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关于初中语文备课心得范文3篇

时间: 如英2 语文学习方法

  关于初中语文备课心得(一)

  名师们的课堂各具特色,于漪的深情、魏书生的民主、窦桂梅老师的激情等等。提及到名师的备课经验,我觉得他们身上最可贵的是他们的备课精神,他们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严谨精密的构思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每堂课都那么操纵自如,精彩纷呈,令人回味无穷,仔细读书我们不难体会到其中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基础。

  (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但教案一定要写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教案一定要写,只是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记,这相当于“作战计划”。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不管是什么形式,底线必须是有效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二)隐性备课最重要----备课与心于老师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而练好扎实的“内功”,就是做好隐性备课,那如何做好隐性备课呢?

  第一步:钻研教材,要在深入解读文本上下功夫。永正老师说过:“钻研教材是备课的最重要一环。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儿。”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语文备课的根本。一篇文章拿到手,我们先做什么?首先要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我们要把把备课过程作为自己学习的过程,自我提高的过程。备课如同打井,只有深钻,才能得水,也只有细细思考,才有可能构建有特色的课堂。

  第二步:朗读课文。通常教师备课大都是浏览、默读教材,很少开口诵读。于老师也指出:“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选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经典之作,内蕴较为丰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自然无法领略其丰美、深邃的情感意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师备课,首先要多读。教师备课时,于老师特别强调要“开口备课”——也就是大声地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力求把课文读“活”,因为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备课

  备课不仅是上课前的事情,在上课的同时,其实教师依然需要备课,只不过这时的备课变成了一种有机的调整,变成了灵动的生成而已。学生在生成,教师随着学生的生成也在生成,课堂中我们应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而学生们会在教师充满智慧的引领下,在学习研讨的气氛中,碰撞灵感,生成自己新的智慧。另外,要让备课本成为“教育日记”。于老师特别强调要写教后反思。他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老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长远的备课,就是这样,从这次教学中总结经验,为下次再上课做好准备。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历史老师讲课,很感动,问他是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老师回答说:“备了一辈子。”一个好的教师,随时随地都要为备课做准备。

  关于初中语文备课心得(二)

  备课,泛指为教学而做的一切准备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对知识的传输,因此传统的备课更侧重于对教学大纲的研读,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对教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检测等环节。新课程开阔了人们的教学视野。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往过程,教师更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唤醒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课堂教学是一系列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事件,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编制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因此,新课程的备课在传统的“为学生”备课的基础上,强调了“让学生”的备课,即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谋划。

  1.有效备课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正在悄然地改变着,在工业化社会,学习就是“学会知识”,因为那时社会知识总量不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快,人们利用学校教育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可以支持一生的发展。而今,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加重要,因为人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已经对“爆炸式”增加的知识无能力了,信息传输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使获取知识变得轻而易举,探究和创新是学习的主旋律。基于此,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

  2.备课技能

  2.1备课依据:备课依据有现实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课程标准提出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备课的理论依据,它为上好课奠定了基础;“现实依据”就是指“备好学生”,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即“症结”,做好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有效备课”。

  2.2备课程序

  教师备课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标准解读本,并且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制定全册教学目标,进行单元设计,书写课时教案,提出每一个单元、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3备课重点

  有效备课的重点在于精通教材、备好教材的基础上,考虑运用恰当手段突出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精通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让“教材走进心中,达到“人本合一”,这样既能较好的预设课堂,又能较为从容地应对突发的、临时生成的问题,做到宏观运筹、微观调节、满怀信心地实现从预设走向生成互动的课堂。

  突出教学重点。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清楚这节课自己想要做什么,但很多时候自己心里明白方向,可是上完课别人不知道你这一堂课要干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老师备课时教学目标不明确、不集中,重点目标被次要目标所冲淡。要知识如果这一篇文章反复来肢解,面面俱到,全作重点,那么这节课也就没有重点了。重点是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容,不能混同于一般的知识点。课堂要有实效,就是必须突出重点,备课时就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想办法,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创设情境,如何启发引导,如何层层推进等等。一堂课,重点突出了,目标也就明确了,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解决教学难点。在备课时怎样才能设制好难点的解决呢?首先先明确难点,难点是由两方面决定的一是教材的难度大,教材本身从内容、形式到语言都有难易之分;二是由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难点,首先就要认真研究和分析难点,要弄清为什么学生会感到“难”,“难”在哪里?然后再根据难点所在,抓住教材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

