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2练习题

时间: 如英2 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必修2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精美绝伦的舞蹈、高亢悲怆的民歌、清丽婉转的戏曲、流畅上口的评书——由张继钢编剧、导演的大型山西说唱剧《解放》,在剧中自然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深厚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及深邃的人文内涵,走出了中国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的新路子。

  山西是中国民间文艺的富省,要想把这片土地上蕴涵与滋养的风格鲜明而独特的舞蹈、民歌、戏曲有机融合起来,必须寻找到一个合理的艺术表达方式。以说书人的“讲述”来串联剧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剧中,说书人作为“叙述者”,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亮亮与小小青梅竹马,亮亮答应娶小小,不让她裹脚受罪。为了讨生活,亮亮去走西口。小小盼星星盼月亮地等他回来。在世俗的压力下,小小还是裹了脚。亮亮终于回来了,给小小带回的却是一双大大的绣花鞋……这个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出彩是在于其独特的舞台表现。在舞台右侧,说书人始终有一个固定的空间:条案、惊堂木、茶具俱全,好似置身于“书场”。但全剧“叙述者”视角的处理又是灵活自如的,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说书人将“内视角”与“外视角”相互结合,随着剧情的讲述与推进,他们仿佛又作为“亲历者”与“参与者”,在故事中自由出入,在叙述时空中自由穿梭。这样,他们的身份既是“叙述者”,又是“剧中人”,他们叙述情节、烘托情绪、渲染氛围、品评人物,为剧中情节和人物“配音”,又驻足观看、侧耳聆听、感同身受。他们的叙述与表演惟妙惟肖、入情入理,使整个舞台调度带给观众如电影蒙太奇镜头般的视线转换,流畅地切换、组接,使各种艺术元素丝丝入扣地连结起来。

  舞蹈则构成了全剧最为华彩的部分。《解放》是由女性缠足而引发的悲剧故事,并由此引申出“解放”不仅仅是对女性双脚的解放,更是对精神束缚的解放。“解放”最终所蕴涵的是观念的解放与思想的更新,寓意着社会进步的宏大主题。因此,“脚”无疑是全剧最重要、突出、核心的艺术意象。全剧中的几段舞蹈,尽管表现风格上各有千秋,却无不围绕着双脚来表达情境、宣泄情感与刻画人物。剧中群舞《天足》,完全利用脚丫来舞蹈,舞台上只有一双双脚整齐地排列,脚丫紧挨着脚丫,构成一组组令人惊叹的视觉意象。少女的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完全通过脚趾、脚掌的动作来体现,此刻的脚仿佛具有了“面目表情”一般,把未被束缚的人性与天真表现了出来。

  剧中配合情节与人物心绪出现的民歌与蒲剧,显出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山西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女儿苦》《想亲亲》《割莜麦》《姥姥哭》《桃花红杏花白》等,曲调或低回悲怆、或婉转绵长、或高亢酣畅,朴拙、真挚的歌词里,饱含着质朴、浓烈的情感,给人直击心灵的感染力。

  《解放》以巧妙的串联推动情节与情绪,机智地融合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使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样的艺术组合如万花筒一般,令观众充满审美期待。

  (选自吕益都《舞台艺术形式的新探索》,有删节)

  1.下列对《解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放》是由张继刚自编自导的大型说唱剧。

  B.《解放》展现了浓郁深厚的山西地域文化特点。

  C.《解放》讲述了一对小夫妻“走西口”的故事。

  D.《解放》将说书、戏曲、歌唱、舞蹈融为一体。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西民间文艺内容丰富,有精美绝伦的舞蹈、高亢悲怆的民歌、清丽婉转的戏曲、流畅上口的评书,风格独特。

  B.以说书人讲评书的方式来讲述亮亮和小小的故事,既合理又灵活,这种艺术形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说书人在舞台上的固定空间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了条案、惊堂木、茶具等道具,《解放》的舞台表现就不会精彩。

  D.因为说书人是剧情的亲历者,所以叙述起故事来就如数家珍一般,给人物配音也惟妙惟肖,一切都入情入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唱剧《解放》既表现了对妇女双脚的解放,更多的表达的是人的思想观念要解放,这正是剧本所蕴涵的主题。

  B.《解放》在舞台艺术表现上的新探索就是全剧把“脚”作为最重要、突出、核心的艺术形象,用脚来传情达意。

  C.《天足》是剧中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少女的脚丫是舞台上唯一的视觉意象,场面宏大,表演细腻,表现力强。

  D.《樱桃好吃树难栽》《想亲亲》《桃花红杏花白》等民歌,曲调风格多样,歌词饱含情感,显现出山西的地域风情。

  二、古文及现代诗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3分)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钥匙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勤:勤奋

  C.蹇叔之子与师 与:参加

  D.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通“避”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B.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C.尔墓之木拱矣 D.夏后皋之墓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国负责卜筮的官员,把晋文公出殡时棺材里发出的像牛叫的声音解释为君命大事,说明晋国已有作战准备,这和蹇叔对战事的分析是一致的。

  B.秦穆公攻打郑国是缘于杞子从郑国派人传递回来的一个消息。这个杞子,应该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中“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的那个“杞子”。

  C.秦穆公就攻打郑国的事去征求蹇叔的意见,说明穆公是信任蹇叔的。当他听完蹇叔的分析之后却谢绝了蹇叔的劝告,可见蹇叔的分析有违事理。

  D.蹇叔不同意穆公偷袭郑国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是不合适的。因为长途行军,士兵会劳累不堪,战斗力也会下降。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乃不可乎?(1分)

  (2)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8~9题。(7分)

  江南烟雨

  丁芒

  这被雨水浸融了的江南,

  哪儿是桃花,哪儿是杨柳?

