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习励志 > 学习的其它 >

学习精神的心得

时间: 如英2 学习的其它

  报告高屋建瓴,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指导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习精神的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精神的心得一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全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纷纷表示,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一、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5000多字的全会公报中,‘依法治国’出现了20多次,‘法治’出现50余次……这给基层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将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种行为准则。”24日上午记者见到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党工委书记俞旭东时,他正在办公室聚精会神地阅读报上刊登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他表示,全会为基层“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了精神指引和恪守准则。当前南京市号召“再干两百天”,街道将在各项工作中主动贯穿依法行政理念,真正维护好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努力打造“五个文明”甜美横溪。

  润州区宝塔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赵春雷认为,全会公报明确提出“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这给基层法治建设指明了一条“易懂好学”的路径。下一步,街道将指导各个社区深化和完善社区事务会商机制,引导辖区单位健全完善市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为依法治国站好基层“第一岗”。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对我们农村来说非常有必要。农村法治建设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才能保障在具体工作推进中不走偏,不变形。”淮阴区棉花庄镇大福村党总支书记李松说。

  在泗洪县青阳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师钟辉看来,四中全会精神对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身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难免遇到医患矛盾,但很多人遇到事情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通过找关系等方式解决,不少领域存在人情重于法的现象。四中全会强调建设法治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去解决。

  扬州九龙花园社区居民周远在收听收看四中全会公报后兴奋地说:“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法治中国的新起点,我们老百姓看到了党的前进方向和依法治国的决心。相信国家会加大依法治国的力度和广度,让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享受到平等法治。”

  二、提升法治观念 强化法治保障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到国家治理主要形式的高度,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必将进一步提高,法律和法院的权威也将进一步提升。阅读全会公报,司法行政相关职能首次出现在中央全会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并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一名从业34年的政法工作者,深受鼓舞的同时更感到重任在肩。”南通市司法局局长张武林说。

  申冬亮是昆山市人民法院的一名年轻法官助理,昨天一早,他就仔细阅读了四中全会公报。他说,全会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报还要求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这要求每一个法官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所办的每个案件都必须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公报提出的一些新思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会公报一公布,泰州奕俊律师事务所就组织全所律师集中学习。负责人孙裴说,公报里提出审判权和执行权分离,是从法院分离出去,还是在法院内部跟审判权分离?分离的同时如何解决执行难?他建议设立专门的执行署或执行局,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直接划归司法部管理,使之相对独立。

  沛县政法委书记张兴涛认为,四中全会是对一些“信访不信法”错误观念的最好遏制, 保障司法人员在法律的框架下放开手脚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办案,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形成人们心里的底线,让社会走上法治的良性轨道,这对地方的风气和社会治安状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要用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司法公开是司法公信力的保障。”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顾铮铮表示,去年以来,无锡法院系统开展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坚持裁判文书“上网是原则,不上网须审批”,在执行信息公开方面实施“看得见的正义”工程,维护了法律尊严和权威,增强了司法的公信力,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三、培育法治思维 群众得益受惠

  “我们要把科学发展、依法行政作为‘行动标尺’,以更好的公共资源服务于全社会。”灌南书记阮冰说,前阶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县一个突出的自选动作就是“五水同治”。结合四中全会精神,今后在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过程中,要把法治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广大党员干部在作风转变上要更进一步,时刻严格按照依法行政的理念,审视自己的责任使命。

  “郡县治,天下安。依法治国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老百姓受益、群众得实惠上。”淮阴区委、政法委书记张爱民说,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依法决策程序,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让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过程成为地方科学发展、群众普遍受益的过程。

  “全会公报被誉为‘依法治国升级版’,学习全会精神,党员干部要带头,制度建设要跟上。”常州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戴源谈及学习体会时说,近年来,常州致力于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健全完善了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述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等一系列好制度。下一步将大力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让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学习精神的心得二:

  秋叶正红之际,力度空前的中国新一轮改革洪波涌起。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总体部署,这一恢弘重大的历史性主题令全社会倍感振奋与期待。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中国改革再次出发远行,心有梦想的改革者将与之同行。正如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这,就是新一代改革者的光荣使命。

  改革的实践在基层,基层改革者任重道远。人们不会忘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之初,是安徽小岗村农民对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掀起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正是建立在这样许许多多基层改革者的探索之上。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仍然需要千千万万的基层改革者去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细化、完善、落实。能否让更多的基层改革者站出来,点燃他们心中投身改革的激情,从而凝聚起一切推动改革全面深化的力量,将成为本轮改革迈向成功的关键。

  要让一切心有梦想的基层改革者脱颖而出。中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盘 根错节。今天的改革者往往也是被改革者,需要面对在各种利益表达中调整利益格局、取舍利益分配的巨大压力。

  人们有理由期待,顶层设计能够为基层改革者创造相对宽容、宽松的体制机制,允许犯错,允许摸着石头过河,让更多的改革者打消顾虑、轻装上阵,为全面深化改革汇聚一切正面力量。

  要让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充分迸发涌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基层干部群众对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已经有了充分认识,对于改革的诉求也都有各自利益立场上的深度表达,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是改革者”,改革的内在驱动力并不缺乏。但是,面对相对固化的利益格局和不断增强的改革阻力,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不足,因而缺乏参与改革探索的主动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充分激发基层改革探索的活力创造一个人人参与改革、个个奉献智慧的改革新格局,这就需要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改革提供充分的空间,打造广阔的平台,畅通无限的渠道,全面激活基层改革探索的热情,让一切有利于改革探索的创新能量迸发涌流。

  我们相信,基层改革者的队伍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改革也将在全面深化中展现奋发有为的崭新风貌。

2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