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考 > 高考辅导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总(2)

时间: 欣欣2 高考辅导

  5.(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⑴—⑸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指杨嗣昌、高起潜。

  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善射,娴将略 娴:熟习

  B 逐贼危崖 危:高峻

  C 督天下援兵 督:督促

  D 次顺义 次:驻扎

  ⑵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 ①因 ②且 ③乃 B ①为 ②而 ③以

  C ①因 ②而 ③以 D ①为 ②且 ③乃

  ⑶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卢象昇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风丧胆。

  B 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昇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祖国。

  C 卢象昇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 侯弘文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昇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⑸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⑴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象昇麾兵作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4分)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3分)

  ⑵卢象昇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3分)

  6.(湖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⑸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⑴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归:称许

  B 则千金有所必割 割:舍弃

  C 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能:做到

  D 侯居常三年 居:居住

  ⑵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3分)( )

  A 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B 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

  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 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C 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D 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

  一无所慕与无所惧 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

  ⑶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 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 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 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⑷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3分)

  ②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3分)

  ③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3分)

  ⑸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王慎中为文,初 亦 高谈 秦 汉 谓 东 京 以 下 无 可 取 已 而 悟欧 曾作 文 之 法 乃 尽 焚 旧 作 一 意 师 仿 尤 得 力 于 曾 巩唐 顺 之 初 不服 其 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7.(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⑸题。(22分)

  《三事忠告》二则 张养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⑴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斥责

  B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 牧:治理

  C 相时度力,敝者葺之 相:观察

  D 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 愈:更好

  ⑵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 ),未易( )言。有官君子,( )审择焉。

  A 之 与 而 B 者 与 其

  C 之 所 其 D 者 所 而

  ⑶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B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C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D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⑷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治官如治家,凡事当如,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 管理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息。

  C 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D 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⑸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3分)

  译文:

  ②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4分)

  译文:

  ③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3分)

  译文:

  8.(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⑴—⑷题。(18分)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⑴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为人纯实不欺 欺:欺骗 B 不治科举文词 治:研究

  C 要必申其意 申:施展 D 召君问其制 问:询问

  ⑵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 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 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 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⑶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②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⑷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9.(江苏附加题)阅读材料,完成⑴—⑶题。(10分)

  予友武林王子丹麓,手订《今世说》一书,盖祖刘氏所作《世说新语》而稍节其条目。予受而读之,自清兴以来名臣硕辅,下逮岩穴之士、章句之儒,凡一言一 行 之 可 纪 述 者 靡 不 旁 搜 广 辑 因 文 析 类 以 成 一 家 言 其 大要 采 诸 序 记 杂 文 之 行 世者 而 不 敢 妄缀 一 词,其详慎不惮烦如是。

  (节选自严允肇《掖今世说业序》)

  ⑴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⑵《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1分)

  ⑶根据材料,概括《今世说》的特点。(4分)

47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