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 >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时间: 如英2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

  “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 哲学思想——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 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法家:韩非: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价:①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3)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5)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 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② 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

  1、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2、评价(历史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3、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⑶主要内容:机构+制度

  ①2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⑷作用: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⑴1947年签字,1948年实施。

  ⑵目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⑶性质:一项国际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⑷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在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⑵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⑶影响: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欧洲联盟(即欧盟)

  ⑴建立过程:

  ①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共体(经济合作组织)。

  ②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

  ③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

  ⑵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范围从经济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⑶欧元的诞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

  对欧盟经济发展有利,也对欧洲政治联合起推动作用

  ⑷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③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2、北美自由贸易区

  ⑴建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署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⑵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

  ⑶影响: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加快拉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亚太经合组织

  ⑴成立:1989年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会议在上海召开

  ⑵组织原则:①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②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⑶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⑷影响:①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②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进程:

  ⑴ 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⑵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⑶ “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2、原因

  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⑶、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⑷、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⑵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5、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消极作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态度:

  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

  ②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③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1、世界贸易组织

  ⑴建立: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⑵作用: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⑴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⑵影响:

  ①积极意义//机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②消极意义//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

4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