  绿叶儿都淡成了烟雾,

  笼罩着远处依稀的红楼。

  只有燕子像遗落的墨点,

  在蒙茸细雨中来往穿梭,

  翅上驮着湿漉漉的春天,

  为她寻觅个落脚的处所。

  呵,燕子,你别再啁啾,

  春已随稻谷播下了田畴,

  你不见秧苗的连天翠色,

  已经把乳白的云幔染透!

  1980.7.11

  8.本诗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9. 诗歌的色彩美是其语言美的重要方面。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作者描写了哪些色彩。(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戴望舒《雨巷》)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

  。 (鲁迅《记念 刘和珍君》)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6分)

  刘文典千里赴清华

  这天晚上,梅贻琦吃过晚饭,从屋里走出来,想散散心,信步向城西北三分寺附近走去。就在此时,耳旁听到一个声音:“月涵兄,我来了。”接着,就是一阵哽咽之声。

  梅贻琦将双眼睁开,只见一位满脸灰尘的中年人站在他面前。他失口说道:“啊,叔雅,是你呀。你终于来了。这些天,我一直惦着你呢。”

  这位就是恃才自傲的“狷介”之人刘文典。此刻,只见他的头发也有些灰白了。他身着一件破旧的蓝布长衫,袖口和领口上沾满了汗渍,黑得发亮。肩上挎着一个小包袱,就是他的全部行李了。此刻,他见到年龄与他相仿的梅贻琦,竟然仿佛一个在外流浪多年的游子,回到家乡乍见父母,忍不住就要掉泪了。

  梅贻琦完全能够理解这种感情,刘文典是位性情中人。他对清华的一腔深情,在此刻终于毫无拘束地流露出来了。“七七事变”爆发时,刘文典未能及时南下,因此滞留于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多次请他出任伪职,刘文典总是断然拒绝。因而激怒了日本人,其住宅接连遭日寇搜查。当时,清华还留了一批人,他们负责管理清华的校产。他们将刘文典的情况告诉梅贻琦,梅贻琦十分替刘文典着急。刘文典曾留学日本,当然会讲日语,但在日寇面前,“以发夷声为耻”。他告诫自己说:“国家民族是大节,马虎不得,读书人要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清华南迁,在长沙与北大、南开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来,长沙局势吃紧,又被迫迁往昆明,这些事情,他都知道。他和清华相隔一年多了,路程又这么远,这么艰险,但他对清华有深厚的感情。这年三月,他设法逃出虎口,辗转两月,终于来到了昆明,终于见到了“梅校长”,他又怎么会不激动呢?

  刘文典是位才高学广的“博雅之士”,又由于他极其“狷介”,因此,在后人当中,流传着很多有关他的“名人轶事”。

  刘文典十七岁进芜州安徽公学学习,得到该校教师陈独秀、刘师培的赏识,并受到他们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后又经陈独秀介绍,到北京大学任文科教授。他一面教书,一面从事古籍校勘和研究,经数年奋斗,终于有成。当刘文典出版了《庄子补正》10卷时,陈寅恪为之作序,云:“先生之作,可谓天下之至慎矣。……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为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仅供治庄子者所必读而已哉!”可见刘文典治庄子所达之深度。据说曾有人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文典慨而叹曰:“古今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子本人,其余半个……”关于这半个,传说不一,一说是指日本某学者,这个意思是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知庄子者除我刘文典外别无他人;一说是指马叙伦先生或冯友兰先生,因为他们二人都曾从哲学的角度讲授老庄,因此只能算“半个”。其自视之高如此。

  但也正是他自视甚高,才使得他成为一名不畏强权,注重气节的刚正之士。当他出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长兼预科主任时,安大发生学潮,学生罢课,蒋介石叫他交出闹事的共产党员的名单并严惩罢课学生,刘文典当面顶撞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

  “九·一八”事变后,刘文典每次上课,都要给学生讲一段“国势的阽危”,并且告诉学生日本侵略中国的险恶用心及历史背景,叫学生们赶快起来研究日本。他自己则夜以继日地翻译有关资料。据当时的一位学生记载:“……有一天上国文时精神委靡得连说话都几乎没有声音,说是因为昨晚译书到夜里三时才休息。我当时听了刘先生的话,眼泪真要夺眶而出了。”

