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初一语文 >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时间: 如英2 初一语文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A.恐吓(hè) 对峙(chì) 义愤填膺(yīng)

  B.娴熟(xián) 休憩(qì) 揠苗助长(yà)

  C.秀颀(qí) 隘口(yì) 锲而不舍(qiè)

  D.褴褛(lǔ) 栖息(qī) 韬光养晦(tā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恍惚 矜持 金碧辉煌 措手不及

  B.震慑 狼藉 按步就班 司空见惯

  C.漫骂 憔悴 凶神恶煞 一泻千里

D.蜕 变 挑衅 记忆尤新 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他的作文想象丰富,表达流畅,老师十分赞赏,称他的文章如(天马行空),很有特点。实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和法律的教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5.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脾气暴躁却又粗中有细的鲁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19世 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和诗人安徒生,作品讲述了一个经历太多困苦和灾难的丑小鸭,在好心人的爱护帮助下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C.《白杨礼赞》这篇优秀的抒情散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司马光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雨林区,砍伐树木,兴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②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

  ③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

  ④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

  ⑤然而这种做法效率极低。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④①⑤ C.①⑤④②③ D①⑤②③④

  7.古诗文默写填空。(10)

  ⑴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⑵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⑶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 , 。

⑷交 到好朋友,等于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最友善的世界。请写出古代诗歌中两句表现友情的句子。( 课内外均可) , 。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

  当身边的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

  小别:脸上又长了不少的痘痘,怎么办?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倡导学生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前不久,某校“文明餐桌”系列活动在某市率先启动。 文明就餐,节约用餐,吃剩打包,低碳环保,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志愿者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倡议书,普及餐桌文明知识,推广餐桌文明礼仪,倡导节约用餐,健康饮食。

  此次活动的举办方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活动,而且应该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小题1:结合材料概括“文明餐桌”活动的内容。(3分)

  小题2:你是如何看待“光盘行动”的?(3分)

  二、阅读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天) B.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扬) D.悉以咨之。(询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杂然而前陈者。

  B.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其境过清。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战于长勺。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真无马也。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A.选文第一部分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选文第二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依法办事。

  C.选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D.选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文:

  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

  14.作者在选文中六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2

  (二)古诗文阅读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 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 的憧憬。2

  16.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三)

“差生”决定中国未来

  最近,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戚业国提出一个观点,博得大家一致认同。戚教授认为: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今天班里的那些“差生”;因为,未来为你提供卖菜、收电费、开出租车等日常服务项目的,就是今天的这些“差生”。这些人,能真正让你切实体会到生活质量的高低。毋庸讳言,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差生”,并且,“差生”被边缘化似乎成了一种普遍趋势。有些学校更是公然歧视“差生”——给“差生”戴“绿领巾”,将“差生”驱赶到最后一排,为“差生”单独编班等。校园里的“嫌贫爱富”,流行病般侵蚀着太多校长、教师的心。正是因为“差生”被普遍当成了“累赘”,所以,当我们看到魏书生、李镇西、雷夫等优秀教师偏爱“差生”的时候,我们才感到格外欣慰。

  对分数的狂热膜拜,使我们忽略了太多不该忽略的东西。挫败感本已经使“差生”苦不堪言,遭白眼又给他们的伤口撒盐。我们常常纳闷儿,为什么越是“差生”毛病就越多——抽烟、上网、逃课、出走……而“标签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而这也正是“差生”被称作“差生”之后越来越差的原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创办了“波尔塔瓦幼年违法者工学团”(后更名为“高尔基工学团”),“工学团”的学员全都是失足少年。一个后来成为马卡连柯得力助手的学员卡拉巴林这样回忆道:“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是那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的、人道的接触。”就是凭着这种“温暖的、人道的接触”,马卡连柯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当年那些失足少年,被他成功塑造成了专家、学者、干部、国家勋章获得者和卫国战争英雄。

  没有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但是,我们不妨想想看,如果“差生”今天收到的只有歧视与侮辱,那么,明天他奉还社会的,除了冷酷与怨恨还能有什么呢?智者说:“源头之石,改变了河流的走向。”愿那幸运地做了“源头之石”的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意识到自己对于河流的意义,意识到河流对于大海的意义;愿每一条河流在回望迢遥来路的时候都能够深情地说:“感谢那源头之石,赋予了我有尊严的流向。”

  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18.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任写两种)2

