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习励志 > 学习的重要性 >

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 燕妮2 学习的重要性

  摘要: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良好的生活习惯,能给孩子营造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感到舒适愉悦,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健康成长;反之,父母如果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孩子也将会是最终的受害者。

  一、生活习惯的概论及特点

  (一)习惯的定义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所以说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生活中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会使一个人受用一身。生活中往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二)生活习惯的特点

  我觉得生活习惯的养成受一定因素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生活习惯的特点。

  1、沿袭性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中有父辈、祖辈,而祖辈的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着父辈,父辈的不良生活习惯又影响着我们,这样世世代代影响着,久而久之在不经意当中就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说脏话等。

  2、模仿性

  当父母教育孩子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好样不学学坏样”,这说明在孩子可塑性强的年龄,更容易学习、模仿坏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容易影响、传染给他们。

  3、持续性

  生活习惯一旦养成,改起来就很难了,因为他是一种在生活中固定了的行为模式,是长时间形成的,并能影响着将来,并非每一个孩子都能幸运地轻而易举地改掉。所以不良的生活习惯只能通过外界的干预而纠正过来。

  (三)不良家庭生活习惯的表现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父母普遍存在不良生活习惯,有些父母甚至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接下来,我就简单列举下:

  1、当着孩子的面处理家庭纠纷

  现在我们家庭中,特别是农村家庭这方面做得比较欠缺,当遇到家庭纠纷时,父母总是不会顾及孩子的感受,当着孩子的面吵吵嚷嚷,殊不知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学会用家庭会议的方式协商解决,不是说一定不要让孩子知道,只是要他学会在和平的气氛中解决问题,有时甚至还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

  2、长时间迷恋电脑纸牌和电脑游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提高,电脑也逐渐成了每个家庭必备的电器。有些父母也迷上了电脑打牌和电脑游戏,每天下班之后或者茶余饭后就趴在电脑桌旁,甚至到后半夜,这种迷恋的态度除了对自己身体有很大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不良的榜样。

  3、边吃饭边做其他事

  边吃饭边做其他事,其实这种习惯很多家庭都有,有些家长喜欢端着饭碗跑到电视机面前,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有的甚至喜欢端着饭碗到别人家里聊天,像这样不好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

  二、家庭教育的概论及其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定义

  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渗透性。家庭教育的渗透性是指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家庭教育与日常生活习惯紧密相连,成员之间生活习俗、爱好等都会耳儒目染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

  2、广泛性。家庭教育的广泛性是指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家长对学生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随时可见,随着家长素质的提高,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趋向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即使不太重视家庭教育的父母,平时的一言一行对其子女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3、长期性。家庭教育的长期性,是相伴人生的,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受家庭教育。虽然不同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小不一样,但始终伴随着人生。如果家庭是一种民主类型,已成为父母的人,还会经常从孩子的言行中受到教育。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第一个染缸,学校是第二个染缸,社会是第三个染缸,第一个染缸是人生的第一道着色,都是在底色的基础上着色的,所以家庭这一道着色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家长要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结合起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三、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导师。孩子从生下来就与父母亲密接触,大人的言行都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于是在平淡和不经意中,生活习惯便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养成了。所以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下面我就简单列举两个方面介绍下不良生活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作息时间对孩子的影响

  有的家长虽为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却把自己作为局外人,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酒划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沉醉在舞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都很难制约孩子的。

  有的家长没有定时的睡眠时间,可又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这会让孩子产生了一些好奇的想法,想知道自己在睡觉的时候,家人在做什么,而自己没有参与进去,所以就迟迟打赖,不肯入睡。

  所以,作息时间不规范的家长,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二)朝令夕改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视情况而定。今天向孩子提出要求——“要诚实”,明天却告诉孩子“老实人尽吃亏”,实际上家长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只会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所以父母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信念,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态度对孩子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是及其重要的。

  四、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作为父母要有明确的意识,要懂得生活习惯是养成的,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成材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从小注意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把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放在家庭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位置上,不能有一点一滴的忽视和放松,从每一件小事开始,告诉他、带领他。对于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家长不能纵容,而要想办法及时纠正。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应该做到。要明白改变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首先应从改变父母的不良生活习惯着手。

  (二)家长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并不是具备很多先天获得的行为。孩童时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孩童时期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还未定型,既容易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他们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些行为模式,以达到自我满足。孩子身上不少习惯就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做家长的,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要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家长应该检点、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及时改正,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孩子在无声的教育中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如: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应该首先做到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日都应该按时就寝、起床;要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父母首先要讲卫生,保持家中的整洁等等。

  (三)家长应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环境对人的习惯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充分挖掘环境教育资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健康的、优美舒适的、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享受美的环境的同时,也主动地去创造美的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并按美的要求搞好室内布置,让它色调和谐、风格优雅、美观大方,以创造一个清洁、舒适、雅静的家庭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家长要带头讲究生活秩序,不懒散,同时,家长注意晚上尽量不安排活动,全家准点休息,并指导孩子安排好日常生活,使孩子在井井有条的生活中受到熏陶。家长应当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孩子,给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吃饭、睡觉、学习、娱乐、锻炼、劳动安排得既紧凑又有节奏,长期坚持,严格训练。

  (四)制定家规,以约束孩子的行为

  儿童时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有的已经改正的坏习惯还可能再犯。为了巩固孩子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所取得的成绩,促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生活规范,使孩子的行为有所约束。

  孩子本身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出严格的家规以约束孩子的行为,要帮助他形成正确的认识,指导孩子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

  家规的制定要发扬民主,由全家人讨论制定,对孩子既要有约束作用,又要符合实际情况,使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家规制定出来后,一定要严格执行,定期总结,当孩子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孩子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生活习惯;还要在执行家规的同时,改善家庭的软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而且所有的规矩和要求一定要持之以恒,否则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的。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员的配合,孩子的良好习惯才能形成。

  总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生下来就与父母密切接触,大人的一言一行都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于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中已经慢慢养成,所以父母良好的生活习惯能给孩子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对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