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巢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时间: 子文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巢谷传》阅读材料

  巢谷传(节选)

  苏辙

  ①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农家也,少从士大夫读书,老为里校师。谷幼传父学,虽朴而博。举进士京师,见举武艺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弃其旧学,畜弓箭,习骑射。久之业成,而不中第。

  ②闻西边多骁勇,骑射击刺为四方冠,去游秦凤、泾原间,所至友其秀杰。有韩存宝者,尤与之善。谷教之兵书,二人相与为金石交。熙宁中,存宝为河州将,有 功,号熙河名将,朝廷稍奇之。会泸州蛮乞弟扰边,诸郡不能制,乃命存宝出兵讨之。存宝不习蛮事,邀谷至军中问焉。及存宝得罪,将就逮,自料必死,谓谷曰: “我泾原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橐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使遗之者。”谷许诺,即变姓名,怀银步行,往授其子,人无知者。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 会赦乃出。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

  ③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①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 者。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欲徒步访吾兄弟。闻者皆笑其狂。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遗予书曰:“我万里步行见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见,死无恨 矣。”予惊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既见,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厌。时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复昔日元修也。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 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然自此至儋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可,阅其橐中无数千钱,予方乏 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④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原军中,故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注释】①绍圣:宋哲宗赵煦的年号。

  《巢谷传》阅读题题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畜弓箭,习骑射 畜:积储,准备 B.所至友其秀杰友:与……交朋友

  C.存宝不习蛮事 习:学习 D.谷独慨然自眉山诵言 诵:公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见举武艺者,心好之 南冥者,天池也

  B. 存宝死,谷逃避江淮间,会赦乃出 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C.予悯其老且病 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D.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焉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B.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C.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D.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尝一见/绍圣初/予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

  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据首段交待,虽然巢谷出身寒微“农家”,但作者却为之作传,从而设下疑问,自然引出下文对“其贤”的介绍,并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B.在第②段,作者叙述巢谷与存宝的“金石之交”,并以“予以乡闾,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来证明其所叙的真实性,很好地表现了巢谷重义的品德。

  C.在第③段,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如对“予兄弟”,巢谷与其他人态度鲜明对比,表现了巢谷不趋炎附势、重义笃志的气节。

  D.作者通过选取“弃文学武”“金石之交”“万里步行”三则典型事例,抒发自己对巢谷崇敬之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弃文学武”“而不中第”的委婉批评。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幼而识之,知其志节,缓急可托者也。(3分)

  (2)船行至新会,有蛮隶窃其橐装以逃,获于新州。(4分)

  (3)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 (3分)

  《巢谷传》阅读题答案

  5.解析:C(习,熟悉,通晓。根据其宾语及下文的“问”可以推知。)

  6.解析:B(A前者:助词,接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的人”;后者,者……也,表判断的助词。B.都为“才”。C.前者连词,表并列关系,可译为 “又”;后者连词,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D.前者句末语气词,表陈述、感叹语气,可译为“了”,或者理解为兼词,相当于“于之”;后者句中语气 词,表停顿,可不译。)

  7.解析:A(可依据陈述对象和句式特点来判断。)

  8.解析:D(“也流露出对他‘弃文学武’‘而不中第’的委婉批评”错。)

  9.(1)所以在小时候就认识他,了解他的志向节气,是一个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托付的人。

  (2)船行到新会,有个南蛮奴仆偷了他的钱袋行装逃跑,在新州被抓获。

  (3)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加以传扬呢?


  看了“巢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5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