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计划 >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2)

时间: 欣欣2 学习计划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词。

  教学要点:分析词。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大家闭上眼睛(课件《沁园春·长沙》音乐)

  现在每组同学先讨论昨天的思考题2分钟,然后推选一个同学上台说出你们公认的答案。

  (学生讨论、回答)

  (针对每个问题进行补充)

  1.“独立”,既是指一个人,也含有精神孤独的意味。孤独感往往蕴含着丰富和深刻,在历代文人的诗作中屡屡出现。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苦,李白“独坐敬亭山”的钟情,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孤傲,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杜甫“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悲凉都让读者想起。“寒秋”,点明时间,寒冷与江水、孤身一起构成了诗人抒怀的典型环境气氛,萧索而空寂,诗人压抑而孤独,几乎没有多少生机。

  2.① 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写出秋色之深浓。(王实甫《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②百舸争流:活现出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③ 鹰击长空: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排”也有这种作用)

  ④ 鱼翔浅底:“漫江碧透”一句突出了湘江水的清澈,“鱼翔浅底”之“浅”可理解为江水清澈见底,一望而可见之,故曰“浅”,全句可理解为:天空中的景象映射在清澈的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鱼儿游在水中,也仿佛游在空中,故一个“翔”字,便写活了这一景象,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想象空间,鱼儿既在水中游,又是在空中翔。3、在大的背景下(革命背景)(1) 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作为这些自然万物的主宰者人类,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自感交集而生“怅”。

  (2) 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然后类比联想,“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词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重要问题。

  (3) 书法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人由物及人,由大自然到国家、民族,由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绚丽多姿过渡到民族的命脉及国家的前途。色彩美和雄壮美决定了词作的昂扬基调,发出的问题深远重大,决定了词作的博大意境。

  好,现在同学们背诵一遍这首词。

  好,现在我们请同学向您的同桌讲讲昨天自学《采桑子 重阳》的情况。(学生讨论)现在请几位同学说说您的同桌自学的情况,并说说你对他的评价。

  (学生发言)

  好,同学们都学得不错,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听听这首词的音乐,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应该?(联想图画)(课件《采桑子重阳》音乐)。

  现在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气氛和境界?请同学们说说。

  (学生发言)

  好!我补充一下(根据创作背景、内容大意等补充)

  现在我们闭上眼睛,在一次的感悟一下我们学的两首词。(课件放音乐)。

  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的闭眼背诵一下《沁园春·长沙》,然后有感情的朗读一下《采桑字重阳》!

  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毛泽东诗词《七律 长征》、《浪淘沙北戴河》

  2.熟诵《沁园春·长沙》、《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