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实验过关检测题及答案

时间: 文桦2 高一化学

  化学实验教学既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合的关于高一化学实验过关检测题及相关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一化学实验过关检测题及答案一、从实验学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2010•大同高一检测)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解析: 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 D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解析: B项错,试管内的液体太多;C项错,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D项错,漏斗下管口没有靠在烧杯内壁上。

  答案: A

  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Ba(NO3)2、Na2CO3、K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

  A.KNO3溶液 B.稀H2SO4

  C.NaOH溶液 D.Na2SO4溶液

  解析: 分析四种试剂,KNO3、NaOH溶液与上述三种溶液都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Na2SO4只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它们都不能鉴别上述三种溶液,而稀H2SO4与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与Na2CO3反应产生气体CO2。

  答案: B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0.3 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3NA

  C.常温下,2.7 g A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5NA

  D.常温下,1 L 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Cl-数为0.2NA

  解析: A项错,11.2 L甲烷常温常压下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故CH4中含H原子不为2NA,B项错,0.3 mol SO2含有的氧原子为0.6NA。

  答案: CD

  5.x g H2O中含有y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9x/y mol-1 B.9y/x mol-1

  C.x/y mol-1 D.y/x mol-1

  解析: n(H2O)=x g18 g•mol-1

  n(H)=2n(H2O)=x9mol

  又:n=NNA,则:yNA=x9。

  所以:NA=9yxmol-1

  答案: B

  6.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充分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解析: 根据题意,因等温度、等体积、等密度,则两者等质量,B项错;等质量的O2和O3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压强和分子数不相等,则A、C两项错;O2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等质量的O2和O3原子数相等。

  答案: D

  7.将5 mol•L-1的盐酸10 mL稀释到200 mL,再取出5 mL,这5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5 mol•L-1 B.0.25 mol•L-1

  C.0.10 mol•L-1 D.0.50 mol•L-1

  解析: 稀释过程:c浓V浓=c稀V稀,即:5 mol•L-1×10 mL=c稀×200 mL得c稀=0.25 mol•L-1。

  答案: B

  8.电影《闪闪的红星》中,为让被困的红军战士吃上食盐,潘冬子将浸透食盐水的棉袄裹在身上,带进山中……假如潘冬子欲从食盐水中提取出食盐,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 B.萃取

  C.蒸发 D.蒸馏

  解析: 食盐溶于水后,蒸发溶剂,可得到食盐固体。

  答案: C

  9.下列实验操作:①用50 mL量筒量取5 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时 ,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④倾倒液体时试剂不对准容器 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其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④⑤⑥

  解析: ①误差太大,应该用10 mL量筒;②应在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以免污染药品,损坏托盘;③正确;④应使试剂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在一起;⑤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⑥细口瓶盛液体,广口瓶才用来保存固体。

  答案: D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解析: 将已经取出的试剂再放回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所以取用试 剂时应“少量多次”,避免浪费,A项不正确;Ba(NO 3)2属于重金属盐,是有毒物质,不可以倒入水槽中再冲入下水道,B项不正确;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C项不正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立即注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 后冷却的溶液的体积会减小,使浓度偏大。

  答案: D

  11.相同状况下,20 mL气体A2和10 mL气体B2恰好化合生成20 mL气体C,则C的化学式为(  )

  A.AB B.AB2

  C.A2B D.A4B2

  解析: 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数之比。故参加反应的A2、B2与生成的C的分子数之比为2∶1∶2。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得2分子C中含4个A原子、2个B原子,故C的化学式为A2B。

  答案: C

  12.在除杂过程中要尽量除去杂质,那么,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且最后过量物质可以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 去NaCl中少量的Ca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BaCl2、HCl B.BaCl2、Na2CO3、H2SO4

  C.BaCl2、Na2CO3、HCl D.Ba(NO3)2、Na2CO3、HCl

  解析: 一般除杂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加过量试剂时还应考虑下一步要除去过量未反应的试剂。加试剂顺序应是:Ba2+→CO2-3→HCl,加稍过量BaCl2可除去Na2SO4,稍后加入的Na2CO3在除去CaCl2的同时也除去了过量的BaCl2,最后再用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盐酸过量不要紧,可依靠加热挥发而除去。

