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比赛心得体会
高中历史比赛心得体会篇一
但是,说实话,这次参加的笔试命题环节,我表现得有点差,未能充分发挥自我优势,是匆匆忙忙中完成,没有平时自己的推敲劲儿。可能是第一参加这类大型比赛,有点紧张,时间上没有安排好,但我想更多地是自7月份以来,我在这块儿的思考和实践少了,有点偷懒了。在此,需要警示自己,以此为教训。
二、再说二等奖
这两个二等奖,实际上是相连的,一为教学设计(理论上),一为课堂教学(实践上)。作为教学大赛,顾名思义,是比实践上的教学,所以后者才是真正有分量、有价值的。因此,如果要说这次教学大赛的整体或者说是最终结果看得就应该是课堂教学。“二等奖”看着、听着都还不错,但是看看奖项的设置和自己的具体名次,就感觉高兴不起来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那堂课上完之后,我个人的感觉还行,看着学生的反应,也还行,再看看听课的外校老师反应,也还行。但是从结果来看,真的不太行。至少我的课没有令评委的满意,还是有很多瑕疵的。只可惜在海口历史教研博客上只能看到比赛结果,而看不到评课的标准,也看不到评委的简单评语。这样,自己完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或者是学生的世界里,而不能跳出来以旁观者地角色去评价自己的课,更不能转换为评委老师的角色去看待自己的课。
当然,还年轻,还有机会,只要有梦想还有努力的空间,这不也挺好的吗?哈哈,当做宽慰自己的话,希望自己不断进步!
三、最后说说整体感觉
由于周四课多,所以未能将所有高中组老师的课听一遍,周五又参加运动会,也很遗憾没有听过初中的课。但是从林老师博客里展现的各位老师的课件可以看出,每个参赛老师都花了自己的心思,都有自己的匠心独运的地方。
个人感觉,初中的课整体上要比高中活泼生动,无论是教学构思、教学方法还是课堂教学形式也要更符合新课程理念都略胜高中。可能这与林老师对初中关注较多密不可分,也可能这与初高中历史教学任务有关。但是我想,高中组真的需要向初中组学习,我们不一定非要故作高深来讲历史嘛。新课程不也在提倡删繁就简,避免太多成人化、专业化的语言嘛!学生喜欢历史,更应该喜欢历史科和历史老师,这应该是我们历史教师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
高中历史比赛心得体会篇二
全市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比赛于20XX年12月16日至18日在赣州七中举行,全市共有41位选手参赛,本次比赛采取 “按高考要求原创命题、学生测试、批改分析、撰写教案、制作课件、试卷讲评”六个环节模式进行,历经两天半的激烈角逐,本人有幸荣获市一等奖的好成绩,通过比赛,体会颇深,具体如下: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整个比赛设计的环节多,要求高,为此,赛前做了精心准备,各个环节进行反复的打磨,力争做到最好最优,这是取胜的前提。
2、要有取胜的坚定信心。面临全市比赛,这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全体四中,加上学校对比赛目标反复强调,这既是压力,也动力,但我坚信自己的实力,具备获胜素质和潜能,相信有志者必事竟成,这是成功的动力。
3、要加强基本功的学习,夯实扎实的功底。本次比赛是综合能力的竞争,不仅比历史基本技能、比教学经验,更比各项综合素质,因此,平时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多积累,多借鉴,勤思考,多锻炼,这是成功的关键。
4、要发挥团队互助精神。此次比赛,得到历史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帮助,特别是申昌荣老师、陈远东老师,有各位老师提建议、找对策,集思广益,团队的智慧,是取胜重要条件。
5、要敢于创新,打破常规。试卷讲评课竞赛是全市比赛的首次,对任何老师是新课题,其比赛不仅比能力,更比特色、比创新,比赛需打破一般讲评常规,别出心裁。
通过比赛,不仅加强了学习、交流,还提高了业务水平,但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此为契机,自己需多总结、多反思,扬长避短,为爬坡过坎的四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中历史比赛心得体会篇三
20XX年8月至9月,是我的教学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我先后参加了20XX年宿松县、安庆市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竞赛,并都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即将代表安庆市参加安徽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一路走来,感触颇多,在坚定信心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缺点。
首先,成绩的取得让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时常怀疑自己:作为一位只有10年教龄的“新手”,你凭什么跟那些教龄比你长、经验比你丰富的人去竞争?靠激情?靠亲和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自信应该摆在首位。青年教师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相比,在教材的挖掘上、在课堂的驾驭上、在课堂的生成上等方面都有其不足,然而我坚信只要有自信,一切都是可能。因为自信,让你不会退缩;因为自信,让你不会慌张;因为自信,你变得勇敢;因为自信,你变得镇定。
再者,个人的能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威力是巨大的。在参加全市优质课比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教研室石善全主任、安庆市名师工作室孙伟萍老师、九姑中学石雅游老师、及我校历史学科老教师曹向荣、方巨乐老师鼎力支持。例如,方巨乐老师陪我做课件到凌晨3点半;曹向荣老师谢绝了十几年没见的同学聚会邀请,毅然指导我的教学设计到凌晨一点多;石雅游老师则做了大量的后勤工作并坚定了我的信心。在此,我想真诚的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诚然,青年教师要上一节较高质量的课,是需要下大功夫的,其中磨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今年孙伟萍老师牵头,组建了安庆市历史学科名师工作室,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有幸时常在一起磨课、布置论文、交流教学心得等,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由此可见,我们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应该积极参加团体教研活动,集众人智慧于一身,在团队的带动下实现快速成长。
最后,比赛在增长我的见识的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比赛结束后,孙伟萍老师单独对我上课情况进行了点拨,我也进行了深刻的课后反思。的确,经过这次比赛活动,我看到了别人的很多长处,同时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
第一、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我平时上课语言的随意性较大,虽然也能做到形散神不散,但是如果从高中学生的角度想想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呢?我想更多的还应是简约严谨型的而不是繁丰疏放型的。一来是因为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二来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锤炼,力求达到严谨、简约,降低学生听课的难度。
第二、对课件的设计、制作上还很欠火候。记得在参加市赛的过程中,我有幸聆听到来自安庆市杨桥中学刘天鹏老师的一堂优质课,其结果让我非常震撼。优美的动感画面、倒叙的设计方法给我带来无尽的启发和思考!我想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像那些优秀教师们一样做到设计独到、制作精美。
第三、课堂过渡环节的处理有点生硬。平时上课不太注意这些,总是第一点讲完就讲第二点,之间缺乏过渡,整个课堂给人的感觉不是浑然一体的。这次参赛时,虽然事先已写好了过渡词,但由于平时的不好习惯,导致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还是感觉不自然。赛后我认识到,课堂过渡真的很重要,它就像火车车厢的挂钩一样,能够将整列火车(整个课堂)串在一起。优美自然过渡语,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第四、自身的文化底蕴不够。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要想教育出有文化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原来总是这样想,我肯定比学生有文化底蕴,现在想来不一定,现在的信息技术这么发达,在有些知识上,教师还真不一定如学生。中国有句古话:书到用时方恨少。一点都不假!现在想想,我们青年教师如果不广泛涉猎,勤于反思的话,迟早会跟不上时代的。
造成以上这些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我想最为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好的教学习惯。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不敢说有了优秀的习惯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优秀教师一定有着优秀的习惯。从此以后,我要做一个有好习惯的老师!
看了“高中历史比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