  19.文章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

  20.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中的源头之石与河流分别指什么?2

  (四)伤口

  他坐在正午的阳光里,面前的细铁架上绑一只白晃晃的口琴。①他的额头和脸颊上挂着亮晶晶的汗水,他微笑着,尽量用口琴吹出悦耳并且连贯的曲子。可是那曲子并不连贯,它断断续续,调子甚至跑出很远。他端坐着,脸上露出抱歉的表情,口琴声却并不停歇。他旁边放一个红色的小塑料桶,偶尔有行人走上前来,往塑料桶里扔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他并不看行人,更不理会那个塑料桶。他只顾吹他的口琴。可是他的脸上分明写着感激,对好心人,对一张零钞,或者一枚硬币。

  和着曲子,他的脸上表情丰富。人们注意到他肘部以下的袖筒空空荡荡,那袖筒随着他身体的微小动作而轻轻摆动。

  男人带儿子横穿了马路。他们站在不远处听他吹琴,男孩说那里有个人在“演奏”。男人说他是乞丐,他不过是在胡乱地吹口琴。男孩坚持说,不,不,他在认真地演奏。

  然后,男孩跟父亲要十块钱。

  什么?男人吃了一惊。

  五块钱也行。男孩让了一步。

  你要给那个乞丐五块钱?

  是,我想给他五块钱。男孩认真地说,我们听了他的演奏,我们应该付钱……他那么认真,他没有胳膊……

  男人想了想,掏出五块钱递给男孩。男人拉着男孩的手,径直走到他的面前。②恰逢一曲终了,他抬起头,舔一舔干燥的嘴唇,冲男人和男孩笑笑,然后将头深低下来,在肩膀上擦一擦汗水。男孩捏着五块钱,向前跨一步,试图将钱扔进他面前的红色塑料桶。

  稍等,男人说。他将五块钱重新握到手中。

  男孩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对他说。

  他再一次抬头,再一次看面前的男人。他的脸呈现出紫黑的颜色,分不清是因了阳光的照晒还是因了男人的话。他的嘴微张,嘴唇轻轻抖动,然而,他没有说话。

  我得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重复说,你知道,现在骗子太多……我不想让我和儿子再一次受到欺骗。我绝对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想证明你是乞丐……请你原谅我……

  可是我不是乞丐。他说。

  你不是乞丐?

  我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在大街上吹口琴的艺人。

  男人不知是否应该把手里的五块钱扔进塑料桶。他迟疑着,愣怔不动。我还是想看一看你的胳膊,男人坚持说,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证明一下……

  他低下头,久久不语,然后,将嘴唇重新凑近口琴,吹起另一首曲子。他似乎完全沉浸到自己的曲子里,对面前的父子二人视若不见。

  男孩看着父亲。他感到不知所措。

  最终男人还是将那五块钱扔进了塑料桶。他拉起男孩,转身,往回走。他们需要重新横穿马路。

  身后的口琴声戛然而止。

  稍等!他喊住父子二人。他努力低下头,用牙齿咬开胸前的两粒纽扣。一滴汗水恰在这时滑过额头,滴进他的眼睛。他用一种艰难并且笨拙的姿势脱下身上的T恤衫,男人和男孩同时看到他丑陋并且可怜的残肢———的确,他的两个肘部以下,空空如也。

  男人和男孩,同时愣住。男人开始不安和尴尬。男人说,对不起。

  ③他笑一笑,重新用笨拙并且艰难的姿势将T恤衫穿好。他再一次低下头,用牙齿仔细地系上胸前的两粒纽扣。他抬头看看男人,对男人说,请收回您的钱。

  什么?男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请收回您的钱。他重复一遍,我想您还是把我当成了乞丐———只有把一个人当成乞丐,才会在意他是否伤残……但事实上,我并不是乞丐,我只是艺人……我给您看我的胳膊,既非为了博取您的同情和怜悯,更不是为了得到您的五块钱……

  他用光秃秃的肘部指指面前的小男孩,说,我把伤口展示出来,只是想让您的儿子相信,这世上,并非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是骗子;这世上,至少还有诚实……

  他埋下头,再也不肯说话。稍顷,又一支曲子在正午白晃晃的阳光里飘荡开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9年第17期)

  21.标题解读——联系全文说说文章以“伤口”为题,有哪几层含义。(3分)

  22.感知人物——本文人物形象刻画细腻生动,其中吹口琴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你简要概括一下他的形象。(3分)

  23.词句品味——文章画横线处都写到了吹口琴者的“笑”,请揣摩三处“笑”有何不同之处。(3分)

  24.手法欣赏——小说在表现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例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

  25.拓展延伸——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亲切不可抗拒,但它应该是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微笑或伪装的面具。——奥列利斯

  材料二: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谢了黔敖又向前走去,最终饿死在路边。

  三、作文(50分)

  26.根据下面的题目,按要求作文。

  题目:1,我学会了珍惜

  2.小议包容

  要求:⑴任选一个标题,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4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