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咏华山教学设计 咏华山说课稿

时间: 子文2 语文学习方法

  《咏华山》教学设计

  3、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理解“情不自禁”,把文和诗巧妙地连接起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小朋友们,平时看到你们能背诵那么多古诗,老师真是佩服极了。今天我也给大家背一首: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知道吗?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个七岁的孩子。这首诗是怎样写成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学习了课文之后就明白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咏华山。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华山图片。

  这就是华山。在我国陕西省境内,是五岳之一,也称西岳。

  看了图片之后,华山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生说说,师板书:

  高 美)

  过度:下面咱们就跟随这师徒俩到文中去领略华山的高,欣赏华山的美好吗?

  2、自由读读课文。看谁能把书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畅。

  3、检查:生字词是否读准音了?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学生读读,字音不准的多读几遍。

  4、一人一段读,正音。

  5、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过度:课文读得这么通顺,看来可以仔细阅读课文了。

  三、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小声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华山的高?边读边用笔划下这些句子,并读一读。

  2把你刚才划出的句子读给同位听听。

  3、把刚才的读书收获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生交流。然后师出示(多媒体)刚才学生说过的这些句子。

  咱们通过朗读表达出华山的高好吗?

  4、(多媒体)出示第一句(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指生读。评价。怎样才能读出华山的高?引导学生抓住“艰难”一词理解山的高。

  再读,读出山的高。男生读,女生读。并第一次出示句子:

  啊!华山真高哇!

  全班学生反复诵读。

  过度:老师听出来了,华山的确很高。到底怎么个高法呢?

  5、(多媒体)出示句子:(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指生读。从这句话中你是怎样读出华山高的?

  生说说,师评价:你真会读书。小小年纪就这么会读书,了不起。

  再读。抓住“远远近近”指导读。

  师:这么多山都在自己的脚下,看来华山真得好高哇!我们共同赞美一下吧!再次出示句子:

  啊!华山真高哇!

  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6、(多媒体)继续出示第句子:(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从这句话中你是怎样读出华山高的?同位两人互相交流。

  师:朵朵白云是一朵云吗?二朵?那么是多少?(许多,数不清)

  读出山高,云多。

  师:如果加上一个动作,让朵朵白云再飘起来,就更好了。

  生加上动作读,师生共同读。读出华山的高。

  第三次出示句子:

  啊!华山真高哇!

  全班反复诵读。

  7出示刚才四句话,连起来读。

  指生读。余生边听边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生说说。

  齐读。(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师:你们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到了雄伟壮丽的华山顶上。头上是蓝天、红日,脚下是白云、群山,就像仙境一般。我太激动了,恨不得跳起来大喊一声:“华山你好高呀!”如果你也来到了高耸入云的华山顶上,会说什么、做什么呢?(指生说说)

  师:刚才大家赞美华山时这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情不自禁。(板书)

  过度:文中的孩子来到山顶时的心情和我们一样激动,他也情不自禁地赞美起华山来。不过,他是用一首诗来表达的。

  8、出示文中的诗文。

  指生读。这首诗有几句话?(两句)

  ⑴ 出示第一句:这句什么意思?谁读懂了?指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师评价。文中有一句话的意思与这句诗的意思相同,读读第二段找出来。指生说说是哪句话。

  师:对吗?看看答案。(出示这句话)

  男生读诗句,女生读相应的意思。

  ⑵出示第二句诗。这一句怎样理解?像刚才这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给你周围的小伙伴听听。

  ⑶出示全诗。指读,指导读。

  现在老师说说在山上的感受,你们对诗句好吗?

  师:太奇妙了。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一句话来说,也可以用一句诗来表达。我们祖国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是丰富多彩。让我们再读一遍这首诗,共同感受一下汉语言的魅力。齐读古诗。

  过度:七岁的孩子能用这样的好师赞美华山,真了不起。难怪连他的师傅都赞不绝口呢!现在齐读3-4段,让我们和师傅一起夸夸这位小诗人。

  9、齐读课文3-4段

  学着师傅的样子,加上动作夸夸小诗人。“好诗,好诗”

  四、 朗读全文 感悟文章内涵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鬼斧神工般地创造了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华山,让我们一饱眼福。汉语言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让我们感受了语言的美丽。现在就让我们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充满感情地朗读一遍全文,再次赞美华山的高大、美丽吧!

