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答案大全 > 阅读题及答案 >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诺贝尔文学情结阅读答案

时间: 子文2 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诺贝尔文学情结》阅读材料

  ④1968年,老舍先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并且人围到最后的投票,在五名候选人中排名第—,成为有史以来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老舍先生已经不在人世,瑞典文学院只好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另外—名东方人:日本的川端康成。老舍先生的逝世使中国又一次错过了诺贝尔的青睐,据说沈从文、巴金继老舍之后也曾被提名,但都没有下文。

  ⑤2000年2月份,国内媒体大炒台湾文学狂人李敖向诺贝尔奖冲击一事,称其小说们《北京法源寺》被提名,着实给垂头丧气的中国人注入了—些活力,但马上就有人撰文质疑这—消息的可信性。不论消息可靠与否,反正最终李敖榜上无名,2000年高行健(法籍华人)获奖不仅为诺贝尔奖划上了世纪句号,也使中国作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希望成为泡影。

  ⑥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能获奖?为什么瑞典偏偏不发奖给中国人?尤其是高行健2000年跨世纪获奖,简直玄妙到近乎调戏了。高的作品在中国还远远算不上—流。他的获奖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在描写的混乱、水准的低下上有目共睹。有人为此揭高行健的老底,说无非是得力于评奖委员会的马悦然和台湾的马森的提携,二马并驾把高行健送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神坛。话到此处,总会激起—股强烈的民族情绪,但诺贝尔文学奖的欧洲中心主义是不可否认的。

  ⑦有许多专家分析认为,语言障碍是中国作家获奖的另一大障碍。在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18位院士中,直至1993年方出现一位汉学家马悦然,他的妻子是四川人。在此之前的历代院士中,没有一个懂汉语。这就是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委员们只能读译本。且不说作品其他方面的艺术水准,单汉语语言本身的魅力就不知要打多少折扣。你可以设想,一个不懂中文更谈不上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怎么能够充分欣赏和体会莫言、贾平凹们的艺术魅力?所以,不少人开始埋怨翻译水平的低下,并寄希望于它的迅速提高。当然还有—些更冷静者,认为当下中国作家的轻飘浮躁和急功近利也是导致获奖失败的重要原因。

  ⑧尽管对诺贝尔的操作程序和公正性存在疑问,但它在世界文学中的霸主地位不容置疑。有人说,(获奖者未必伟大,未获奖者未必就不伟大,)但是,我们还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国作家能在未来获奖。

  《诺贝尔文学情结》阅读题目

  20、这篇文章谈论的话题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①段中画线句从结构和内容上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章第②段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23、除鲁迅的婉然拒绝外,第②段中的“种种原因”在下文还指哪些具体原因?(4分)

  24、揣摩文中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25、联系全文,分析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的“还是衷心希望真正的中国作家能在未来获奖”这句话的深刻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列举了不少的中国著名作家,相信你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请你举出他们的一部作品并向你的朋友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文中已涉及到的作品不能再举)(3分)

  《诺贝尔文学情结》阅读答案

  20、中国作家为什么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中国无人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21、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2分)从内容上看,引出全文要谈论的关于中国人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2分)

  22、一方面对中国无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惋惜)之情(2分);另一方面又流露出对此的不平之情(2分)。

  23、老舍逝世过早;评委的欧洲中心主义(政治偏见);语言的障碍;当时中国作家的轻飘浮躁和急功近利。(每点1分)

  24、不必太在意获奖与不获奖,或名和实有时未必相符,获奖的不一定就是好作品,不获奖的不一定不是好作品。

  25、①委婉的提出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操作程序和公正性上有待进一步完善。(1分)②希望我们的作家抛弃轻飘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文风,写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作品;(1分)③希望我们中国的当代文学能在世界文坛上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应有的地位。(1分)

  26、略,举出作品1分,介绍简要完整2分。


  看了“诺贝尔文学情结阅读答案”

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