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历史学习方法

  《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

  对照《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明确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撰特点,初步培养比较问题的能力。

  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难能可得的精神财富,如司马光严谨治学的精神,李清照和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等。

  教学重点:《资治通鉴》的体例

  教学难点:宋词的成就

  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宋时期,一场激烈的朝廷论争围绕着一部名为《资治通鉴》的书展开,一些人坚持要毁掉这部已经雕版的著作,幸亏有人以书中有宋神宗的“御序”为由,将书保存下来。你想知道这部幸免于难的《资治通鉴》是怎样的一部书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你可知道这首千古绝唱的出处?你是否想走进意境悠远的宋词和“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世界,去尽情领略宋元文化的风采呢?

  内容分析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时期。本节课涉及了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史书体例比较简表

  史学著作史书体裁主要特点

  《史记》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

  《资治通鉴》编年体按时间顺序将史事

  和时间紧密结合

  二、意境悠远的宋词

  人物朝代代表作或名句

  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两宋

  之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辛弃疾南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三、“感天动地”的元杂剧

  元杂剧的含义。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重点难点

  《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是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多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和观察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解惑动机,进而积极思考和参与。

  问题解答

  对司马光幼年勤奋学习的精神,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借鉴?

  提示 我们应发扬其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材料阅读 阅读这段材料,想一下元曲为什么能够兴盛。

  提示 元统一后,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作为直接反映生活的戏剧形式元杂剧,适应了他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繁荣的宋元文化》说课稿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我从“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科整合”等现代教育新理念出发,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取和处理信息、质疑解疑、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尚欠不足。对于本课所要学习的有关的文学、史学等内容,学生有粗浅的了解,但对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究竟取得了怎样突出的进步及文化繁荣的程度有多么高体会并不深刻。所以,我为他们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解难题的学习过程,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宋元时期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的分裂混战,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使宋元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而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认识祖国的文明史,激发学生民族的自豪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2、教材结构

  本课内容共由三个子目构成。“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一目介绍了《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并指出司马光是我国编写编年体通史的第一人;“意境悠远的宋词”一目介绍了两宋杰出词人及其词风和代表作品;“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主要讲述元杂剧的特点、地位和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有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及其代表作的学习活动,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培养学生利用历史思维意识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对照《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明确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撰特点,初步培养比较问题的能力。

  学生配音表演“回到历史现场”,对优秀宋词作品及代表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充分利用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宋元文化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得的精神财富,如司马光严谨治学的精神,李清照和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等。

  4、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缺乏对宋词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宋词这种艺术形式的精髓所在,因而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究情境,将教学引向更宽更广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认识历史。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清明上河图》,展现北宋时期的市民生活,指出公元八世纪唐朝中期以后,城镇居民不断增加,到了宋代,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都市人口不断增多,逐渐产生了市民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史学、艺术与文学方面,特别是词、曲、讲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兴起。(这样既可以联系已学知识,还可以通过直观展现宋元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体会文化的繁荣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热身环节:猜猜他们都是谁?

  分成故事篇和作品欣赏篇,展示一些学生平时生活、学习中了解的故事和诗词作品,让他们猜猜相关的人物,猜出后针对学生人物了解的程度教师再做一个适当的介绍。例如:关汉卿和元曲增加了一个视频资料。(新课程强调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挖掘,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便于检测学生对本课内容掌握的程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不同的程度和水平来决定教师补充介绍材料的多少,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轻松入门:自主完成知识盘点。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屏幕展示内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边讲解知识结构,边板书,使学生初步建构知识结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没有经过总结的知识就如同把水泼在筛子上一样。记忆的规律也告诉我们:零散的知识容易遗忘,把零散的知识组织在一个知识结构内,就不容易忘记,因此这一环节也至关重要。)

  理解体验:

  板块一:《资治通鉴》

  排疑解难:1.为什么要编写《资治通鉴》?2.司马光在《 资治通鉴》中用何种方法来记述历史事件?3. 《资治通鉴》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提供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师生交流中,指导学生说出介绍史书的方法,然后通过学生的回忆和陈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例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板块二:回到历史现场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地学习方式,所以在第二板块设计了“回到历史现场”的学习活动,学生角色扮演,为他们自己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思考平台,了解词的这种艺术形式和特点以及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从而代替教师一言堂讲解,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最后,小记者总结采访: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犹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各领一时之秀,本无高低之分。它们是当时人们结合各自时代的政治背景、文化风尚、及经济条件等找到的最适宜的精神寄托方式,也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并提出两个探讨的问题。(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赏析了词的的艺术风格,而且加强了学生对宋词从形式到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用历史的思维意识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解决本课的难点,也为下一环节的感悟提升做了铺垫。)

  这样的设计是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文化不仅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学家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以此教育学生。清华大学校长曾经这样告诫学生:未来的世界,能力比知识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时刻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育功能。学生通过学习与思考, 也为下一步地感悟提升做准备。

  感悟提升:

  这些文学家们的共同点就是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同学们有人说如今的中国00后,90后甚至80后因为大量时间呆在学校,只会死啃书本知识,学习国家政治基本政策等,完全不理解社会风土人情。思想存在与社会脱轨、滞后的问题。缺乏与社会交流的经验导致无法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认为国家是长辈们的,和自己无关,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谈谈。 (利用初中学生喜欢辩驳的逆向思维特点设计了这个活动,学生无论赞同还是反对此看法并不重要,其意图是能让学生以古人为榜样反思自己,认识到只会啃书本读死书的严重弊端,知道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在将来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看了“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6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