  齐读全文。

  五、总结

  课文学习到这儿,你想对华山说什么?你想对小寇准说什么?

  我还想对师傅说:“你太幸福了!有这样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学生。”老师也很幸福,因为有你们这样一群聪明可爱的学生。说不定将来我们班会出很多这样的小诗人呢!

  《咏华山》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有才华。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中插图形象鲜艳。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学会“间、岁”两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对课文第二自然段诗文的体会领悟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

  1、情境教学法。用画面呈现华山的景色,用语言描绘登山的真情实感,用音乐渲染寇准“咏华山”的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从而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另一方面,《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此,在教学中创设了让学生动脑找一找“华山的景色”,动手贴一贴“华山的景色”,动口读一读“华山的诗”等学生乐于接受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2、朗读感悟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媒体创设,表演等多种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读书、发现。并注重朗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如比赛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课一开始,我先跟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接着我说“华山可是一座很有名的山呀!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顿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上的气氛也轻松愉快。

  二、品读感悟,入情入境

  (一)第二自然段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本段,既要让学生领悟本段的文,又要让学生把诗和文联系起来,借文悟诗。我做了如下的安排:

  这一段中的文,无论是写爬山,还是写山顶景观,都紧扣一句话“啊!华山真高啊!”。那该如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华山的“高”,读出华山的“高”呢?

  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描写山顶景观的句子突破这一难点。以问题“站在华山上,小寇准和先生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动脑找一找描写“华山景色”的句子,其间还让学生动手贴一贴“华山的景色”,比如“远远近近的山、太阳、白云”等,在不断的互动下,使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感情的熏陶。因此,我还让学生在以上基础上充分地读,通过抓住关键词语“除了、都、远远近近、那么”等品读感悟。然后以问题“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跑到自己的脚下,白云也跑到山下面了,太阳公公离我们那么近?”自然而然的引出关键句“啊!华山真高啊!”,接着以个人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欣赏体味,入其境,悟其情,真切地体会到华山的“高”并读出华山的“高”。读完后,我让学生说说“爬这么高的山,容易吗?”从而引出句子“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体会登山的艰难。

  通过上一部分“文”的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华山的“高”。我抓住寇准的激动、惊讶的心情展开追问“小寇准看到这幅美景心情怎么样?”让学生想象寇准的心理。随后我说“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古诗《咏华山》。”通过借助学生的内心体验,自然的引出了古诗。《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着这条原则,我在教学古诗时安排了这样的流程:第一步:要求学生读得流利,读得有节奏。第二步:要求学生能读懂。让学生找一找第二自然段中哪两句话就是诗意。并稍加点拨“齐、举、回首”的意思。第三步:要求学生读得有韵味,有感情。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一个“读”字,瞄准一个“悟”字,让学生在一读、二读、三读中尽情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

  (二)第三、四自然段

  等学生读好古诗后,我也入情入境地学先生的样子“好诗!好诗!”,抓住关键词“好诗、连连点头、称赞”读好第三自然段,明白先生为什么要称赞寇准。接着,我问“这么好的诗,寇准几岁就写出来了?”让学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才华。

  三、总结深化,升华情感

  我回到课题指出:用诗来赞美华山就叫——《咏华山》。然后配乐让学生齐读全文。《新课标》提倡整块阅读。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联系性。在媒体播放的音乐声中,学生再次进入文本,把前面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自己的有声言语尽情地表达了出来。最后,我简介华山的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升华了情感。

  四、自主探究、重点指导

  在教学生字时,应培养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通过让学生“读生字,记字形和笔顺,学偏旁,看范写,动手写一写,评议你我他”这几个过程来教生字“间和岁”。凡是学生能说、能讲、能懂的,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板,是课文精华的体现。针对课文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我通过在黑板上描绘美丽的画面展现《咏华山》这首古诗的情境,旁边呈现重点句“啊!华山真高啊!”。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看了“咏华山教学设计”

6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