  答案: C

  13.配制250 mL 0.1 mol•L-1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

  解析: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可知c=nV=m/MV,影响因素为两大方面: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A项,容量瓶内有水,既不影响溶质的质量,也不影响液体的定容;B项,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超过容量瓶刻度线,使浓度偏低;C项,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入液体后,不能用水洗涤,这时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多,浓度偏高;D项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没及时回流,此时液面虽低于刻度线,但已经配制完成,如果再加水,就使液体体积增加,浓度偏低。

  答案: C

  14.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 mL,此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 mol•L-1 B.6.25 mol•L-1

  C.7 mol•L-1 D.6.75 mol•L-1

  解析: 设蒸发浓缩后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为x,根据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0.08 L×x×56 g•mol-128%+100 g)×14%=0.08 L×x×56 g•mol-1,x=6.25 mol•L-1。

  答案: B

  15.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

  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 174×100%

  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解析: 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 ℃的浓度大于4.0 mol•L-1;假设此溶液为1 L,则m(溶液)=ρV=1.174 g•cm-3×1 000 cm3=1 174 g,m(KCl)=c(KCl)×V(KCl)×M(KCl)=4.0 mol•L-1×1 L×74.5 g•mol-1=298 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 g1 174 g×100%,B项错误。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仍为饱和溶液,密度仍为1.174 g•cm-3,D项错误。

  答案: A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8分)(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 ℃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分离FeCl3、KCl、BaSO4的固体混合物,应采用的一组试剂是(  )

  A.水、硝酸银、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盐酸

  C.水、氢氧化钾、盐酸 D.水、氢氧化钾、硫酸

  (3)下表所列三种物质都含有少量杂质,试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分别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及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NO3 NaCl

  ZnSO4 CuSO4

  (4)如何除去H2中混有的HCl气体和水蒸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水在4 ℃时密度最大。

  答案: (1)D (2)C (3)加入AgNO3,过滤、蒸发 NaCl+AgNO3===AgCl↓+NaNO3 加入锌粒、过滤、蒸发 Zn+CuSO4===Cu+ZnSO4 (4)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除去HCl,然后通过浓H2SO4除去H2O

  17.(10分)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Na2SO4、MgCl2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各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原混合物肯定无____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无________

  (3)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原混合物肯定有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实验(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2)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SO4不溶于稀HNO3,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3)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

  答案: (1)CuSO4、CaCO3 (2)Na2SO4 Na2CO3 (3)MgCl2

  18.(10分)实验室要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5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该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________g。

  (2)如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3)若实验中如图Ⅱ所示的仪器有下列情况,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定容前容量瓶底部有水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最终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500 mL×10-3L/mL×0.1 mol/L×286 g/mol=14.3 g。

  (2)从图中可知,每个小刻度代表0.2 mL,凹液面在7.2 mL处。

  (3)A.底部有少量水珠不影响最终溶液体积,所以对浓度无影响;

  B.水面超过刻度线,则体积偏大,浓度偏低;

  C.俯视液面会使体积偏小,浓度偏高。

  答案: (1)14.3 (2)7.2 (3)无影响 偏低 偏高

  19.(12分)(1)相同物质的量的O2和O 3的质量比___ 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在200 mL 2 mol•L-1Mg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此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n=mM,n=NNA计算求得。

  (2)由cB=nVaq,m=n•M计算求得。

  (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甚多,各有不同。

  答案: (1)2∶3 1∶1 2∶3

  (2)38 g 2 mol•L-1 4 mol•L-1

  (3)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 过热,使液体飞溅

  20.(15分)在25 ℃,101 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________L,V(H2)=________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V(H2)=________。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因2CO+O2点燃,2CO2,2H2+O2点燃,2H2O,故CO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H2与O2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都等于2∶1;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比(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故不论CO与H2以何种比例混合,10 L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O2总是5 L,余下O2总是10 L。

