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语文 >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时间: 子文2 初二语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3、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⑴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⑵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2、难点: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

  2、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14年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词语教学:

  紫禁城(jīn) 鳌头(áo) 金銮殿(luán) 额枋(fāng) 蟠龙(pán) 攒(cuán) 磬(qìng) 鎏(liú) 迥然不同(jiǒng) 中轴线(zhóu) 藻井(zǎo)

  3、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填好故宫博物院平面图。

  ⑴ 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

  “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⑵ 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三、合作探究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故宫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证明。

  A、规模宏大壮丽: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十宽的护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风流云……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桂,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一,有行龙、开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轮廓非常化美。

  C、布局统一:

  紫禁城(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门;

  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三大殿建筑都处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

  紫禁城前后两大建筑群“基本一样”。

  3、全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分说时,又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

  四、课堂小结

  课文紧紧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向我们介绍了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一个清楚的了解。一般而言,凡是介绍建筑或建筑群的说明文,大抵都按照空间顺序,即参观游览的方位变化,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2、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⑴ 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 (列数字)

  ⑵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打比方)

  ⑶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作比较)

  二、合作探究

  1、故宫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绝不可能都一一作详细介绍,必须详写重点部分,略写一般才行。那么,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

  太和殿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

  (学生小组讨论)

  A、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

  B、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

  内部装饰庄严富丽;

  C、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3、课文怎样安排这一部份的说明顺序?

  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4、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5、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清主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以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作为重点,详细介绍它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使读者既对故宫的“心脏”──太和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又能由点到面,对故宫的整体特点产生比较深刻的印象。

  三、体验拓展

  1、体验感悟:

  以导游者的口吻,介绍其他景点,可结合课外查找的有关资料

  ① 学生讲解:

  ② 其余同学认真听讲,加以评点或补充。

  2、拓展交流:

  ① 你知道吗,皇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

  “紫”,即紫微垣,代称皇帝,供皇帝、皇后、皇族居住。又因严禁百姓靠近,所以叫紫禁城。

  ② 你又如何理解太和殿里多姿多彩“龙”的图案的用意?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皇帝的尊严。

  四、课堂总结

  北京故宫博物院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本文详略得当地选择了材料,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用不长的篇幅,鲜明地介绍出了规模宏大、结构精美、布局统一的故宫。学习本文,我们要明确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还要学习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学以致用,把握方位词语。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号选手,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比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故宫博物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说学情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学生在本册书中刚刚接触到说明文,虽然有前两篇文章作铺垫,但是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文重点突出,详略的得当的写作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从而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提出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

  (一)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二)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

  (一)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用:

  (一)讨论点拨法。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使学生理清课文中的说明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图示法。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三)拓展延伸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达到学习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预习清障法、自主悟读法、合作交流法。

  为了逐步实现以上目标,我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故宫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图片中是什么地方吗?没错,就是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那么,故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有哪些精美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作者黄传惕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建筑规模与层次井然的结构布局吧。

  图文并茂的导入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并检查预习情况。

  作者黄传惕(1934-)湖南省平江县人,主要作品《故宫博物院》、《天安门颂》、《北京,我心中的城》、《绿色的希望》等。

  由于本课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篇黄传惕的作品,所以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增加学生文学知识。

  同学们,以上几组词需要注音并解释,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准备,看谁能当小老师,带领同学扫清文字障碍。

  在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时,我将设计以学生自己讲授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整体感知,走进故宫

  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导读目标,学生根据导读目标自由诵读全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标明作者参观路线途中的各景点,并加以思考。

  导读目标:1.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

  2.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征?

  通过学生自主悟读课文,结合导读目标,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游览故宫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 .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参观故宫的行踪路线,并思考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你认为哪个景点应重点参观?为什么?这样写对说明事物有什么好处?

  3.文中哪些段落是向我们介绍太和殿的?是怎样介绍太和殿的情况的?

  根据讨论师生合作完成游览地图:

  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

  根据刚才我们所游览的路线,回归课文,我们知道,作者先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接着带领我们游览了四大门,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和景山,其中详细介绍了太和殿。最后,作者再次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强调其艺术特点。从中我们可知,本文运用了空间顺序描写。

  (四)拓展延伸,重游故宫

  开展“我来当导游”的活动,请学生引领大家以从北向南的顺序重新游览一下故宫。并以比赛的形式选出“最佳导游小姐”和“最佳导游先生”。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写一篇说明文,要求按空间顺序介绍我们的学校,并突出重点。

  这一环节的安排不仅起到复习所学内容的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说明文的运用。

  课堂小结:

  唐朝诗人骆宾王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故宫的雄伟壮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雄伟与精美,而且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应是多么的骄傲与自豪啊!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

  激情的小结使学生再度回归课文,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创造精神。


  看了“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