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

怎样认识和解除碳排放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子文2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怎样认识和解除碳排放》阅读材料

陆健健

①联合国下属的气候专家组织的不少专家认为,现在温室气体排放太多了,应该马上减少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现在不降下来的话,全球气温会形成指数型上升趋势,会很快导致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换句话说,地球毁灭的日子快要到了。实际情况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②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一种系统,属沉积型循环物质类型。据专家检测,整个地球碳的含量并不是太高。地球结构的0.027%是碳,而且大部分储存在石灰岩中。在岩石中,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态存在,在水体中主要以碳酸氢根的形态存在,在大气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态存在。碳及其化合物,在地球圈包括生物体内不断转变形态,形成不同类型的循环圈.如果含碳能源利用多了,二氧化碳排放就多,大气中的浓度就会上升,除了温室效应,还会引起酸雨现象。在很多工业发达地区,下的雨不少是酸雨,这也是造成有些绿化植物生长不好的重要原因。同时,二氧化碳也会溶入水中,如果水中碳多了就会出现水体酸化现象。由此可见,目前全球生态系统的几个重大生态问题中,不少都与碳循环相关.

③由于碳循环引发了不少生态问题,事关全球人类发展,大家很自然地认为,应该想办法控制碳排放。目前主要有三个观点:不排碳、少排碳、使用无碳能源.不排碳的地区就是不发展的地区,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地区,所以完全不排碳是不可能的。少排碳,就是现在普遍提倡的“低碳社会”,所谓“低碳社会”主要是通过四方面达成:一是节能减排,尽可能提高能量的使用效率,特别是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工业生产的能效;二是“低碳一建筑业,提倡热传导率低的建筑,冬天保暖,夏天通风散热;三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通过合理布局产业、居民区和交通来节约能量,这一块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在内;四是行为“低碳”。当前社会更感兴趣的,是寻找无“碳”能量。比如法国用得最成功的是核能,日本也用得很成功,但现在发现,核能的弊病越来越大,甚至比含碳能量造成的危害更多。不仅会有各种核泄漏事故,就是核电的废料处理也还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实际上,一个区域既要发展,又不改变碳能利用方式,是不可能达到“零碳”效果的。再节能减排,还是会释放二氧化碳.不管是传统工业,还是未来要发展的新工业,包括“迪士尼”那样的游乐业,都不可避免消耗能源。太阳能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太阳能光板的制作过程,一方面要消耗大量能源,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大量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还有储能问题,因为太阳不是每天准时出来,即使出来了亮度也不固定。光能多时要把能量储存起来,而高效率的储能电池就成为新的发展瓶颈。还有,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很大。尽管我国沙漠也很多,可没人去,如何输出电力也成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风能,风能发电厂全国都在造,特别是沿海地区.也有人提议做潮汐发电,但是潮汐发电需要建坝,而建坝对环境的破坏很大。总而言之,目前我们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做到“低碳”,但还不能做到“零碳”。

④我们可以用无碳能源局部替代含碳能源,但由于开发无碳能源的设施装备还摆脱不了含碳能源的消耗,因此不能被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那么,是否有真正能做到 “零碳”的设想呢?换句话说,我们在未来100至200年内还要使用含碳能源,我们如何来使得地球环境在这个阶段不受损害,确保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或者我们如何来创造人类社会继续发展的动力,实现真正的“零碳”?我的设想是:师法自然,在碳循环的碳汇库上做文章。在认识自然碳循环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态建设的措施,增强全球(或地球局部地区)的碳汇能力,特别是海洋及海洋生物的碳汇能力,从实现局部区域的“零碳”做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怎样认识和解除碳排放》阅读题题目

19.关于控制碳排放,作者认为“目前我们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做到“低碳”,但还不能做到“零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原因。(4分)

20.简要分析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层次。 (4分)

21.文章结尾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有何作用?(4分)

22.根据文章内容,你认为现阶段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看待和应对“碳排放”?(6分)

《怎样认识和解除碳排放》阅读题答案

19.“低碳”,可以通过四方面达成:一是节能减排,二是 “低碳”建筑业,三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四是行为“低碳”。(2分)

“零碳”有两种路径:“不排碳”和“寻找无“碳”能量”。但是,不排碳的地区就是不发展的地区,甚至是没有生命的地区,所以完全不排碳是不可能的;寻找无“碳”能量,但各类无碳能源有巨大的局限性。(2分)

20.用总分的方式。首先提出应该想办法控制碳排放的问题;然后列举当前控制碳排放的三个主要观点,并加以分析论述;最后得出“实际上,一个区域既要发展,又不改变碳能利用方式,是不可能达到 “零碳”效果的”这一结论,并加以举例论述。(4分)

21.观点:现在还做不到“零碳”,但可以有真正能做到“零碳”的设想。(2分)

作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完整,对论述“碳排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远景目标和追求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大胆的设想。(2分)

22.要点提示:现阶段我们还无法做到“零碳”,应该尽可能做到“少排碳”;(结合原文分析出现状3分)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随时关灯、关水龙头,要尽量选择骑自行车、步行的方式出行……,以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浪费。(结合现阶段生活提出具体措施3分)

看了“怎样认识和解除碳排放阅读练习及答案”

5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