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考 > 高考辅导 >

高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知识要点

时间: 文桦2 高考辅导

  物理实验是初高中阶段物理课程中包含的相关实验,包括电学实验、力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等等,常用于验证物理学科的定理定律。

  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物理实验注意事项相关知识要点。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知识要点一.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2. 主要测量: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结点O的位置。 记录 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3.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知识要点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S1 S2 S3 S4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T 。T 。 T 。 T 。

  3.重点:纸带的分析 0 1 2 3 4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DS1=DS2=DS3= …….=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 先求DS,再由D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 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知识要点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D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 。。。。图中O是任一点。

  5. 数据处理: 0 1 2 3 4 5 6 根据测出的S1、S2、S3……. 。S1 。S2 。 S3 。S4 。 S5 。 S6 。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 S5-S2=3a2T2 , S6-S3=3a3T2 a=(a1+a2+a3)/3=(S4+S5+S6-S1-S2-S3)/9T2 即时速度:(同上)

  

知识要点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原理: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 在实验误差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米尺,铁架台,烧瓶夹、低压交流电源、导线。

  3.实验条件: a.打点计时器应该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 b.在手释放纸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刚好打下一个点子,纸带上最初两点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

  4.测量的量: a.从起始点到某一研究点之间的距离,就是重锤下落的高度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1;测多个点到起始点的高h1、h2、h3、h4(各点到起始点的距离要远一些好) b.不必测重锤的质量

  5.误差分析:由于重锤克服阻力作功,所以动能增加量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

  6.易错点: 选择纸带的条件:打点清淅;第1、2两点距离约为2毫米。 打点计时器应竖直固定,纸带应竖直。 实验操作关键:先合上电源,再松开纸带。 d.为减小误差,重锤应适当大一些。

1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