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气泡”的建筑》阅读答案
《充满“气泡”的建筑》
③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罗德·开尔文就提出了这个“气泡理论”。他用开尔文定律解释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十四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自然界中很多物质的排列结构,都是以这种气泡的结构方式组成的。这一理论最终帮助“水立方”形成了复杂的节点,成为其庞大钢结构体系的依托。
④“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使用的ETFE共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天面积达26万平方米,最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复杂、技术最全面的膜结构公共建筑。
⑤尽管“水立方”是一个全封闭的室场馆,但巧妙的设计让它能够自如地“呼吸”:在屋顶设置了自然排风机,8个自然通风口可实现馆内外空气流通,这样就能将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实现自然通风,保证17000人观赛时的透气问题。
⑥“水立方”的外膜ETFE是一种亲型的环保节能材料,它具有自洁功能,本身比较光滑,不易沾染灰尘。除了遇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情况下,自然降雨就足以使之清洁如新。
⑦ETFE膜材具有不浸水性,雨水滑过,不留水痕。与此同时,“水立方”专门设计的雨水回收系统,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为1万吨左右,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⑧在“水立方”的表面,散落着许多闪闪发光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可以控温的镀点。它们就像小小的遮阳伞,起到隔离、反射光线的作用,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阳光负荷很少的北面,镀点密度疏一些,而在西面和东面,由于入射阳光较强,镀点密度就相对高一些。要想让“水立方”保持凉爽的温度,这些小小遮阳伞的分布就必须十分精确。设计者以北京市近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进行精密计算,终于确定了每一张薄膜上所需镀点的面积。
《充满“气泡”的建筑》习题
13、文章围绕“水立方”的特点,主要抓住其视觉效果、设计原理、【 】、【 】、【 】、【 】、控温特性等方面来说明。(4分)
14、第①段中最后一句话,前文使用“一个个”来修饰水泡,后文为什么不用“一根根”,而是用“一根”来修饰钢梁?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15、第②段中“自然界中一个关于气泡的秘密”具体指什么?(2分)
16、第⑥段中“除了遇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情况下”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体味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句简析其作用。(3分)
⑴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为1万吨左右,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⑵它们就像小小的遮阳伞,起到隔离、反射光线的作用。
《充满“气泡”的建筑》答案
13、建筑规模、排风系统、自洁功能、雨水回收
14、一个个说明水泡多,一根说明多余钢梁少,突出设计结构巧妙。
15、由十四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
16、不能,这句说明并不排除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则变成所有情况,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7、(1)列数字、作比较
准确说明了回收雨水之多,回收系统功能之强。
(2)打比方
生动的写出了起到隔离、反射光线、控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