  (1)题中燃烧后恢复原状时,水为液体,气体体积为15 L,则CO2为15 L-10 L=5 L,由碳原子守恒得原CO为5 L,则V(H2)=10 L-5 L=5 L。

  (2)剩余气体为a L,则CO2为(a-10)L,CO为(a-10) L,H2体积为[10-(a-10)]L,即(20-a)L。

  (3)假设起始气体全部是CO时,a为最大值;全部是H2时,a为最小值。a为最大值时生成10 L CO2,剩余10 L O2,所以a为20,a为最小值时只是剩余10 L O2,所以10

  答案: (1)5 5 (2)a-1020-a (3)10

  高一化学实验过关检测题及答案二、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3

  B.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

  C.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相同

  D.少量通过浓CaCl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只能生成SO2,A项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还原性,二者褪色原理不同,C项错误,亚硫酸为二元中强酸,酸性比盐酸弱,S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 B

  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O2氧化物――→+H2O酸或碱――→+NaOH或HCl盐

  A.硅 B.硫

  C.铜 D.铁

  解析: 硫可 依次发生以下反应:S+O2=====点燃SO2、SO2+H2O H2SO3、H2SO3+2NaOH===Na2SO3+2H2O。

  答案: B

  3.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黄(燃烧硫黄)对银耳进行熏制,用这种方法制取的银耳对人体是有害的。这些不法商贩所制取银耳利用的是(  )

  A.硫的漂白性 B.硫的还原性

  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D.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解析 : 燃烧硫黄生成SO2,利用SO2的漂白性将银耳漂白,但SO2本身对人体有害。

  答案: C

  4.下列反应中 ,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 催化剂△2SO3

  B.SO2+H2O H2SO3

  C.2H2S+SO2===2H2O+3S↓

  D.SO2+2H2O+Cl2===H2SO4+2HCl

  解析: A、D两项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SO2被氧化,表现还原性,B项中S元素化合价没 有改变,C项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氧化性。

  答案: C

  5.用某溶液浸湿滤纸后置于集气瓶口,以检验瓶中是否收集满SO2气体,则该溶液是(  )

  A.BaCl2溶液 B.KMnO4酸性溶液

  C.淀粉KI溶液 D.澄清石灰水

  解析: SO2与BaCl2溶液、KI溶液都不发生反应,而与滤纸上的石灰水反应能生成少量的白色CaSO3沉淀,但此现象并不 明显。KMnO4酸性溶液能氧化SO2,自身的紫色褪去,现象明显,可以检验SO2气体是否集满。

  答案: B

  6.下列几种溶液既能检验CO2中SO2的存在,又能除去SO2的是(多选)(  )

  A.溴水 B.酸性KMnO4

  C.饱和NaHCO3溶液 D.NaOH溶液

  解析: CO2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均不反应;SO2能与Br2或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之颜色褪去或变浅,这样既检验了SO2的存在,又除去了SO2,饱和NaHCO3溶液虽然能除去SO2,但没有明显现象不能检验SO2的存在,NaOH溶液既能吸收CO2也能吸收SO2。

  答案: AB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三氧化硫

  B.标准状况下,每摩尔三氧化硫的体积约为22.4 L

  C.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三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解析:  A中SO2虽既具氧化性也具还原性,但不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只有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才能被氧化,B项中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体积不是22.4 L;D中SO3中硫虽为+6价,但并不具氧化性。故A、B、D错误。

  答案: C

  8.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3种盐的一组是(  )

  A.SO2、CO2 B.Cl2、Al2 O3

  C.CO2、SO3 D.SiO2、CO2

  解析: 注意题目中条件是“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各物质反应的方程式为:SO2+NaOH===NaHSO3,CO2+NaOH===NaHCO3,Cl2+2NaOH===NaCl+NaClO+H2O,Al2O3+2NaOH===2NaAlO2+H2O,SO3+2NaOH===Na2SO4+H2O,SiO2+2NaOH===Na2SiO3+H2O,分析以上反应可知B项符合要求。

  答案: B

  9.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中发生如下的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和还原剂是(  )

  A.2e-,H2 SO4 B.4e-,SO2

  C.2e-,Br2 D.2e-,SO2

  解析:  ,这是SO2体现还原性的重要反应,反应中还原剂是SO2,整个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答案: D

  10.

