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阅读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认知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足于“和而不同”基础上的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了。老子有云:“大邦者下流”,“大者宜为下”,王弼释云:“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其中所揭示的包容之核心价值观,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完全值得今人思考与借鉴。

  关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很赞同这个观点。但我们也要明白:“各美其美”与“美人之美”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缺一不可。如果只是“各美其美”而不能“美人之美”,甚至还竭力丑化他人,那这个世界是不可能“美美与共”的。我们更要警惕:不能在包容中迷失自我,“包容”不能成为迷失自我的迷魂汤,包容与坚守应该是一对孪生兄弟。

  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 选自《 人民日报 》2013年10月24日24 版,作者纪宝成)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阅读题目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精神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B.在治国上的包容,就是要海涵大量,虚怀若谷,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

  C.从世界历史的经验来看,各种矛盾争斗的产生,往往与拒绝包容不无关系。

  D. 一些拥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民族,总是喜欢占据道德与政治的制高点对其他民族指手画脚,总以为自己掌握着真理。

  E. “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良性互动、共谋发展的一项价值层面上的指导原则。

  13.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不懂得包容,会影响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会阻碍文化的繁荣。

  B.在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其他文化中的合理因素的同时,亦要坚持自己思想的主体性。

  C.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被证明是不合时宜的,已被东西方国家抛弃。

  D.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包容的核心价值观,也适用于当今世界。

  14. 为什么说“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1656年,俄国特使巴依科夫受沙皇委托准备向中国皇上提交国书,因拒绝行跪拜礼而始终未获准觐见皇帝。时值东正教斋期,作为虔诚信徒的巴依科夫严守教规拒绝饮朝廷赐给的奶茶,进一步激怒了朝廷。”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以失败告终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4分)

  《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阅读答案

  12.(5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B、C(A,原文是说“值得重视与倡导”;“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对话”也不能用“多元文化的共存世界”替换;D,用“一些拥有‘西方文明优越感’的民族”替换原文中的“一些人”不符合文意;E,原文是“衷心期待‘包容’能成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指导原则。”)

  13.(3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C.原文是说“可惜,直到今日,那种排他性的文化追求、同一性的文明取舍,依然还有市场。”

  14.(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B、C。

  答案:①包容能为思想的整合、文化的构建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保持更为积极的活力。②拒绝包容,拒绝交流,会导致正常的文化对话与交流变得困难。③有包容之心,才能以平等的态度尊重他人,才能去理解、认同、接受异质的文化并与之开展正常的对话。④懂得包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15.(4分)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全文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答案:原因是中俄双方缺乏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与包容(2分;说“中国皇帝对异国文化和宗教缺乏理解和包容”也可)。这一著名的外交事件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时中俄双方都没有跨文化交流经验,对对方文化缺乏理解与包容,双方都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对方的意愿,很难去理解并接受异质的文化,就必然会处在隔膜与误解之中,也就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去认同并开展正常的对话。(2分)(说明观点2分,分析2分。分析仅从中俄一方的角度谈“理解和尊重别国文化”也可得2分。)


  看了“包容是文化对话的前提阅读答案”

7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