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二语文习题与答案(2)

时间: 如英2 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习题答案

  一、(15分) 1.B (léng/líng;shuî/sù;zài/zǎi。A项依次:chī/chì;hé/hé ;hōng / hîng。C项依次:yánɡ/yánɡ;juàn/juān;bì/ bì。D项依次:ɡuō/tián ;kànɡ/kànɡ; háng/hàng) 2. D(撕→厮,璜→潢,侯→候,仆→扑。A.阵→镇,贴→帖,雀→鹊。B.喧→暄,拌→绊,倍→辈。C.渲→宣,姆→拇,斤→金) 3.C(忽视:不注意,不重视,多指有意的。忽略:没有注意,疏忽,多指无意的。“以为是小儿科”表明是有意而为,用“忽视”符合句意。“偶然”与“偶尔”意思相通,但在用法上有区别。偶尔:与“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与“必然”相对,表示意外。由于句意是“意外”地见到,选用“偶然”合适。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多指大的事情。许诺:答应,应承。多指个体) 4. B(A.“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属于望文生义或者感情色彩用错。 B.“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者法律条文。 C.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感情色彩用错。 D.“三令五申”是指再三地命令和告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语气过重,适用对象有误) 5. A(B.成分残缺。“显现强劲增长”后面应补“的势头”之类的词语。 C.搭配不当。激发爱国热情可以,激发民族精神不行。 D.语序不当。改为“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

  二、(9分) 6.D(“美术家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就会塑造出怎样的艺术形象”原文无此表述) 7.C(只提到了根艺的艺术美,解说了动态美与精神内涵的关系) 8.B(根艺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谓含意丰富性的问题,它应是通过欣赏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才得以实现的)

  三、(12分) 9.C(效法) 10.D(A.跟着,介词/用,介词;B.跟,介词/和,连词;

  C.如果,连词/你,代词) 11.B(②④⑤⑥全都能表现李典以国家为重的精神,①太祖对李典的赏识 ③太祖给李典布置任务) 12.A(“升迁为青州刺史”只是因为“从平兖州诸县有功”)

  四、(24分) 13.(1)太祖爱惜他的文才,所以把治民的政务交给他,让他尝试着管理。 注:“善”(爱惜)译错扣1分。共3分。 (2)这是国家大事,只是看你的计策怎样,我能因

  为心怀不满而忘记国家大义吗? 注:“顾”(看)“可以”(能够,因为)“私憾”(个人遗憾)译错一个词语扣1分。共4分。 (3)尊敬有才的士大夫,谦恭唯恐做得不够,军队中称赞他是忠厚之人。 注:“恂恂”(谦虚谨慎)“若”(如,像)译错一个词语扣1分。 共3分。

  14.(1)第二联描述了主人公与农田菜圃为邻,如同一个山林隐逸之士的闲适生活。第三联描述了主人公的归隐生活:清晨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偶尔荡起小舟,纵情山水,直到天黑才归来。(2分)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故作旷达、强作闲适、独来独往的幽愤者形象。(2分) (2)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和忧愤。(2分) 开头二句,耐人寻味。诗人以反意落笔,久为做官所“累”,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两句,既强调了闲适,又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两句,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孤独寂寞,透露出了诗人的强作闲适。(2分) 注:能抓住每联中的两句进行分析,并且分析正确,即可给满分2分。 15.(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任重而道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虽九死其犹未悔 (3)剑阁峥嵘而崔嵬╱则孤陋而寡闻 (4)雨雪霏霏╱无可奈何花落去

  注:一条横线1分;该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五、(12分) 16.(1)你微笑着说:“我也睡不着,来听您弹琴。” 注:意思对即可,2分(2)减薪 裁员;或集体力量 个人力量。 注:意思对即可,共2分。

  17.示例:吐故纳新没有错,关键是标准。 注:意思对即可,3分。 18.参考:苏溪亭畔,芳草萋萋,春波碧水,春色已暮,曾是旧时相识的燕子还未归来。独自登高倚阑,看烟雨迷蒙暗淡了杏花的容颜,叹一声游子不归,红颜将老。 注:紧扣诗句,联想和想像合理;描写生动形象;满分5分。

  六、 (18分)(一) 五、(23分)

  19、(5分)作者为看到了一幅通常难以看到的极具水乡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美景象而激动;(2分)作者为看到了自己理想的诗意生活情景而激动。(3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通过“陶渊明们”与“同里老人”的生活情态的对比,否定了“陶渊明们”的没有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小隐隐于林”的生活,(3分)赞扬了“同里老人”们梅妻鹤子(与世无争、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的“大隐隐于市的悠然人生。(3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运用场景(细节)描写的手法,(1分)(具体细节举例赏析,2分),细致生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同理人富有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情景,(1分)表现出同理人悠然惬意、如歌的生活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