  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滤纸均褪色都能证明SO2的漂白性

  C.湿润淀粉KI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

  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

  解析: Na2SO3晶体和浓H2SO4会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SO2↑+H2O。A项中SO2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能使它褪色;B项中品红试纸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而沾有KMnO4溶液滤纸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项中氧化性:I2>SO2,所以SO2不能把I-――→氧化I2,淀粉KI试纸不变蓝;D项中实验室多余的SO2需用NaOH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SO2+2NaOH== =Na2SO3+H2O。

  答案: CD

  二、非选择题

  11.在括号中填写二氧化硫在下列反应中表现的性质。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漂白性 D.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1)SO2+Br2+2H2O===2HBr+H2SO4(  )

  (2)SO2+2H2S===3S↓+2H2O(  )

  (3)SO2+2NaOH===Na2SO3+H2O(  )

  (4)SO2+Ca(OH)2===CaSO3↓+H2O(  )

  解析: (1)反应式S+4O2→S+6O2-4,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2)SO2使H2S中的S-2被氧化为S,说明具有氧化性。

  (3)(4)SO2与NaOH、Ca(OH)2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些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答案: (1)B (2)A (3)D (4)D

  12.

  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6种气体:①H2

  ②Cl2 ③O2 ④HCl ⑤CO2 ⑥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解析: (1)从B口进气是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若从A口进气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用排气法收集的气体必须与O2不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

  (2)若排水法收集,则气体必须不溶于水,应从A口进。

  (3)若用浓H2SO4干燥气体,必须从B口进气。

  答案: (1) ②③④⑤⑥ ① (2)①③ A (3)①②③④⑤⑥ B

  13.已知X、Y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X________、Y________、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解析: A与HNO3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中含Cl-,B与盐酸酸化的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中含SO2-4,又根据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X能与Fe反应,则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

  答案: (1)Cl2 SO2 HCl H2SO4 FeCl3

  (2)Cl2+SO2+2H2O===2HCl+H2SO4

  2Fe3++SO2+2H2O===2Fe2++SO2-4+4H+

  14.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备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格

  装置 实验现象 体现SO2的性质

  ①

  ②

  ③

  ④

  解析: Na2SO3能与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H2SO3是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SO2具有漂白作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SO2具有氧化性,能与还原性气体H2S发生反应,生成S沉淀:2H2S+SO2===2H2O+3S↓;SO2具有还原性,能将氯水还原为无色的HCl:SO2+Cl2+2H2O===H2SO4+2H Cl。SO2是酸性气体,可被NaOH吸收,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 (1)Na2SO3+H2SO4===Na2SO4+H2O+SO2↑

  (2)吸收过量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SO2+2OH-===SO2-3+H2O

  (3)

  ① 溶液变红色 SO2水溶液显酸性

  ② 溶液褪色 漂白性

  ③ 溶液变浑浊 氧化性

  ④ 氯水褪色 还原性

  高一化学实验过关检测题及答案三、化学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对电解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

  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解析: 必须紧紧把握住“电解质”的概念的几个要点:①化合物;②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③能导电。注意C中,Na2O属于电解质,因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生成Na+和O2-。

  答案: D[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

  解析: 对概念的理解,可采用反例法分析。①溶液都是混合物;②有很多含氧的化合物是酸(H2SO4)、碱(NaOH)、盐(Na2CO3)等;③NaHSO4、NaHCO3等均可电离出H+,但它们是盐类;④Cu2(OH)2CO3能够电离出OH-,但属于盐类。

  答案: B

  3.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

  C.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

  D.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

  解析: 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A、B错误,D正确。NaCl晶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均导电,C错误。

  答案: D

  4.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水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SO3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解析: A选项中水能微弱电离出H+和O H-,所以水是电解质;B选项中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是因为SO3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电离产生了大量自由移动离子的缘故,是化合物本身产生的,并不是该物质直接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SO3是非电解质;C选项铜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选项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本身就是由离子构成的,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氧化钠是电解质。

