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教学设计

时间: 子文2 高一政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教学设计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活动体验及身边的热点等,引导他们学会在生活中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找出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矛盾的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生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探究分析法:教师引导,层层剖析,淡化结论,注重参与,强调过程。

  实例引导法:用具有本土特色的事例,以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

  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解决教材中的疑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

  【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PPT展示:

  美国北部有个小岛,岛上有驯鹿,也有狼,狼是鹿的天敌,狼的存在,鹿就有被狼群吃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牧民们为了保障鹿的成长,就开展打狼运动,把狼斩尽杀绝。在他们看来,消灭了狼,驯鹿就会增多。灭狼之后,小岛一度成了驯鹿的天堂。它们再也用不着竖起耳朵吃草,用不着狂奔逃生了,头数也有所增加。但是,好景不长。第二年冬天,天降大雪,由于驯鹿太多,牧草有限,加上驯鹿种群退化,体质下降,一大批驯鹿冻饿而死,鹿的数量大减。从这里,牧民们悟出一个道理,狼固然捕杀驯鹿,但是,它的作用并非都是消极的。它起着择优汰劣、限制驯鹿数量,防止“鹿口爆炸”、驱赶驯鹿奔跑跳跃,保持生机的作用。没办法,牧民只得重新引狼入岛。不久,狼和驯鹿保持着相对平衡,驯鹿又正常地发展起来。

  老师提问:狼是鹿的天敌,可牧民们为什么还要把狼引进小岛,狼和鹿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对驯鹿的正常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狼和鹿之间不仅仅是相互对立,而且还相互依赖,这种关系对驯鹿的正常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哲学上把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称之为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就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板书: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设计意图】

  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生动地说明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过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师:在上述材料中,狼和鹿之间不仅仅是相互对立,而且还相互依赖,我们就把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称为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板书)

  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深入地理解矛盾的含义,从矛盾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矛盾具有哪两个属性呢?

  学生: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师:对于矛盾的对立属性,同学们在显示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但是,矛盾除了具有对立属性外还有统一性。所谓“统一”简单地说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的属性。(板书)矛盾的统一性包含两中情形:相互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不可分割,离开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刚才狼与鹿事例中那些地方体现了这一道理?

  学生:离开了狼,鹿大量死亡。

  教师:在小岛上狼和鹿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正如磁铁,如果把它从当中断开,我们能得到一块只有南极和一块只有北极的磁铁吗?

  学生:不能。每块小磁铁又出现了自己的南北两极。要是将其退磁,一极消失了,另一极也就不存在了。

  教师:我们再来看这幅漫画,他敢烧断绳子吗?

  学生:不敢。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烧”。烧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甲),另一方(乙)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师:在学习语文中,老师常常会让我们找出某个词的反义词,比如说高与矮、胖与瘦、喜与悲等等,没有其中一方,对方也就不会存在。矛盾的统一性显而易见。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为学》中有一句话说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难易是一对矛盾,是不是困难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变容易呢?

  学生:不是,矛盾双方可以转化。

  教师总结:老子的这段话说明天下任何难事只要敢于去做,积极作为,都会变得容易;相反,如果畏首畏脚,不做努力,即便是很容易的事情也难以完成。难和易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板书: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教师∶难和易之间是不是可以任意转化?

  学生:不是,难和易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为”与“不为”。

  教师:这说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但转化是有条件的,不是虚幻的、任意的。条件不具备,矛盾双方就不能相互转化。困难的事在“为”的条件下,才能向容易转变。

  【过渡】我们学习了矛盾的同一性,那么,斗争性是指什么呢?

  教师: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学生:猫和老鼠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共同发展,猫和老鼠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

  教师总结: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就是矛盾斗争性。(板书)如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与异化;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

  教师: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如果不能,那么这两者是何关系?

  学生: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教师:我们所讲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过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是普遍的。

  二、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教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老妇人惟一的儿子死了,她非常悲伤。便请教一位灵修大师:“大师,有什么办法,使我儿子复活呢?大师说:“我有办法,但你要先去找一杯净水给我。这杯水必须来自一个从来没有痛苦的家庭,有了这杯水,我就可以救活你的孩子。”老妇人听了十分高兴,立即去寻找这杯水。 可是,无论到了茅舍或大厦,乡村或城市,她发现每一个家庭都有他们各自的痛苦。最后,她为了安慰别人的痛苦而忙碌着,在不知不觉中早已忘了找水的事。就这样,在她热心的付出中,丧子的哀伤悄悄地离开了她的心。这个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矛盾具有普遍性。

  教师:正如我们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章中描写了一个与外界隔绝、风景秀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 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就真的一点矛盾也没有吗?

