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数学学习方法 >

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如何问问题

时间: 嘉欣2 数学学习方法

  高中学生目前的现状

  2.不知怎样问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3.不敢问

  有些学生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4.没机会问

  课堂上大多数的教与学行为均由教师或好的学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

  问问题的策略

1.什么时间问?

  (1)课间提问法——经过预习会遇到问题,在经过听课后仍未能搞懂,就可举手提问。

  (2)课后提问法——上课时间紧,有时没有机会提问,那么就得在课后抓机会提问。 (3)计划提问法——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把不懂的地方集中起来,有计划地去问。

  2.如何问?
1、问解题思路

  一切解题的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变换”,即把面临的问题转化为一道或几道易于解答的新题,以通过对新题的考察,发现原题的解题思路,最终达到解决原题的目的。其实数学题,特别是难题都是由一个个小题组合而成的,要多转几个弯才能解出。上课听讲不是说听老师是怎么解出的,而是要听老师是怎么分析的,为什么要想到这样的思路,有别的想法吗?这个题的题眼是什么,解题关键是什么?如果你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听课,再做到举一反三,很快你就会发现解决数学难题也不麻烦,而且很有趣。当然,一开始最好和老师多沟通,请老师给你指出努力的方向可能会更好。

  2、问解题方法

  (1)上课认真,笔记是关键 (2)作业认真,一道题多想几种方法,对于题隔几天再做[这是最快的途径} (3)复习认真,重基础。 (4)不懂就要问,不要怕,没有人学习没有不懂的,问老师最好,同学只是半成品。 (5)做事专注是最好的习惯。 (6)坚定信心,数学非难事。 (7)若被难题难住,应先易后难,难的一心攻克,永不停歇,没有一股狂劲怎么行?

  3、问解题体会

  可以用下列八个字加以概括:理解、转换、实施、反思。

  第一阶段: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

  第二阶段:转换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探索解题方向和途径的积极的尝试发现过程,是思维策略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第三阶段:计划实施是解决问题过程的实现,它包含着一系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思维过程的具体表达,是解题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阶段: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的结束包含另一个新的思维活动过程的开始。

  4、问突破口

  (1)多看教材,多看错题

  教材是所有知识点的载体,要熟读教材,把所有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做到心中有数,随用随取。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多看错题就是要把以往做错的题目整理归纳到一起,也即是专门整理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

  (2)重视教材及教辅中的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识记典型题目也就是识记一类题目的模板,熟练之后即可举一反三。

  (3)平时注意培养审题习惯

  数学讲究认真严谨,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吃透题目百年可降低解题的难度系数。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反思即是回顾解题的全过程,针对热点难点弱点,要及时掌握并作专项练习。

  (5)答题要规范准确

  做题过程中,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都必须做到非常规范,做题时要有理有据,切不可凭空想象。

  (6)结合书本,练习掌握开放性题目

  开放性题目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锻炼思维的一类重要且有效的题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7)解题要有方法

  题目的解决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

  ①、正推:即从条件一路追寻,直至找到所求答案

  ②、倒推:从所要求的问题反向思考,解题过程中仔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得出答案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层层分析,然后把所需要的条件和已知的条件作对比,思考并寻找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只要架好桥梁,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5、问概念、定理如何理解

  1)抓住关键字词,全面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历经前人不断地总结、概括和完善,表达已十分精炼。因此,在讲解概念时,要字斟句酌,特别是对其中的关键词语,要仔细推敲,深刻领会其中的深意,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概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例如异面直线的定义是这样的: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这里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表达的意义;再如函数的概念中: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这里要重点讲清楚“任意”与“唯一”包含的意义。

  2)利用对比和反例,有效理解概念

  数学中许多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相似性,使得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容易产生混淆。例如频率与概率、映射与函数、对数与指数、子集与真子集、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辨析这些概念的异同,推敲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另一方面,许多概念学生从正面理解比较困难,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而反例是推翻错误认识的有效手段,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异面直线”的概念,学生往往理解为“在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这时可用书本作为反例:翻开的书本,书脊两侧页面的底边,可以近似地看做分别位于两个页面上的线段,符合“在不同平面内”,但它们所在直线却是相交于一点的,显然不是异面直线。

看了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如何问问题还看:

1.高中生应该怎么学习数学

2.高二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高中生如何有效学习数学

5.如何引导高中生学好数学

6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