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对欣赏诗有哪些误导?

时间: mianshi12 高一语文
一,高中诗歌鉴赏本质之尴尬
作为当代教育体系下一种相当独特的题型,诗词鉴赏,大体是本于「兼顾之」、「不得不有之」等心态强行拟出的,然而实则并无诗教之根底。
中国素来为诗教之国,诗教本来就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所谓孔圣教子,第一句话就是「不学诗,无以言」。而历代诗的成就,也皆是可称辉煌的。最表层的,开拓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创作技巧,涌现出了大量杰作;更深一层的,诗教者,在春风化雨教化人心,民族性格的养成,与诗看似是弱关联,但其实意义巨大。这样的一种文学,几乎已成为所有文学的魁首,知识分子,鲜有不写诗不读诗的,就算大众所以为的诗道衰落之元、明等朝代,仔细去研究,其实成就也远非大众所可以窥见的。
而,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是一个大交关,所谓三千年未有云云,诗在这一个关节上,走得并不好。我在另一个答案中写过:
陈曾寿死于1949年9月1日,时距新朝建立只有一月,他集子中倒数第五首诗的题目叫:蘇堪手寫和乙庵師詩,有:“窗間枕書人,二豎語膏肓。日車何時翻,一快偕汝亡”句,愛其噴薄激烈,漫成其後。陈之将死时,说“偕亡真见日车翻”,他强烈的感受到那种时代转换、风起云涌的气氛,但到底还是未见。他死去的这个节点,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其定数。那一代人凋零之后,中国诗教高雅醇正的传统渐次毁坏于政治狂热。光宣诗人,也成为传统诗教最后的守望者。
诗的衰落,不在于没有人可以写得出漂亮句子,不在于没有没有人读诗,而在于诗的精神。清季民国,看起来吵吵嚷嚷,今天推崇白话文,明天要拼音化汉字,但是在我看来,并没有彻底掘去诗的土壤,若施蛰存老先生,写着最新潮的白话小说,在诗上却也是造诣精深的。写新诗的,并没有能让写旧诗的束手,而 是如唐诗之后有宋词一样确立了一种新诗体。这种民族祸亡带来的忧惧和偏激,其实说到底,是不会长久的,是总会趋于平和的,也是亡不了诗的。
诗的真正沦亡,从毛韶山开始。对韶山公诗词的狂热模仿,占据了几十年的诗史。而这种模仿裹挟着中不政治正确就要被整的恐惧,和教育的转变,就造__国这个因为诗骄傲的国家亘古未有的奇观,老干部体和诗词协会。
最近周啸天获鲁迅奖一事,就是这种衰落的直接体现。占据发言权的,是不会写诗的人;评论这些诗的,是不会写诗的人;颁奖的人,是不会写诗的人。
这一大片,所说的不过一个问题:传统诗教的死亡。
诞生的怪胎,我略举两例:

《江城子》 山东省作协副主席 王兆山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忆秦娥.2015/2/4喜迎立春》 百度贴吧 九江余志鹏
迎春炮,三星送喜羊来到。羊来到,国泰民安,吉祥高兆。
人欢马跃中华耀,超英赶美人民笑。人民笑,竞贤选圣,群龙腾啸。


充斥在中华诗词协会等机构刊物上的,大抵是这一类放在大的时间尺度上会被视为荒诞的文学,而更多可以立足于古今的诗人们,往往无人知晓。
诗的边缘化,和诗人的边缘化,是一件事。所谓的衰落,并不体现在诗词水平上,而体现在这个国家被人知道的那些诗人们身上,他们搞臭了搞脏了,就是衰落。
然而,不好说太细的是,作为教育,政策上传统是不得不有,诗即为中国文学的冠冕,更是不得不有,一些人是头疼的,一些人是固执的。
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他认为应该把这些经典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这种兼顾,其实是并无诗教氛围,根基大半摧毁后,粉饰一番,学生们便盲人骑瞎马出发了。
二,高中诗歌鉴赏方法之尴尬
要学习一样文学艺术,成体系的学习法,和不成体系的学习法、乱七八糟不知所云的学习法,其实界限是很分明的。
上文说了,诗是不得不有之,庆丰帝发话了,必须有,还得嵌进去。可是这个嵌入的方式如何呢,我只想说:
一个真正好学习方法,是务必要求全面的科学的体系的,而非玄虚的经验的东鳞西爪的。
在我的思考里,一个基本能全面科学的诗词教育体系,是必须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的:

  • 诗之源流脉络

  • 诗之理论体系

  • 诗之鉴赏批评

  • 诗之创作精研

当代中国中学阶段的教育,所教授的,基本在其三,要求能做出鉴赏批评来。其余,诗史仅是通过出现的诗人所连缀,有政治上的选择考虑,大部分人毕业了也分不清古今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词分豪放婉约。其二更是近于无,于中国传统诗最重要的,音乐美,建筑美,格律知识大部分老师介绍也不会介绍,诗的章法更是糊涂账,更不用说诗的一些技巧修辞,往往被刻板简化为「练字」等。第四点,更是想都别想,大抵贴吧Q群自以为是的「诗人」、各色古风歌词作者,也都能算是自发的开始写一些了,然而这个迷宫沦陷了太多太多人,走出来的,寥寥无几。
要之,诗之源流脉络、理论审美,是做鉴赏批评的依据,无前二者之根基,鉴赏就是一句白话。偏偏中学阶段的诗词教育,是无中生有,学了几首名作,就让学生强行鉴赏出个样子来,还偏要考试。
这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强行灌输高度刻板化的理念、极简失真而统一化的技巧,为的也非领略诗,而是考试中的高分。以我个人的经验,我高中时候的同学们是很头疼诗词鉴赏的,因为这种题型很无聊,语文卷子本身就够无聊了,诗词鉴赏无聊出了新高度。
三,没有学到东西的学生对这一体系的回馈,恶性循环的开始
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半残的教育体系,是让很多学生怨念的,想必题主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我们看到了之前课本要俭省诗词量被喊停这种消息。而,即是没有学到,这个人群,也基本是不具备对诗的清晰认知的。于是哑巴和聋子在对话,这场关于诗词教育的大讨论,对于周啸天的大讨论,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恶性循环,因为诗人在这场论战中,是缺位的。

2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