  22、(6分)①同里的风景美:斜阳挥洒,街巷幽静,房舍古朴,流水灵秀,炊烟飘洒;②同里的人情美:质朴热情;③同里的生活美:平淡宁静,与世无争,生活悠然;④同里的饮食美:茶饭粗淡,特产丰富,风味独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七、(60分) 23.实行综合分等打分方式。 (1)一等卷60—50分,二等卷49—42分,三等卷41—36分,四等卷35—20分,五等卷19—0分。 (2)考生作文主要以立意(深刻、新颖、准确、基本准确、偏离五个等级,对应前边的第一条)为标准判定等级,以语言为标准在等级内上下浮动。 (3)错别字错一个扣1分,上不封顶。 (4)书写要求:一类美观,二类工整,三类清楚,四类潦草,五类难看;一类和二类可分别酌加2分和1分,四类和五类扣分,四类扣2分,五类扣3分。这一项在总分之外单独扣除,具体操作如45-3=42。 附文言文译文: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山东金乡县人)。李典跟随父亲李乾,有特殊的气质。把几千家门客都会聚在乘氏。初平年间,率领军队跟随太祖在寿张打败了黄巾军,又跟从太祖攻打袁术,出征徐州。吕布叛乱,太祖派遣李乾回到乘氏,到各县安抚民众。吕布的别驾从事史薛兰、治中李封招降李乾,一起反叛,李乾不听从,于是他们就杀掉了他。太祖让李乾的儿子李整统帅李乾的军队,与各位大将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典跟从太祖平定诸县有功,逐渐升迁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李典调职为颍阴令,做了中郎将,统帅李整的军队。魏书说:李典年少时就好学(不宜解释成学习,因为后面有“兵事”),不喜欢军事,于是从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览群书。太祖爱惜他的文才,所以把治民的政务交给他让他尝试着管理,升迁为离狐太守。

  当时,太祖与袁绍在官渡相抵抗,李典率领宗族及家兵运输粮食布匹供应军队。袁绍被打败,任用李典为裨,驻扎下来安抚百姓。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让李典和程昱用船运军粮。正赶上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率领军队驻扎在黄河上,断绝了水上通道,太祖命令李典、程昱:“如果船不能过,下策只有走陆道。”李典与各位大将商议说:“高蕃的军队装备少,倚仗水上便利条件,有松懈的思想,攻打他们一定会取胜。军队不必受皇宫控制,只要对国家有利,独自掌管也是可以的,应该赶快攻打他。”程昱也认为对。于是向北渡过黄河,攻打高蕃,打败

  了他,水路得以畅通。刘表派刘备向北侵犯,到了叶地,太祖派李典跟从夏侯惇抵御他。刘备有一天把军营烧掉退兵,夏侯惇于是率领军队追击。李典说:“敌人无故退兵,我怀疑一定有埋伏。向南走的道路狭窄,草丛树木很深,不能追。”夏侯惇不听,和于禁追击,李典留守。夏侯惇等果然进入了敌人的埋伏圈,作战不利,李典前往营救,刘备见到救兵到了,这才撤兵。李典跟从太祖围攻邺县,邺县被平定。与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干,在长广攻打管乘,都大败他们。升迁为捕虏,被封为都亭侯。李典的宗族私家军队三千多家居住在乘氏,自愿请求迁徙到魏郡。太祖笑着说:“你想效法耿纯吗?”李典谢罪说:“我愚笨怯弱,功劳小,可是封爵宠爱优厚,的确应该全家族的人都一起效力,再加上征战讨伐还没有停止,应该充实都城附近地区,来控制四方,我不是效仿耿纯。”于是把自己的部下以及宗族一万三千多口迁移到邺县居住。太祖赞赏他的做法,升迁为破虏。李典与张辽、乐进驻扎在合肥,孙权率兵包围他们,张辽想遵照太祖的指示出来应战。乐进、李典、张辽一向都不合,张辽害怕他们不听从,李典情绪激昂,说:“这是国家大事,只是看你的计策怎样,我能因为私人仇恨忘记国家大义吗! ”于是率领军队和张辽一起打败孙权使之逃跑。

  李典喜欢学习和问难,以温文尔雅为贵,不与诸将争功劳,尊敬有才的士大夫,谦恭唯恐做得不够,军队中称赞他是忠厚之人。三十六岁去世。

看过“高二语文习题”

46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