制经过后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两千多年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为巩固统一所推行的经济措施相对本课主题属次要内容。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和官僚系统的建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特点和基本保证。

  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秦始皇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以来,以后历朝历代都是围绕着这一制度来组织自己的政府,来管理国家的。尽管这其中有许多的变化,但是加强皇帝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就成为历朝历代皇帝的思想核心了。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只有讲清楚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才能使学生对后面的内容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学生只有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才能够理解为什么秦始皇会采取三公九卿制度,为什么会废分封设郡县,学生才能够更好更深地理解后面学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种种措施。

  学情分析:始皇帝的由来初中历史课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必设为重点。但秦的三公九卿制学生知之不多,通过设问和知识拓展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的资料等,在课堂上让他们来介绍,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教具准备:精心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从网络上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2)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让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历史插图学习法:利用人物画像,文物图片,历史专题片,感知历史表象,再造历史形象,对历史人物加深记忆和理解。

  (2)阅读法、讨论法、绘制示意图法

  (3)评价人物和事件的方法

  ①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抓住有关的内在联系;

  ②注意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代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

  ③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解决问题,联系史实,客观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秦代政治制度高度集权、严密、残酷的特征,初步理解秦制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深远影响,渗透文明进步原则与道义原则相悖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过程:

  1. 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相结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2.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3.采用情景创设、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导入:通过幻灯片打出秦始皇的图像和秦皇陵园图导入本课教学

  引导学生复习分封制、宗法制的有关内容导入第一框题的学习

  一、从群雄争霸到大一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概括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的表现。

  1.周王室势力的衰微和分封宗法制遭破坏

  2.春秋大国争霸

  3.战国各国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结合秦朝疆域图,让学生体会秦朝疆域的辽阔和由此产生的对统治秩序的新挑战,并由此导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

  提问:1)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2)赢政自称始皇帝反映了他的哪些政治意图?

  (特征:赢政自称始皇帝,皇权至高无上,大权总揽一人之手;皇位世袭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据《史记》载:始皇曾外出巡游,见到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遂将当时在场之人全部杀掉。

  问题1: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

  问题2:你认为三公九卿是否分享把持了国家的最高权力?九卿中有哪几个是真正掌握政府政务的部门?

  3.地方政权机构——郡县制

  讨论:如果你是秦朝的一位大臣,你会建议秦始皇采取哪种方式治理地方?为什么?

  4.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5.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周王室势力的衰微和分封宗法制遭破坏

  2.春秋大国争霸

  3.战国各国变法

  4.秦国完成统一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政权机构——郡县制

  4.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5.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重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也就是秦朝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学习时应该注意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各朝代的中央集权提供了范本。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看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

6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