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初三语文 >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说课稿

时间: 子文2 初三语文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教学过程 ]:

  一、情景导入 ,寻找支点:

  1、同学们,听,传来淙淙流淌的声音,(点击封页),摇铃击磬似的、清亮圆润。依稀仿佛我们又来到了鼎湖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那美妙的泉声。

  2、请同学们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3、读完课文,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4、是呀,多么奇特的鼎湖山,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愿意说说吗?找好朋友去交流。开始。

  5、谁愿意把你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围绕支点,旋转球体:

  (一)、相机出示:过了……前进。

  1、对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感受?点评,评的真精彩,相信你读的更精彩,你来读一读。

  2、从他的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播放“交错流泻”

  4、你想说什么?(学生说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说):真令人陶醉!太美了!真是生机勃勃!师评:(尝)我想,那味道一定很不错。(带回来)有机会亲自去看看,好吗?(希望到处都是)大家都努力,你的愿望会实现的。(拍摄)拍好后,与大伙一块欣赏,好吗?

  5、指导朗读:那你现在准备怎么读,自己试试。谁来读?对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想法?你想不想试试。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继续说,出示“泉声隐到了……音响。”

  1、听出来了吗? 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那你准备怎样读,自己试试。

  2、指导朗读:还想不想听?指名读,评(听了你的读,我眼前真的浮现出了涌流的泉水,你真了不起!)再指名读(你是如何品味的,把你的品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评:听了你的朗读,连泉水都不想走了,你读的比写的还好!谁愿意和他比?)齐

  师评:刚才,———把这个词语理解了,所以读的非常好,谁来像他那样读一读?对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想法?

  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上就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这里,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三、学习课文第三节:

  1、这是一座——借宿(引读)。

  2、(击出现庆云寺图片)瞧,这就是千年古刹庆云寺。寺内:(齐读:繁花似锦、古木参天)

  3、今夜,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入宿,是什么留住我们的脚步?学生自由说,师评:(声音)是呀,这声音太独特了!(想欣赏)嗯,余兴犹存,想欣赏个够。(有关寺院)千年古刹,难得一见吗!

  四、学习课文第四节:

  1、是呀,在古老安谧的寺院内听泉就更真切了。让我们细细聆听。(边看课文边听,教师范读)

  附:古人云: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小溪,涧水,细流,飞瀑,水源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让我们细细聆听。

  2、你最喜欢哪种泉声?(找出一组词,板贴声音)我也很喜欢。

  3、师:随着山势,山泉时宽,时窄,时急,时缓,泉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你们能不能通过四人一小组选取最喜欢的朗读方式,可以是齐读、轮读、分角色读等等,边朗读边品位,从而变成一首首“泉之曲”。(板画五线谱)可以开始了吗?

  4、哪一组先来?指小组读,评:你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了吗?

  指名读:你们一组示范一下。评: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那清亮的泉水,听到了那悦耳的声音,还仿佛欣赏着一曲欢快活泼的交响乐。

  范读:我也很喜欢泉声,也想读一读,行吗?问:听出来了吗?再试试看,自由读。

  指小组读,谁来?还有吗?

  边小节边板书:真了不起,你们为大家奏响了一支支美妙的泉之曲,那变幻莫测的泉声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我们回味无穷。(简笔画)

  5、齐读,让我们结伴同行,一起去聆听、辩识、品味(点击背景音乐)

  6、其实呀,这里的泉声远不止这些,(板画:其它音符)让我们闭上双眼,点击听一听,再次去聆听、辩识、品味,你仿佛还听到哪些美妙的泉声?(自由说,孩子嬉戏,小雨珠,炸雷,快马,评价:能运用学过的句子,真不错!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想象力简直可以和作者媲美了!真生动!很形象!真令人陶醉!美极了!(这么美的泉声,我们是不是应该用美一点的语句去形容?)

  7、作者那传神的描写,我们怎么会有身临其境之感呢?这么美妙的泉声,我们不禁都想一睹为快。

  五、回归支点,升华中心:

  1、点击图片,鼎湖山草丰林茂,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终年不息,是泉水滋润着鼎湖山万物,是清泉孕育出蓬勃生机。

  2、正因为如此,课文的结尾作者说-------(引读)

  3、短短的四十分钟的鼎湖山之旅即将结束,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祖国山河秀丽,我们曾登过永济的鹳雀楼,领悟过“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我们曾游览过河上的赵州桥,惊叹过他的坚固和美观,今天我们又一起游览了广东肇庆的鼎湖山,聆听了那清亮圆润的泉声,祖国秀丽的山川,怎能不令我们神往。让我们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把鼎湖山独特的泉声留在我们脑海里(点击作业 ),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并介绍给你的熟悉的人听,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写一写。

