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习励志 > 学习的其它 >

清华大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时间: 如英2 学习的其它

  清华大学是国内以工科为主的科研性高等院校的代表, 以任务带学科 是学校科研提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由小编带你去了解清华大学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清华大学学习心得体会一:

  清华20天,每位学员都有自己的感受体会。我的感受比较零散,但自认为很真切,下面就以几个片段的简单描述充当本次学习培训的作业吧。

  (一)对住宿的感受:

  满窗风景关不住

  我住的房间东北朝向,单人间,客厅与隔壁共用。拉开窗帘,正面铁轨。每隔几分钟,或一分钟,有时甚至是几秒钟,都可见轻轨列车驶过,或两列相对快速驶过。和谐号通体白色,除俩火车头外,或七节,或五节车厢,连成一条纯白的灵巧长蛇,蜿蜒逶迤,游弋而去。其余的大多为橘红色与铁灰色相间的地铁,一般以四节车厢的短列车为主,轰隆轰隆地穿梭。声音不如原汽笛声来得响亮、威武,比较平和、稳当,但感觉塌实。每当声音响起,我必定会奔赴窗前,拉开窗帘,踮起脚尖,看列车通过,直至望不见为止。那种欢欣与喜悦,宛若一个十岁孩童看到心目中的神奇之物,心向往之,留恋忘返,执著、虔诚地守望,且不时地期盼再一次的出现。很是奇怪,可能缘于儿子从小对火车的格外钟爱和青睐,才有这份特殊的感觉。仿佛儿子就在身边,一起在孜孜不倦地等待着与火车的约会。所以特别喜欢这间房间,即使在暖气尚未开启之时,也丝毫不觉得冷。来来往往的列车,成了窗外看不够的风景,带给了我一份意外的喜悦。

  (二)对气候的感受:

  满园秋色入心田

  (说明:此为刚到清华、冷空气来临前的感受,当时气温3-16度)

  中秋的北京,气候比较干燥,昼夜温差较大,但空气非常清爽,阳光灿烂,20天日日晴朗。早上六、七点钟光景,从窗口向外望,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的树林间笼罩着一层薄雾,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而慢慢地升腾,直至消失。有点象山里的雾岚,不同在于黛青色的山脉镶嵌上雾气,如一幅水墨画;而这里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树林,秋天里,树叶各种颜色纷呈,青的,黄的,红的,茂盛的,稀落的,更象一幅精美的油画。清华园里最多的树,一是白杨,二是银杏。白杨挺直静穆,银杏绚烂艳丽。那满树黄叶的银杏,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是秋天清华园里最大的风景。那种黄,仿佛深秋凋零前的最后一搏,黄得那么彻底,那么纯粹,似乎在用颜色抗争和彰显着生命的灿烂。让我想起入秋后的鸣蝉,叫得特别的声嘶力竭,好象每一声都是最后的鸣叫了。让人惊叹,让人感动。在杨树的映衬下,一排排,一树树,一片片的金黄色,美得常常令我忘了时间,并慢慢地渗入我的心里,让我的心也随之如这黄叶般明媚。走在这样的校园里,看着身边如流的自行车队鱼贯前行,脚步一下变得很轻快,很矫健。人,可以这样诗意地活着。。。。。。

  (三)对老师的感受:

  满腹感慨胜言表

  20天的时间里,印象最深的、感慨最多的,当然是我们的授课老师。不论是讲授时事政治、经济形势、公共行政、危机管理、人文伦理,还是有关司法制度、刑法执行的,一个个都是思维敏捷、激情澎湃,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对国家、民族、民众的命运和利益高度关注,盼改革、盼发展、盼和谐,但又理性地看待当前形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既激进,又理智;理论上激进,方式上稳妥;既有前瞻性理念,又立足和正视现实,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深厚良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严谨扎实的治学风格,与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风一脉相承。对于这样的人格,我惟有景仰,惟有钦佩,拙笔无以表达,不如让他们的形象清晰地铭记在我的心里,让他们的真知灼见不断鼓舞和鞭策我的言行,使我受益终生。

  感谢大师、专家、教授们!还有为我们的学习培训精心做好组织安排和后勤保障的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真诚地感谢你们!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到清华学习。

  清华大学学习心得体会二:

  清华大学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学府之一,能在这所百年名校参加领导干部培训班,我倍感荣幸,倍加珍惜。行前,我曾跟领导说:“出门旅游我可以放弃,但到清华学习我不愿放弃,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一生中接触最高学府的唯一机会”。更令人难忘的是,在清华学习期间,我接到通知,经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我将调到办公厅工作,由此我对清华的感情自然又深了一层。清华大学的短暂学习,受益非浅、体会颇多,是我一生中难得的财富,也对我在新单位新岗位、开展新工作注入新能量。

