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

梁书胡僧祐传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梁书胡僧祐传》文言文阅读材料

  晚事世祖,为镇西录事参军。侯景乱,西沮蛮反,世祖令僧祐讨之,使尽诛其渠帅,僧祐谏。忤旨下狱。大宝二年,侯景寇荆陕,围王僧辩于巴陵,世祖乃引僧秸于狱,拜为假节、武猛,封新市县侯,令赴援。僧祐将发,谓其子曰:“汝可开两门,一门拟朱,一门拟白。吉则由朱门,凶则由白门,吾不捷不归也。”世祖闻而壮之。至杨浦,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塉,遥以待之。僧祐由别路西上,约谓畏己而退,急追之,及于南安芊口,呼僧祐曰:“吴儿,何为不早降?走何处去。”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至赤砂亭,会陆法和至,乃与并军击约,大破之,擒约送于江陵,侯景闻之遂遁。世祖以僧祐为侍中、领军,征还荆州。

  承圣二年,进为车骑、开府仪同三司,余悉如故。西魏寇至,以僧祜为都督城东诸军事。魏军四面起攻,百道齐举,僧祐亲当矢石,昼夜督战,奖励将士,明于赏罚,众皆感之,咸为致死,所向摧殄,贼莫敢前。俄而中流矢卒,时年六十三。世祖闻之,驰往临哭。于是内外惶骇,城遂陷。

  (节选自《梁书·胡僧祐传》)

  《梁书胡僧祐传》文言文阅读题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勇决 决:果断B.城陷,复没于魏 没:埋没

  C.必强赋诗 强:尽力D.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 引:率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擒约送于江陵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世祖闻而壮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世祖乃引僧祐于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侯景闻之遂遁 不知宽之至此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胡僧祐“有武干”的一项是( )

  ①频上封事,高祖器之②世祖令僧祐讨之,使尽诛其渠帅

  ③晚事世祖,为镇西录事参军④僧祐不与之言,潜引却

  ⑤僧祐由别路西上⑥奖励将士,明于赏罚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僧祐一开始在魏国做官,第二次回到梁时担任两个郡的太守,取得了好的政绩。他虽然喜欢读书,但写出的诗文鄙俗,常常被人调笑,但他仍以自己的诗文自夸。

  B.胡僧祐把西沮蛮的首领全部诛杀了,违背了世祖的旨意而被关入狱中,后又被起用救援王僧辩,临行时嘱咐儿子把两扇门准备成红白两色,感动了世祖。

  C.胡僧祐率军来到杨浦后,任约早已布好兵马等候,他不硬拼,率兵悄悄退到赤砂亭,和陆法和的军队会合后一起攻击任约,活捉了任约,后又被世祖征召回荆州。

  D.西魏敌寇从四面发起进攻,许多股军队同时出击,胡僧祐冒着危险昼夜督战指挥,尽职守城不久被乱箭射中而死,朝廷内外都惶恐惊骇,城最终被攻下。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僧祐怡然自若,谓己实工,矜伐愈甚。(3分)

  (2)会陆法和至,乃与并军击约,大破之(3分)

  (3)众皆感之,咸为致死,所向摧殄,贼莫敢前。(4分)

  《梁书胡僧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9、B(没:陷身于……之中。)

  10、B(两个“而”均为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A项,前一个“于”是介词,可译为“到”:后一个“于”是介词,可译为“时,对于”。C项,前一个“乃”是连词,表顺接,可译为“就、使、于是”:后一个“乃”是副词,可译为“却、竟然”。D项,前一个“之”是指示代词,代“这件事”;后一个“之”是人称代词,代“我”。)

  11、C(①表明胡僧佑有治国兴邦之才:②是世祖想让他诛杀西沮蛮的首领;③是晚年侍奉世祖的情况。)

  12、B(胡僧祜未诛杀西沮蛮的首领,原文是“世祖……使尽诛……”)

  13、(1)胡僧欣然自若,认为自己的诗确实精巧,夸耀得更加厉害。(3分。“工”“矜伐”各l分,大意1分)

  (2)恰逢陆法和率军来到,于是和陆法和合军一处攻击任约,大败任约的军队(3分。“会”1分,“并军”1分,大意1分)

  (3)士卒都被他感动,都愿意替他拼死(杀敌).(胡僧佑)所到之处(敌寇)被摧毁消灭,敌寇没有敢向前进攻的。(4分。“为”“摧殄”各1分,被动句式1分.大意1分)


  看了“梁书胡僧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6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