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政治学习方法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正确认识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明确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必然结果。通过本科学习,使学生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教学重点】经济效益的定义、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破产的必然性以及企业兼并、破产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启发法、讨论法、归纳法、图表法、分析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等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课后,我让同学们思考完成下图,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思考成果和大家分享?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而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换言之,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都在于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讲授新课:

  教师设问:假如你是某企业的厂长或经理,你最希望看到下列哪种经营状况?

  某企业经营状况统计表

  年份 投入 利润(万元) 效益

  第一种情形 2004 100

  2005 120

  第二种情形 2004 800 120 1.15

  2005 1200 180 1.15

  第三种情形 2004 800 120 1.15

  2005 1600 200 1.13

  第四种情形 2004 800 120 1.15

  2005 1600 260 1.16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希望是第4种情形。理由:第1种不知道投入多少,无法衡量其效益高低;第2种投入和产出比相等,经济效益不高;第3种,投入产出比下降表明经济效益下降;只有第4种,投入产出比上升,表明经济效益提高了。

  教师设问:为什么?即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1、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说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或者是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的关系。用公式表示:

  劳动消耗,即生产中的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用价值表示,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劳动成果,即产出,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实用价值的总量,用价值表示,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

  分析经济效益的含义,我们能够得出: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来,经济效益就高;反之,经济效益就低。总之,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以最小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最多的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满足社会的需要。

  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 第二种情形 第三种情形 第四种情形 第五种情形

  生产总值 不变 提高 增速快 降速慢 提高

  生产成本 降低 不变 增速慢 降速快 降低

  衡量经济效益高低,不能单纯看利润率的变化,还要看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即“产出”与“投入”比,因此,不能认为只要利润增加了,经济效益就提高了,利润越多,经济效益越好。

  教师点拨、归纳:

  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之间可能出现的10种情况

  企业利润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增加 不变 提高

  增加 降低 提高

  增加幅度 大于 增加幅度 提高

  保持不变 降低 提高

  减少幅度 小于 减少幅度 提高

  增加幅度 小于 增加幅度 降低

  减少幅度 大于 减少幅度 降低

  增加幅度 等于 增加幅度 不变

  减少幅度 等于 减少幅度 不变

  为零 增加、减少、不变 均为零

  教师设问:作为企业的经理或厂长,你为什么特别关心企业经济效益好坏?

  学生七嘴八舌:

  经济效益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能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也为职工带来更高收入。经理或厂长本人也能多得奖金。

  教师分析归纳:没错,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利国利民。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1)对企业: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对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对公民: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教师设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呢?

  3、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出示:海尔公司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

  教师设问:

  你认为海尔的成功经验在企业怎样提高经济效益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技术创新、科学管理、集团经营、顾客至上。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概括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并深入展开:

  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的企业要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规模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进一步讲:

  (1)海尔经验之一:向科技要效益──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具备这一条件,企业才可能降低成本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只有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促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比较粗放型与集约型的不同。

  经济增长方式 具 体 内 容 结 果

  粗放型

  (外延型) 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增加人员与设备的方式,增加国民经济的总量 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集约型

  (内涵型) 在外部规模不扩大、人员设备不增加的前提下,主要依靠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进机器与设备及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方式,增加国民经济总量 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教师出示一组图表:

  图:2005年世界发明专利授权比例

  表: 我国关键设备进口和自产比例

  项目 数控机床 石油化工装备 航空设备、医疗设备、精密仪器 芯片制造装备 光纤制造装备

  进口 70% 76% 80% 80% 100%

  自产 30% 24% 20% 20%

  图: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教师设问:上述图、表、图分别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我国的发明专利较之发达国家少、自主创新能力弱;

  我国缺乏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依赖进口;

  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

  教师归纳总结:

  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的转变,必须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因此,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战略。

  学生阅读材料:自主创新磨砺竞争之刃 “吉利”勇闯世界汽车市场

  (2)海尔经验之二:向管理要效益──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海尔的巨大成就除了来自科技创新之外,还有它的管理制度,如明星奖励制度、斜坡球体定律、激活休克鱼等,正是海尔的管理创新促进了科技创新。

  我们现代的企业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这样一种谋略。现在流行的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其实研究的就是如何在管理上使企业保持活力和发展的一门学问。任何一个大企业里,都有自己专门的管理营销机构,管理过硬,管理上出鲜,使人财物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要求。

  学生阅读材料:《铱星陨落 教训深刻》

  教师设问:耗资57亿美元,66颗近地卫星覆盖全球,世界最先进的通信技术,并没有使企业获利,反而使企业破产,为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

  市场预测错误、市场定位错误 、运行成本太高

  “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市场,投入了错误的产品。”

  教师特别提示: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仅要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还要遵守市场规律,符合消费需求。即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科技、管理、员工素质、成本、质量、市场等──海尔经验之四:向市场要效益

  (3)海尔经验之三:向规模要效益──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教师设问:请同学回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总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在价值规律资格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企业必然会优胜劣汰,又是企业吞并劣势企业,这就是兼并,劣势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就是倒闭、破产。

  可见,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现在是社会化大生产,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大企业之间也需要合作,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一批企业向世界寻求合作伙伴,如海尔集团,合作伙伴很多,有摩托罗拉,有东芝,有IBM等。在合作中,它们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对于自身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

  教师设问:请同学列举企业合并、破产的案例,并概括企业兼并、破产的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划教材的相关内容。

  当今世界出现了合并浪潮,如波音和麦道合并,就出现了1+1﹥2的经济效益。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正式并购了IBM的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一举跻身全球PC领先企业的行列,实现了国际化梦想。企业合并之后,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的互补,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首先:企业破产强化了企业的风险意识,激发企业的活力;其次:可以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教师列举事例,引导学生分析企业兼并破产的其他后果:

  新中国首家破产企业──1986年8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

  新中国最大的企业破产案──期98年11月12日,黑龙江省阿城糖厂宣告破产。

  企业的兼并、破产还会产生一些其他后果,特别是企业破产,必然出现下岗工人增多,这一现象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妥善解决。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经济效益,为什么要提高经济效益,怎样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如何正确、全面地认识兼并和破产这两种经济现象,明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国家的现实意义,懂得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就有胜败,就有企业的兴衰生死,并牢固树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效率观念,勇于面对严峻挑战,为将来投身经济生活做准备。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科上册第三课第一节第四框的内容。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又是最主要的市场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入世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经济效益的含义和作用,掌握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内在结构

  本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教材围绕经济效益展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首先,明确经济效益的含义,通过计算,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经济效益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其次,明确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性,通过录像得出利企业、利人民、利国家;再次,明确如何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四大公司,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三个重要手段。

  (三)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及主要手段。它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节课重点。是因为从内容来看,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并不困难,而学会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是尤为重要的。

6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