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数学学习方法 >

北师大版数学 吃西瓜 教学反思

时间: 如英2 数学学习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 吃西瓜 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所教学的是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学习,教材中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在教学时我始终以教材中小熊一家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如在证明2/8+3/8是否等于5/8的环节里,我让学生在纸卡片上“摆一摆”“想一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被减数是1的减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把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我在课堂开始就创设小熊、大熊吃西瓜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从课堂效果上来看,还是不错的。

  然而在本节课中我错失了一次可以精彩的机会。在课堂证明2/8+3/8=5/8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小组内完成了证明过程,但在集中讲解时我没有交给学生来完成,我只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而没有让学生到前面来一边动手摆一边讲解她证明过程。在这个环节没有完全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放手。课后,我想了想,发现这个处理不够妥当。自主高效的课堂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把这个提高他们表述能力的机会浪费掉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渐的去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锻炼。

  课堂就是个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发挥高效课堂的最大潜能。

  北师大版数学 吃西瓜 教学反思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2.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小旗图。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儿共有多少面小旗?

  生:7面。

  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上边有3面小旗,中间有1面小旗,下边有3面小旗,合起来一共是7面小旗。

  (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学习连加

  师:小朋友,放了秋假,你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

  师:明明也很爱劳动,在家经常帮妈妈喂小鸡。

  出示课件1:动画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2只。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明明在家里喂鸡,开始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2只。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问问小朋友现在有几只小鸡?

  师:怎样列式?

  生:(口头)5+2。 演示又跑来1只小鸡。

  师: 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生:(板书)5+2+1=8。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先用原来的5只小鸡,加上第一次来的2只小鸡,共有 7只小鸡。再用7只小鸡加上第二次又来的1只小鸡,总共8只小鸡。

  师:谁会读这道算式?

  生:(齐读)5加2再加1等于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板书:连加)。

  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最后算出结果。

  2.学习连减

  师: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些小鸡吃饱了没有?

  出示课件2:动画演示8只小鸡在吃米,先走了2只小鸡,又走了2只小鸡。

  生:原来有8只小鸡在吃米。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

  生:还剩下了4只小鸡。

  师:谁能把算式列出来?

  生:8-2-2=4(教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明明一共喂了8只小鸡,有2只小鸡吃饱了先走了,还剩6只小鸡;又有2只小鸡吃饱了又走了,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师:你们会读吗?

  生:(齐读)8减去2再减去2等于4。

  师:该怎样算?

  生:先用明明一共喂的8只小鸡,减去第一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6只小鸡;再用剩下的6只小鸡减去第二次走的2只小鸡,还剩下4只小鸡。

  对比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板书:连减)

  计算时,同连加一样先计算前两个数,得数记在心里;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最后算出结果。

  3.练习

  (1)“做一做“右边的题。(强调虚线框和斜线表示的含义)

  (2)练习十一第5题。

  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出示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画,引导看图。

  小组讨论,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三)巩固发展,深化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3、6题。

  选两道典型算式,指名说出其运算步骤。

  (四)归纳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本领?

  (五)应用拓展,课外延伸:(略)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10以内数加减法的教学重点,特别是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是这节课的重点。我根据这一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学得形象,活泼,从中自主感悟出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好的方面:

  1、充分利用直观图,发挥主题图的作用。运用主题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逐一出示小鸡寻觅食物的生动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画面的过程,并结合画面内容互相说一说,交流一下: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看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通过直观图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连加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2、注重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本节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活动过程。如在巩固作用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一步加深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由于个别学生平时对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训练的少,所以对动态课件喂小鸡的过程及摆小棒的过程不会用语言表述,不会提出数学问题。以后课堂上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以上是由小编分享的北师大版数学 吃西瓜 教学反思全部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3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