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时间: 如英2 高二语文

  语文试题是考查与评价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分享的语文必修三测试题,希望对你有用。

  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侨胞 褒奖 含苞欲放 孢子植物

  B、寒暄 渲染 轩然大波 喧宾夺主

  C、扑空 朴素 前仆后继 铺张浪费

  D、船舷 弦外之前 娴熟 悬崖勒马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记其数 星罗棋布 唉声叹气 驰骋

  B、英雄辈出 随声附和 迥然不同 抱歉

  C、跋山涉水 貌和神离 暗然失色 部署

  D、直接了当 陈词滥调 一愁莫展 渎职

  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实似家似寄,我亦 不清。

  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 。

  ③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将去瑞典参加 仪式。

  A、分辨 原形 受奖 B、分辨 原型 受奖

  C、分析 原型 授奖 D、分析 原形 授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B、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抛砖引玉,充满激情,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C、这次文艺演出准备得很充分,大部分节目都表演得绘声绘色。

  D、人才招聘现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5、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6、下列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师说了声:“下课!”就走了。

  B、他当时大概七、八岁,还不太懂事。

  C、“怎么了,你?”女人问道。

  D、你是今天走呢?还是明天走呢?

  7、下列句子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中学生应该多读读鲁迅。(借代)

  B、从这里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片天空。(夸张)

  C、面对困难,他就像他哥哥一样,绝不屈服。(比喻)

  D、然而,我快乐的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绝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比喻)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邹忌是齐国人,本文写了邹忌规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

  B、“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他们是中唐代表诗人。

  C、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

  D、《雅舍》是梁实秋享誉海峡两岸的小品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雅舍”是他抗战时期的住所。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小题

  有一种小甲虫,叫象鼻虫,它的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象鼻虫根据各个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以及在此期间飞过的距离,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人们研制成了一种测量飞机着陆时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的仪器——地速计,已经在飞机上试用。这种地速计也可以用来测量导弹攻击目标时的相对速度。

  9 、这一段文字的说明重点内容是:( )

  A .象鼻虫 B .象鼻虫的眼睛特点

  C .象鼻虫复眼的功能及仿生成果 D .地速计及仿生依据

  E .天然速度计及仿生依据 F .怎样研制地速计

  10、象鼻虫可以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计算”一词加了引号,是因为:( )

  A .表示强调,象鼻虫不会计算 B .表示功能特别,象鼻虫会计算

  C .表示否定,象鼻虫不会计算 D .表示借用,象鼻虫不会计算

  11 、“它的眼睛竟是天然速度计”这句话的作用是:( )

  A .表示判断,以归纳象鼻虫眼睛的作用

  B .表示比喻,眼睛象天然速度计

  C .表示惊讶,眼睛的作用出乎意料之外

  D .表示比喻,用“打比方”对象鼻虫眼睛说明

  12、“模仿象鼻虫复眼的这种功能原理”,“这种”一词指代的是:( )

  A .“眼睛是复眼,呈半球形,许多小眼排列在曲面上”

  B .“很快地‘计算’出它相对于地面的飞行速度”

  C .“在飞行中,不同的小眼是在不同的时刻看到外界同一个物体的。”

  D .“小眼看到同一个物体的时间差。”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端正)

  B、下江陵(向下游到)

  顺流而东(向东进发)

  C、酾酒临江(斟酒)

  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岛)

  D、驾一叶之扁舟(小船)

  渺沧海之一粟(眼泪)

  1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石之铿然有声者

  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5、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C.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D.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105分)

  四、默写(5分=1分*5)

  16、垂死病中惊坐起, 。

  17、宫女如花满春殿, 。

  18、万里悲秋常作客, 。

  19、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

  20、想当年,金戈铁马, 。

  五、阅读理解

  (一)(共18分)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①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②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21、本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 。(2分)

  22、给加点字注音(3分)

  拽( ) 迤逦( )

  23、划线句子①和②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式,各自说明了什么?(8分)

  ①

  ②

  24、本段是如何描写风雪的?其作用是什么?(5分)

  (二)(共12分)

  二 三峡猿歌

  有一首《巴东三峡渔者歌》,收进清代人编辑的《古谣谚》中,读来最是凄哀感人: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这支古民谣不知作于何代。从文体上看,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吧?它反映了长江渔夫的辛劳漂泊之苦。猿声悲鸣,令人酸鼻。

  南北朝时期的萧绎,有一首写巫峡的诗,和前边提到的巴东渔歌非常相似: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仔细体味,觉得它和那首渔歌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痕迹。不知是文人影响了民谣,或是民谣影响了文人?按正常规律,应该是后者。但还不能说这首民谣对后来之作是最早的影响。最早发现猿在“啼”的,应该是我国第一个大诗人屈原。他在《九歌》中,已经唱出“雷隆隆啊雨淋淋,猿凄凄啊彻夜鸣”了,屈原笔下的猿声悲凄的基调,已被历代文人唱了两千多年了。

  索性把这种诗句摘录一些,排列起来,也颇有意思的:

  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隋,崔信明

  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隋,崔仲方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唐,李白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唐,杜甫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听老猿。——唐,李贺

  巫峡苍苍烟雨时,青猿啼在最高枝。——唐,刘禹锡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唐,白居易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宋,陆游

  从这些诗句看来,这里有寒猿,啼猿,催泪之猿,泣月之猿,入梦之猿。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

  它也反映了古代旅人的一叶木舟、一只橹、一片帆、一根纤绳的漂泊远行之苦,三峡的寂寞幽长之苦。不是愁如一江春水,是愁听两岸猿啼。

  宋代陆游乘官船从西陵峡口到瞿塘峡出口,竟用了二十天时间。其中西陵峡中的黄牛峡,要走三天(而现代轮船只不过一二小时)。李白对此有诗道:“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过一次三峡,足可催人生出白发来的。怪不得行人要和两岸猿声同悲了。

  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

  25、三峡猿歌有什么共同特点?它反映出什么?(4分)

  26、倒数第二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27、作者断定《巴东三峡渔歌》“再远也不会远于汉代”,其根据是什么?

  (3分)

  28、“这是那古远的,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的呜咽”一句中,“这”指代的是下列哪首诗所反映的思想感情?(3分)( )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B、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C、猿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

  D、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六、写作

  29、下岗工人邓勇近期因母亲生病住院,需向朋友罗刚借款2180元,3个月后归还。请你以邓勇的身份写一张借条。(1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诗经》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诗句,唐代的孟效也写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的每一次付出,就像在空谷中的喊话,你没有必要期望要谁听到,但那绵长悠远的回音,就是生活对你的最好回报。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看过“语文必修三测试题”

4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