  清华大学果然与众不同,名不虚传。在这里,没有枯燥、呆板的教学,更多地感受到清华的人文氛围、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特别是崔国文教授激情澎湃的开学典礼讲话,使我深入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做人与做官、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专家学者的上课,或谆谆教导,或启发引导,都使我强烈地感受到时代的脚步、知识的乐趣;古色古香的建筑、单纯的校园生活、学生们的笑声,又使我寻找到青春和活力。

  清华大学学习心得体会三:

  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013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我非常幸运地成为清华大学-司法系统领导干部管理创新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一员,心中感受无以言表。首先要感激领导的关爱,给我们机会参加培训,让实现自己上个世纪的夙愿和梦想——走进清华园踏在清华校园的路上,看到清华的草草木木,呼吸到清华空气,感受到清华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和自豪。我们怀着朝圣和虔诚之心,带着希望和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来到清华的时候,第一个印象是她的大,纵横交错的道路尽管很直接,可是照样让我感受到复杂以致迷失方向。但是,我并不急切地想从这迷失中走出,反倒是奢望可以沉醉在这迷失之中,那样我就可以随我的心性自由的在清华园中漫步。当二校门的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的时候,一种庄严而美丽的情调在我的心中浮现滋长。我想起了我的孩子,那些和她一起在日影和月光下做着关于理想的作业的可爱的孩子;想到了我的同事,那些为伟大的戒毒事业兢兢工作的同事;我想到了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想起了在风中飘着苍发的母亲......心中终究为自己能够来到这里“朝拜”一回感到庆幸。仿佛看到朱自清先生孤瘦的背影,还有闻一多那坚毅的目光;似乎感受到在清华的河流中流淌着一种曾经被大家忽视的血液,一种曾经被人们轻视的韵律。

  当我转过二校门,看见大礼堂和清华学堂的时候,心中有一股热流。这些就是清华最初的发源,是清华的原本所在。看到清华最初的建筑,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是建筑艺术,懂得了建筑可以这样表现美。融合了古罗马和古希腊风格的大礼堂,古朴而又不乏现代味道的清华学堂,在我心中,它们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承载历史,记录清华辉煌过去的“化石”。更有大草坪前面的日冕,“行胜于言”,四个最代表清华风格的苍劲有力的字,时刻提醒着清华人为人处事的原则。正是这句话,使我来到了清华,我也相信它还会影响我的一生。激励我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注重扎实的走好每一步。在清华学习的五天时间里,每天课程都安排得很满,白天全天的课,有时晚上也有课,虽然有点辛苦,但并不觉得学习疲劳,而感到是一种快乐和享受,每位教授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绝妙精彩的课程。这次培训班的课程,涉及领域宽广,有当前宏观经济、领导科学与执行力、公共管理、依法行政、国学智慧、心理调试。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为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特立独行,有的深刻丰富,他们渊博的知识,认真负责的态度,敏捷的思维,以及学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令我从中感悟颇多;他们博大精深的理念,高屋建瓴的评论,切中要害的分析,极富个性的教学,使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耳目为之一新。

  清华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她的建筑上,更体现在清华的精神上。清华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集中、简练的表述应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它借用古训以凝练的语言表述了清华人基本的宇宙观和人生哲学,是使清华人保持其凝聚力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缘起于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先生来清华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梁先生以《周易》乾、坤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无论求学治业,都要坚忍刚毅,不屈不挠,不能见利而进,见难而退。待人接物,要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这些内容在今天仍然是那么震撼人心。以王凎昌的“我愿以身许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为代表爱国主义精神;以“行胜于言”为重要内涵的严谨求实的学风;以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进步,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奋斗目标的追求卓越的世界眼光。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它开启了我们前所未有的视野,使我们浮躁心灵得到从未有洗涤和净化。短短五天培训,我们一步步地记住了“水木清华”这四个字,也慢慢地读懂了它,慢慢的品味其中的诗意。我明白清华人的诗不是风花雪月,荷塘依旧,可是它的意象已经不再是那亭亭如舞女的裙的荷叶和那淡淡的月色,它已经变得更加绚烂;清华的歌声也不再是曾经那些哑哑的木吉他声,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因为清华是扎实的,是理性的,它的箴言是“行胜于言”。清华的诗意在那些穿梭的人影中,在校园中那些被匆匆摇响的自行车铃声中,在那些深夜中不熄的灯光中。

  打开笔记,仿佛又听到了清华教授们紧扣心灵的讲解,再次和大师发生了心灵的碰撞。知识的力量是无尽的,我不虚此行......

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