  《鼎湖山听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鼎湖山听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准备、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中的开篇课文,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山川”。指导苏教版九年级教材改变七、八年级课文以单元内容为主题编排的结构,而是将一组内容、形式和语言有联系的课文,围绕一种读书方法整合起来,构成综合性极强的单元。本单元的读书方法是“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就是要学生放声读,读得准确、流畅,沉浸在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读了以后能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新课标》中也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章以美仑美奂的笔调,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重点写“途中听泉”和“山寺听泉”,全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鼎湖山听泉》可以作为示例,指导学生在“吟哦讽诵”中注意作者感情嬗变的历程以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悟。

  九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富于想象,喜欢朗读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本课语言生动易懂,学生可以在读中领略鼎湖山泉声的美妙。

  (二)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优美的语言,学习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组合材料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感情。并让学生各抒己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或句子,阐释欣赏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三)教学重、难点

  课标提倡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但感悟与体会是不能泛泛而谈的,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谈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感悟课文第八自然段相关泉声的生动描写,深切感受泉声的美妙和作者从中获得的人生哲理的领悟,并有感情地读好相关段落。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对话法和探究法。这不仅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阅读的主动性,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1、诵读品味法,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精神。 2、讨论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感悟文章。 3、勾画圈点备注读书法,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教学准备

  1、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设定的教学任务,突破重难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并准备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2、发放《鼎湖山听泉》学案,指导学生预习本课。学案内容包括:鼎湖山介绍,上网查查看鼎湖山的风光图片;作者介绍;生字词学习;以及诵读要求。

  新课标强调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课前预习便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提前进入新知识领域,教师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两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一)紧扣题眼,以疑导学

  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课一开始,我板书课题《鼎湖山听泉》,“聽”字故意写成繁体字,并趣解“听”字,由此提醒学生读书要“入耳、入目、入心”,学习本课,品味泉声美妙更要“入耳——去聆听、入目——去辨识、入心——去品味”,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由“听泉”这一题眼,引导学生看题质疑:去哪里听泉?泉声是怎样的?由此揭示话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抓住题目中的“听”字引入,通过质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扣文章中心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听配乐朗诵,让学生静下心来想象跟随作者以其游览鼎湖山。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作者的游踪,画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配乐朗诵结束后给学生整理的时间,然后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路线图,老师作适时地评价反馈,鼓励学生联系文本,展开想象。

  经过学生交流评价后明确本文的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时间上:黄昏、晚饭后、入夜;地点上: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

  2、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强化诵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品味优美景色的描写,想一想,作者上了鼎湖山后被什么深深地吸引了?课文重点描绘的是什么?

  学生在读后交流,会抓住文章的中心,作者着重写泉,而且着重从听的角度去写泉声。文中共有四次对泉声的描写,其中第八小节庆云寺听泉是重点描绘。

  (三)精读感悟,积累运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读中想象”是学习写景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第八小节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发动学生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感受美。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夜宿古寺,听到的泉声又是怎样的?”让学生到文中动手勾画

  根据学生的汇报,精读重点部分:“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此段的学习落实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用耳聆听、用眼辨识、用心品味出的泉声的美妙,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学生可能对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齐鸣的声音不太熟悉。我在课前准备了相关音乐声,让学生通过听觉去感悟“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等形容词的特点,进而想象作者笔下泉水的声音。

  (2)质疑理解前瞻后联

  在重点句段教学时,我们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前瞻后联,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文章的好习惯

  老师以问题启发学生:“为什么作者会由听到的泉声联想到这些水流的情景?作者的耳朵真的有那么灵吗?”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明白作者之所以想到了这些,是因为白天作者已经看过这些景象、聆听过泉声,所以入夜后再次听泉声,他能联想到白天时所看到的景象。

  (3)结合导语,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听泉除了用耳,还用了心,从泉声中,作者感悟到了什么人生哲理呢?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要求学生在研习文中相关语句“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后,生生互动,相互讨论,不拘一格自由发挥。教师一定要消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鼓励学生踊跃作答,完整地表达思想。教师要作适时的评价反馈,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读写结合运用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但不能忽视写的能力,语文要崇读学写,结合课文特点,注重引导学生由读到写、读写结合,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学会感悟了泉声的美妙后,我把练笔挤进课堂:引导学生用“像„„一样的,是„„”仿写一段话

  (四)以读促讲,升华情感

  “泉水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最后泉水流进了我的心田”引读最后一自然段“鼎湖山的清泉是如何滋润万木,蕴育生机?”让学生再回读全文,用心再次聆听、辨识、品味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关照全文,由部分再回到整体,让学生形成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

  (五)课后再读,背诵语段

  1、要求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文中几处写泉声的段落。从优美文字中领略祖国的大好风光。

  2、通过学习,重视听觉在观景时的作用。布置习作《听雨》,要求仿照第八小节,用比喻的修辞从各个角度来写听雨,写出雨声的层次感。


  看了“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67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