  学生:并非如此。

  教师总结: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

  学生: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

  【过渡】矛盾是普遍的,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时,会发现各有其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PPT展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是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面对不同的矛盾。就某一家庭来说,有父母之间的矛盾,有子女之间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在家庭的诸多矛盾中,每一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时,注意区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同一个矛盾中的不同方面。

  教师:家家都有矛盾,但每一家的矛盾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

  教师:这说明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教师: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面对的矛盾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比如说,在孩子上学、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等不同阶段,父母和孩子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家庭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教师:这说明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教师:此外,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比如“父母矛盾、子女矛盾、父子矛盾”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在家庭中,父母有对孩子的期望,孩子也有对父母的期望”,说明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教师总结:以上是矛盾特殊性的三种情形。在生活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

  学生:“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教师总结: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过渡】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那么,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呢?

  PPT展示:

  教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分析图一和图二各自体现了两者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1:图1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例如,马的特征是长鬃毛、马蹄大,耐力强,这些特征是通过一匹匹白马、黑马、黄马来体现出来的。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无论是白马、黑马还是黄马,它无论什么颜色,都和其它的马有共同之处。

  学生2:图2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比如说,马作为一种哺乳动物,与其他的哺乳动物存在生理上的重大区别,所以同其他动物相比,具有特殊性;但是,在马群中,无论什么类型的马都具“长鬃毛、蹄子大,耐力强”特征,即普遍性。

  PPT展示:

  有一天,一个人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家里,想刁难阿凡提,便说:“我知道你很聪明,我想请你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紫色,也不是红色,既不是蓝色也不是绿色,既不是黑色,也不是一切能看到的颜色,阿凡提你能办到吗?”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当谈到什么时候拿货时,阿凡提说:“请你在一个星期中的这一天来取货,既不是星期一又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三也不是星期四,既不是星期五,也不是星期六,既不是星期日也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七天中的任何一天。”最后,那个人灰溜溜地走了。

  教师:这个人是用什么方法刁难阿凡提飞?阿凡提又是用什么方法反击他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颜色作为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红、黄、蓝、绿、黑、紫、橙等具体颜色(矛盾的个性)之中。离开了各种具体颜色的矛盾个性,也就没有“颜色”这一共性。这正是阿訇刁难阿凡提的所在。而机智的阿凡提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个星期”是矛盾共性,它存在于星期一到礼拜天之中,离开了星期一至礼拜天的矛盾个性,同样没有作为矛盾共性的“一个星期”。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

  教师:我国的很多改革都是先进行试点,然后再在全国进行推广,比如说,我国的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进行试点之后,将在全国非民族自治地区全面推广,此举被专家们看作是为今后的“省管县”创造条件。这样做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有什么好处?

  学生:我国进行省直管县改革,不是全面铺开,而是先在一部分地区试点,(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试点一定阶段后,再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体现了的矛盾的普遍性),这样做,能够积累经验,减少改革风险,有利于改革。

  教师总结: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板书)

  【课堂总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表现以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同学们要把原理和方法论结合起来,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教学设计二

  [知识目标]

  识记:矛盾、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习惯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

  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杀和否定。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启发式教学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框共有两目。

  第一目,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矛盾的定义——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这一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层涵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最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设计: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些内容怎么来理解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创设情境

  教师:上节课下课的时候布置给大家的作业都准备了吧,下面我要请几位同学来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那些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所讲内容对错与否,教师暂不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在随后的教学中点评纠正)

  (学生可能回答的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教与学、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 自由与纪律……)

  教师:好的,看来大家课后都很认真地预习了新课,并作了思考。大家先记下他们所说的事例,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分析这些例子。现在给大家欣赏一首艾青的诗——光的赞歌,大家可以出声朗读,感悟这首诗的同时找出诗的当中矛盾的词语。

  (PPT)光的赞歌 (节选)﹨原著:艾 青﹨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中觉醒\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统一中有矛盾、前进中有逆转﹨运动中有阻力、革命中有背叛﹨甚至光中也有暗﹨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

  学生讨论,老师引导总结如“聪明与愚蠢”“光与暗”等等,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老师:这些词语都是一一对应的,相互对立,如果少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了)

  二、讲授新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师:请大家根据刚才我们的举例,试着概括出矛盾的含义。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注意:这里所说的“对立”与“统一”是指矛盾内部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能把它具体化成就是“对立”和“统一”两个词,大家一定要明了这一点。就像是“物质”这个哲学范畴,不能把它具体成每个事物一样。