  在抗战前的清华园里,刘文典以他的学问之广博,性格之耿直,与吴宓、陈寅恪等人成为学生最爱戴的教授。由于他“形象生动”,学风严谨而民主,学生们有时还跟他开点善意的玩笑。那时学生办的刊物,每年都要出专刊向新同学介绍校中情况,包括介绍名教授。他们是这样向大家介绍这位“形象生动”的教授的:“铃声响后,走进来的却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头罩上寸把长的黑发,消瘦的脸孔安着一对没有精神的眼睛,两颧高耸,双颊深入;长头高举兮如望空之孤鹤;肌肤黄瘦兮似僻谷之老衲;中等的身材羸瘠得虽尚不至于骨子在身里边打架,但背上两块高耸着的肩骨却大有接触的可能。状貌如此,声音呢?天啊!不听时犹可,一听时真叫我连打几个冷噤。既尖锐兮又无力,初如饥鼠兮终类寒猿……且说刘先生外观虽不怎样动人,然而学问的广博精深,性情的热烈诚挚,却是予小子到如今仍觉得‘十二万分’(刘先生常用言语)地佩服的。”

  当下,梅贻琦见刘文典一副热泪就要夺眶而出的样子,平日不苟言笑的他,此时也禁不住开玩笑地说:“叔雅,你这次来昆明,我可真是‘十二万分’地高兴呀!”

  刘文典听到这句模仿自己口吻的话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可泪水还淌在眼眶里呢,在夕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节选自《国学大师——刘文典》,有删节)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梅贻琦散步偶遇刘文典,他说“你终于来了”,表明作为清华的校长,他对刘文典有些许不满,嫌其归校太晚。

  B.刘文典见到梅贻琦时身穿一件袖口和领口上都沾满了汗渍的蓝布长衫,肩挎一个小包袱,说明他路途的艰难。

  C.刘文典读书时就得到老师的赏识,大学任教时还从事古籍校勘,他的《庄子补正》得到书序作者很高的评价。

  D.刘文典深爱清华,当清华因战事南迁昆明后,他不顾路途遥远,历尽艰险,辗转两月,千里赴清华,让人钦佩。

  E.文章结构严谨,首尾照应,从哭写起,以笑作结,既表现了刘文典为人的真实,也预示着清华美好的未来。

  12.刘文典见到梅贻琦的哽咽掉泪说明了什么?请简要概述。(4分)

  13.刘文典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4.学生刊物对刘文典形象的描述,有人认为是对老师的大不敬,有人却觉得正好相反。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第Ⅱ卷(49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瑞典文学院把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一些作家、文化名人都认为,这次莫言获奖是实至名归,也是中国文学的骄傲。

  B.《中国好声音》中明星导师共同打造产业链的模式让明星们长期共同投入, 对于此种模式产生的巨大经济收益,有关人员一直讳莫如深。

  C.虽然教育部日前公布了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各地有关2013年异地高考的方案细则也在陆续出台,但绝大多数家长对此还是喜忧参半。

  D.有人认为,中国高速增长的汽车明显带来了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不加以引导和限制,指日可待的就是能源的短缺问题。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味地陷入昔日的痛苦中而无力自拔的人是可怜的,一味地陶醉昔日的成功而不思进取的人是可悲的。所以,人生要善于清零。

  B.国家统计局公开表示,将调整平均工资的统计方法,计划从2013年起分岗位统计平均工资,以更好地体现个体收入差异。

  C.据有关数据表明,今年国庆长假道路暴堵的主要原因是由交通事件导致的,自驾出游代替其他交通方式也是一个因素。

  D.对于在不久前的一些爱国游行中出现的打砸行为,有人认为那是为了羞辱和宣泄个人的不满,这种看法是极其危险和有害的。

  17.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3分)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

  五、作文(共4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冯顺弟是个懂得教育孩子的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批评儿子,以免伤到儿子的自尊心。但每天早晨,她都要对儿子晨训,儿子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儿,全都跟儿子讲清楚道理,告诉儿子错在哪里。不管家境多么窘迫,她也要为儿子买书,……后来她的儿子成为一个大思想家,一生得过35个博士头衔。这个儿子就是胡适。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附加题(20分)

  19. 根据下面的材料,对出下联。(4分)

  2012年6月24日9时07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2时55分,神舟九号航天员驾驶飞船在一片柔和的淡紫色光晕中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一天之内,我国同时诞生了载人深潜和载人航天的新纪录。

  上联:驾神舟重霄直上

  下联:

  20. 从下列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5个,填入下面一段话的①~⑤处(请把所选词语依次填写在答题卡上)。(5分)

  不止 不可逆性 积累 间接 严重 经过

  积淀 传染性 由于 不只 直接 可逆性

  重金属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土壤中的污染物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①

  危害人类健康,或是通过影响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②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重金属污染通常会在人体中③一段时间才导致发病,一开始往往不会得到应有的重视。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病变大多具有④,一旦发病便难以医治,以致对个人健康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像痛痛病、水俣病等,⑤危害患者健康,还影响患者生活的尊严,让患者在痛苦中去世。

  21.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儒家文化的儒学是一种以伦理道德思想为特质建构了为人们提供不竭的人生意义源泉的生活方式的观念体系。

  22.将下面一段文言文自行断句,并译为现代汉语。(6分)

  杨布击狗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之,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下》)

4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