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政治 >

2016年八年级期末政治试题

时间: 欣欣2 初二政治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八年级的期末政治复习测试题,希望对大家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2016年八年级期末政治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6分)

  1.正义的基本要求是

  ①不要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明哲保身

  ③面对不良社会现象勇敢地加以制止 ④在“随大流”时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美与丑、善与恶、曲与直、良与莠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为人正直。据此回答,判断是非的依据是

  A.自己情感的好恶 B.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

  C.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D.个人的主观兴趣、愿望

  3.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功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我们对所有的事物都要抱着好奇心去尝试 一下

  B.只要有 了好奇心就能成为发明家

  C.好奇心会使人更有个性特点

  D.好奇心是学习、科研不断前进的动力

  4.大自然向我们展示着种种美的奇迹,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培养美的情趣,又有赖于自然美的恰悦、滋补。鲜艳芬芳的花朵,繁茂挺拔的树木,会使人感到生活充满情趣,不禁心旷神怡。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走进自然是人们培养高雅情趣的唯一途径

  B.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

  C.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与生俱来的

  D.生活中充满了情趣,情趣没有好坏之分

  5.漫画《网“溺”》告诫我们青少年

  ①要远离网络,拒绝上网

  ②要提高自控力,抵制不良诱惑

  ③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护生命健康

  ④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违法,道德使人不愿违法。“道德使人不愿违法”充分说明

  A.道德和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B.道德约束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C.法律和道德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道德对法律有促进作用

  7.我们常常把法律称之为“国法”,这是因为

  A.法律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B.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C.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8.右侧漫画《幸福少不得“这一点”》的寓意是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③要积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④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国家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积极落实各项职能,也要求消费者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据此回答9-11题。

  9.有些饭店设置“最低消费”,这样做不但侵害工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造成铺张浪费。设 置“最低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_______和_______。

  A.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B.安全权、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 D.公平交易权、知情权

  10.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近20年来,当消费者遇到不法侵害时,选择投诉或者与商家交涉的越来越多,选择忍气吞声的越来越少,这说明

  A.消费者都具备了维权意识

  B.侵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越来越少

  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不法经营者无处藏身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11.向_______提起诉讼,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A.消费者协会 B.公安局 C.行政部门 D.人民法院

  12. “活到老,学到老”现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习应成为我们终身的活动。下列说法中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因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③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④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⑧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 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 D.改革创新

  15.2014年3月,“两会”期间,各民族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事,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这充分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公民有同破坏民族团结作斗争的义务 D.我国已实现了民族共同繁荣

  16.2000年,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对这一措施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有

  ①可以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②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③能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④西部的发展需要大批人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7.一个公平社会的关键在于它把获得这些地位和财产的机会平等、公正地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18.歌手李代沫容留他人吸毒获刑9个月,罚金2千元,这说明吸毒贩毒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

  19.“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启示我们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20.休闲活动,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

  21.我国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 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法院。

  22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指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也叫宪 法权利和宪法义务。

  23.隐私是指个人心理、生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危害社会的秘密。

  24.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内。

  25.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原则。

  26.人口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我国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II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其中,第27题9 分,第28题7分)

  2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 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决定》还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着法制建设,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刑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序言中都有这样的意思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材料一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3分)

  材料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 展,为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新的平台。然而,这些新平台也 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通过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例如,网络推手秦志晖(网名:秦火火)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间,使用“淮上秦火火”、“炎黄秦火火”、“东土秦火火”等新浪微博账户捏造损害杨澜、张海迪、罗援等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引发大量网民转发和负面评论。2014年4月17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秦志晖合并执行有期徒刑3年。

  (2)综合所学知识说明公民 随意传播网络谣言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请结合《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相关知识分析,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被严惩表明了什么?(4分)

  28.据调查,目前超七成手机用户担心隐私泄露,在隐私泄露渠道方面.54.5%的受访者最担心办卡、调查问卷泄露姓名及手机号码等信息;其次为手机丢失,占52.7%;担心短信及聊天好友的陌生链接泄露隐私的占到了42.g%。

  调查中有人说,为了惩罚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人,我们要以泄露对方的个人隐私加以回报。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书本知识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3分)

  (2)调查中有人说,为了惩罚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的人,我们要以泄露对方的个人隐私加以回报。你是如何认识的?(4分)

  四、分析说明题(8分)

  29.强调:“要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的提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又针对A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注:雾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雾霾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也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地区生产设备较陈旧。

  (1)结合《复兴中华》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信息?(4分)

  材料二:美国早在1997年已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立法通过“清洁空气法案”,对不迭标地区和企业依法进行严惩;要求发动机生产商革新技术,制造符合先进排放标准的产品。

  (2)上述材料信息对我国“告别雾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启示?(4分)

19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