  解决教学难点有两面个常用的方法。

  3.逐层质疑法

  就是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多发现问题,展开讨论,集人所长,开阔认识,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指导解答。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并可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难点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解决了。

  4.分层化简法

  把一个“难”的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简化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来讲,各个击破、分散难点,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其他如板书说明法、直观形象法、多媒体运用等方法可以灵活地、有针对性地交叉或综合使用,长此以往,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备课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手段。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两个方面。物质化的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中利用传统的和现化的教学媒体作为媒介教学,传统教学媒体包括粉笔、教科书、教具、学具等,现代教学媒体包括声、光、电、多媒体课件等,非物质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指教师自身的肢体语言、眼神的运用以及教师自身特有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总和。

  教学手段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重要的,要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让课堂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愉快中掌握知识,就离不开恰当的教学手段。

  教案的书写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的教案主要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年级、班级及授课日期;(2)章节课题名称;(3)教学目标;(4)课型;(5)教材分析(内容要点、内容特点、作用地位等);(6)学生分析(学生年龄特点、思想状况、接受能力等的分析);(7)教具准备;(8)教学重点、难点;(9)教学方法(表演展示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竞赛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10)教学过程(包括情境导入、初步体验——故事讨论,明白意义——辩论分析、加深认识——情境体验,深化理解——结合实际,指导行为——课外延伸、知行统一等);(11)板书设计;(12)课后反思(教学得与失的分析、体会及改进的措施等)。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只有进行有效的备课,我们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关于初中语文备课心得(三)

  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人备课中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们要把让它成为我们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能通过这种途径切实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从而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集体备课在我们教学当中如若落到了实处,收效将是非常大的,如何将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将是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觉得集体备课若要有实效,首先应该具备的一点应该是备课组老师彼此间的信任与坦诚。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私心,但假若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拿出来,那么,每位教师都会有巨大的收益,比较自己的个人想法和大家的集思广益,其实每位老师都从中受益了。若都能做到真诚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教训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每位老师的思想就由一种经验变成了几种经验。

  其次,每次集体备课都确定一个主题,在集体备课前将主题确定,告诉每位老师,提前将自己的发言材料准备好。在每次的集体备课中都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最后备课组长总结,主备人要对议课、说课活动作详细记录。其他的老师们也应该有书面的发言讲话材料。我总觉得,脑海中的思想就算自己觉得已经很成熟了,但要将它说出来,要说的有条理有重点还是需要一个整理的阶段,将它写成书面的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次,在每次集体备课时,我觉得还应该回馈一下前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反馈一下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样,及时研讨再及时回馈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

  以前我们都是“各备各课”,每个老师在平时都是专注于自己备课,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主要解决本组存在的普遍的问题,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心得体会通常是“私下交流”。自从我校开展校本教研,以初一年级组为单位,成立了“备课小组”以来,老师们的这种交流逐渐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由无组织变成有组织;由科组负责全盘工作变为科组统筹,备课组落实。老师们慢慢地品尝到集体备课的甜头:集体备课增加了老师学习的机会,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众所周知,同一年段的孩子其心理特征大致相同,老师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相近。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老师们可以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提出来与同级组的老师商量,而其他老师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中有一个“集体研讨”的机会,因为大家是同级组的同事,没有领导在场,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交流更充分。

  我从教学实践中认识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诚心诚意地合作,才能创造出优良的成绩。同时,工作环境也会因合作更加和谐,从而我们的心理会更健康。 “ 路漫漫其修远兮 ” ,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备课组成员将会继续努力,力争发扬长处,注意改正不适,在新的学期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校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看过“关于初中语文备课心得”

4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