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春夕旅怀》阅读答案

时间: 炎婷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春夕旅怀》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春夕旅怀》习题

  12.颔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分析其中两种。(5分)

  13.全诗除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6分)

  《春夕旅怀》答案

  12.①虚实结合:上句写梦见自己回到万里之外的家园,是虚写;下句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是实写。虚实相生,更加触动思乡之情。

  ②对比:梦中回乡的片刻欢娱与醒来子规啼唤的悲凉构成对比,一乐一悲,突出表现了诗人愁苦的思乡之情。

  ③用典:运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写出了由思乡入梦境,梦醒还思乡,子规啼唤更让人愁上加愁,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④烘托、映衬: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相互烘托、映衬,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以景传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

  (答对一点给3分,两点给5分)

  13. ⑴春逝之伤: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送春归,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表达作者的伤春情怀,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⑵迟暮之悲:三四联既有对范蠡功成身退的羡慕,又有对自己“华发”“满镜”而功业无成、心有不甘的慨叹。

  ⑶故园美好却欲归不得归的矛盾:尾联两句是倒装,从暗用范蠡典故来看有归隐之意,可诗人却“不归”,反映其处于彷徨矛盾之中:欲为不能,欲隐不甘。

  《春夕旅怀》赏析

  首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暮春的流水与落花暗示春光易逝,岁月催人,而自己却客居异乡为东风送别,令人伤感;

  颔联梦回故乡,万分惊喜,孰知却被枝上子规鸟深夜啼醒,一睡一醒,一虚一实,更营造出一片清冷、凄凉的气氛;

  颈联直诉思乡之苦:身在异乡,但家书却长年断绝,思家忧国,揽镜自照,顾影自怜,唯见白发如霜,此情此景,令人唏嘘!

  尾联暗用五湖典故,这里的“归”字便具有了双重含义,即含归隐田园之意。作者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从而生出了“自是不归归便得”的矛盾彷徨心理。也有暗自嘲讽自己为了五湖的风景而滞留他乡的可笑,表达了作者的诙谐和幽默感。

  《春夕旅怀》注释

  ①春夕:暮春。旅怀:旅途的思念。

  ②崔涂,字礼山,唐朝人。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僖宗光启四年进士。终生飘泊,曾长期羁旅,自称“孤烛异乡人”。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

  ③花谢:晚春时节花朵萎谢。

  ④楚城:泛指湖南、湖北一带的古代楚国地区。

  ⑤蝴蝶梦:《庄子.齐物论》记载,战国时的庄周曾梦见自己变为蝴蝶,后来便用蝴蝶梦泛指梦境。

  ⑥杜鹃:杜鹃鸟

  ⑦故园书:家信。动:动辄。经年:经过一年以上的时间。

  ⑧华发:白发。

  ⑨五湖:指苏州、无锡、吴兴一带的滆湖、洮湖、射湖、贵湖和太湖。春秋范蠡助越败吴后,与西施便泛舟于五湖。烟景:指湖光风景。

  看了“《春夕旅怀》阅读答案”的还看了:

1.春声和春深阅读题答案

2.感受春天阅读题答案

3.古诗中的春天阅读题答案

4.2016年阅读种春风阅读题答案

5.享受春雨阅读题答案

4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