  答案: D

  5.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2-3 B.Al2(SO4)3===Al3++SO2-4

  C.H2SO4 ===2H++SO2-4 D.NaHSO4===Na++HSO-4

  解析: 碳酸氢钠是弱酸酸式盐,碳酸氢根离子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不能写成H++CO2-3的形式;硫酸铝电离时,Al3+和SO2-4的个数比应为2∶3;NaHSO4是强酸酸式盐,水溶液中应写成Na+、H+和SO2-4的形式。

  答案: 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NaCl固体不导电是由于不含Na+、Cl-

  解析: A中,NaCl溶液中的Na+、Cl-是在极性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产生的,而不是电流的作用;B中,NaHSO4、NaHSO3等盐溶于水也能电离产生H+;C中,液态HCl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NaCl固体不导电是由于不含有可自由移动的Na+、Cl-。

  答案: C

  7.在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的化 合物是(  )

  A.MgCl2 B.KClO3

  C.BaCl2 D.HCl

  解析: 电离方程式:A项MgCl2===Mg2++2Cl-;B项KClO3===K++ClO-3;C项BaCl2===Ba2++2Cl-;D项HCl===H++Cl-,由此可以看出只有B项不能电离出Cl-。

  答案: B

  8.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解析: A项均为电解质;B项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C。

  答案: C

  9.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化合物 HCl NaOH Cu2(OH)2SO4 FeSO4•7H2O

  氧化物 H2O Na2O CO Fe3O4

  电解质 浓盐酸 纯碱晶体 胆矾溶液 铁

  解析: A中浓盐酸为混合物,C中胆矾溶液为混合物,D中铁为单质。注意:纯碱晶体是含10个结晶水的化合物——Na2CO3•10H2O。

  答案: B

  10.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先减弱而后又逐渐增强的是(  )

  A.CO2通入石灰水中 B.CO2通入 NaOH溶液中

  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 D.NH3通入盐酸中

  解析: 因为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所以分析气体通入溶液后,离子浓度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A中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CO2+CaCO3+H2O===Ca(HCO3)2,离子浓度先小后大;B中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2CO3+H2O===2NaHCO3,离子浓度基本不变;C中发生反应:NH3+CH 3COOH===CH3COONH4,离子浓度增大;D中发生反应:NH3+HCl===NH4Cl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熔融KCl ④蔗糖 ⑤铜 ⑥CO2 ⑦H2SO4 ⑧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 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区分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而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 状态下一定能导电。

  答案: (1)③⑤ (2)①②③⑦⑧ ④⑥ (3)①②③⑥⑦⑧

  12.(1)写出硫酸氢钠(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NaHSO4是不是酸,__________________;判断Cu2(OH)2CO3是不是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解析: (1)中,NaHSO4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O4===Na++H++SO2-4。(2)中,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是酸或碱,必须紧扣概念进行分析。

  答案: (1)NaHSO4===Na++H++SO2-4

  ( 2)NaHSO4不是酸,属于盐类 Cu2(OH)2CO3不是碱,属于盐类

  13.(原创题)(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 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 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Ba(OH)2===Ba2++2OH- ②NaHSO3===Na++HSO-3 ③HNO3===H++NO-3 ④Na2CO3===2Na++CO2-3

  (2)③ ① ②④

  14.(1)如图所示的装置里,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③蔗糖晶体;④乙醇;⑤氯化钠溶液;⑥氢氧化钠溶液;⑦稀盐酸;⑧蒸馏水;⑨SO3晶体中的哪几种?

  (2)简要回答(1)中所列物质不导电的原因及导电的原因。

  解析: 导电必须存在 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答案: (1)⑤⑥⑦⑧ (2)①②不导电的原因是晶体状态下不能发生 电离;③④⑨不导电的原因是它们属于非电解质;⑤⑥⑦⑧能导电的原因是NaCl、NaOH、HCl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H2O自身可发生电离。

23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