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高二政治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普遍性

  2、难点:发展的实质

  【教学方法】归纳法、探究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MTV。《春天的故事》是一首颂歌,歌颂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万象更新,歌颂改革开放展开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画卷。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黑板板书: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

  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社会形态的更替说明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4、有人说:“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三)合作探究

  1、发展的普遍性

  合作探究内容:发展的普遍性

  教师提问:哲学把世界分为哪三大领域?

  学生回答: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的三组图片分别属于哪一领域?多媒体逐步展示三组图片。

  师生共同探究出三个结论:

  (1)自然界是发展的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教师设问:同学们是怎样理解发展的普遍性的呢?由学生对发展的普遍性进行归纳。

  学生回答:略

  自然界是发展的

  多媒体展示: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教师总结:

  教师设问:我们这个时代是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同学们也享受到了发展为我们所带来的实惠,那么同学们能否从以上三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吗?

  学生举列:

  2、发展的实质

  合作探究内容:

  (1)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 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问:我们之所以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因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和上升的过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由此同学们思考一下:究竟什么是发展?

  学生回答: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教师设问:这是不是发展呢?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

  学生回答:

  教师设问: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图片:

  活动设置“动动脑、动动手”:用一种线条来表示什么是“发展”。

  活动设置“练一练”:多媒体显示一个选择题。学生自己分析答案

  多媒体展示:练一练: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哪些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教师总结:

  (三)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本框知识结构

  (四)感悟提升:请同学们以发展为主题,题目“我想对……说”,(说话的对象可以是自己、兄弟姐妹、老师、父母长辈、国家领导人等等)上台发表一分钟的演讲。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板书)

  一、说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及教材资源,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实行思维------探究式教学模式,努力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探索性学习形式,实现教师主导、主体参与、知识体验、情感内化的三维统一。

  二、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发展的实质。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

  三、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发展是和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概念,讲联系必然讲发展。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个总体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观点是联系观点的逻辑延伸。

  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

  第二目,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要理解好这一内容,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的实质。难点: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本节重、难点突破的关键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运用教材资源,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讨论,从而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图片展示 文字说明

  四、说教法

  指导自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练习拓展相结合。目的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辅助运用多媒体。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情景演示视频、相关案例图文演示活跃课堂气氛,强化教学效果。

  坚持“材料——设疑——探究——归纳”的探究型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案例,通过设疑,让学生真正去分析、判断和思考,形成一种“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核心”的参与性、开放性创新教学的模式。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习气氛,在教学中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将本节课的探究问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两部分,只有探究一的问题是必答,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抢答,每小组回答一次记一分或二分。本节课结束时进行总结,表彰发言积极的小组,对落后的小组要鼓励。

  五、说学法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六组,并设一名小组长或代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贯彻探究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分析、释疑,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达到深刻领会知识并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

  六、说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教学。为了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积极性。我采用情景导入,播放胡锦涛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讲话片段,引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而事物的相互联系又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

  2.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可以齐读或招一名学生读一遍,加深印象。

  3、展示三组图片,第一组,人的进化图;第二组,49年开国大典图及国庆60周年庆典图;第三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确定图及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然后,让学生结合讲义“合作探究一”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4、教师引导学生以分组、必答形式展示探究成果。对每组的结论进行点评,并给予每组回答的学生进行积极地评价。通过学生的分组探究得出结论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这些都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得出发展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要求我们如何看问题呢?”得出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课堂练习,夯实基础。得出原理方法论之后,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然后一名或几名学生上讲台默写,其他同学相互提问。针对这一基本概念,设置一道选择题。

  6、 播放黄宏、宋丹丹小品《回家》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展示几幅关于手机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讨论交流解决“合作探究二”,然后进行抢答(可以引发学生的竞争,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发展的实质这一结论,接着教师展示“如何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结合这一标准,让学生判断“电脑科技算命是不是新事物”,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论。

  7.教师简单总结刚刚学过的内容,引出“运动、变化是不是发展?”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三”。 然后进行抢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稍加点评,给予积极地评价,然后展示答案。

  8.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第二个原理与方法论,并让学生当堂记忆,可以简单提问。然后做课堂达标题,在学生展示答案后,教师简单点拨即可。

  9.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讨论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然后让学生上讲台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10、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写一份调查报告。

  11.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表现比较好的小组并给与学生鼓励,对于稍微落后的小组提出要求。然后播放一则flash“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希望下次相见时,学生能让老师刮目相看。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形式,并结合竞赛的必答、抢答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自己感觉进行的比较顺利,当然也存在一些失误,如第一环节进行的过快,在展示图片时,时间太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发挥,但是还是不够;在处理简答题时,缺少做题方法的引导。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得更好。

  这就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不当之处请批评指导!


  看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6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