  (教师扣住“对立”、“统一”进行概念分析,并结合前面学生的举例及诗句中的词加以点评。)

  教师:为了更好地掌握矛盾这个概念,请大家把书翻开到课本67页,阅读课堂探究,并讨论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问题探究:1、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略

  老师提示: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哲学上的“矛盾”的观点,“自然界喜欢矛盾”里的“矛盾”就是哲学上讲的矛盾的含义,不是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辩证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自相矛盾》的故事。《韩非子》中有一寓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矛盾之说也。”

  请问:寓言中所说的“矛盾”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韩非子》寓言中“矛盾之说也”,指的就是逻辑矛盾,是指语言之间相互对立,前后矛盾;但作为兵器的矛和盾,也确实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教师:好了,理解了矛盾概念之后,我们再一起来探究矛盾的两个属性,首先来一起看漫画,并回答两个问题。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漫画“他敢剪吗?”

  请问:1、他为什么不敢剪?

  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结论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再如:没有作用力就无所谓反作用力,没有化合就无所谓分解,没有遗传就无所谓变异,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进攻就无所谓防守,没有战争就无所谓和平,没有苦就无所谓乐,没有穷就无所谓富……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

  A.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B.福是祸之所倚,祸是福之所伏 C.失败乃成功之母 D.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E.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运用: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上面的话。

  老师提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同学们打开课本到68页,阅读相关链接,进一步理解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同一属性。

  在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时,要注意:

  第一,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 “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依存。

  第二,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虚幻的,因而需要一定的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就不能实现转化。

  设计情境: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可以随光线的阴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了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

  请问:(1)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

  (2)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

  教师引导:猫和老鼠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共同发展,猫和老鼠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 从这点来看,矛盾是不是促成了事物的发展呢?很明显,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接下来学习矛盾的另一个属性,那就是矛盾的斗争性。

  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图片“贫富”、“和平与战争”“胖瘦”

  教师:大家看这几组图片,在加上前面让大家所举的认为是矛盾的例子,可以知道这些都是对立的具体表现。设问:那么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否等同于哲学上所讲的“斗争”?如果不能,那么这两者是何关系?请同学们再举一些例子

  教师引导提示: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哲学上的“矛盾”和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分析学生所举的事例,引导学生总结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什么关系。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教师: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矛盾斗争性与矛盾同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了解了两者的关系,大家把课本打开到69页,思考探究:

  (1)史伯和孔子的话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最关键的是联系自己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用联系的观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的含义

  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记下的同学们举得例子,现在一起来分析一下,看看都涉及到哪些领域?引导学生总结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可以从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同的矛盾来总结)。(如果不够丰富,教师可以再举例引导)从而得出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 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例如,石头和鸡蛋,只有他们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相互有关系,才能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教师:那么,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些矛盾呢?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方法论)

  2、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情景导入:运用课本71页探究活动,莱布尼茨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与“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不相同的树叶”观点。

  教师:看完这个故事,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感悟呢?(引导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引导学生从相同中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从不同中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设计情境:多媒体播放图片:不同的叶子、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花、一个人的成长照片、西部地区地大物博等图片。

  教师:这几组图片反映出了什么哲学道理?

  教师导入矛盾特殊性的概念: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特点)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如图片中的不同的叶子、不同肤色的人、不同的花,农业、商业、工业矛盾不同,班里同学样子,爱好也不同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如一个人的成长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生活和学习上所需要解决的矛盾也各不相同。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双方各有特点——关于西部大开发 (东部是“人口众多” ,而且人口已经多到成为经济发展的压力和阻力;西部则是“地大物博” ,但“地大”尚未很好开发利用,“物博”也仍是潜在的资源财富。)

  教师:了解了矛盾的特殊性,大家现在把课本打开到70页,阅读探究活动,思考第二个问题,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成语?待会请同学来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入乡随俗”、“因材施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多媒体播放:公孙龙“白马非马”的故事(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

  教师:请思考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同学回答,“只看到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漫画“吃水果”。(一个平时认为自己很聪明的人,生病后去看医生。医生要他多吃水果,他便让他的儿子去买。他儿子给他买来了苹果,他摇头不吃;买来了葡萄,他也摇头不吃;买来了香蕉,他还是不吃。买来了绦子、波罗、梨等他仍然不吃,并生气地对他的儿子说:“医生让我吃水果,你怎能给我买这些呢?”他的儿子无奈地说:“市场上就有这些水果,你到底要吃什么?”)

  教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悟出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病人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离不开矛盾的特殊性”。 共同探究:阅读课本71页探究,讨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什么范围是普遍性的矛盾,在什么范围是特殊性的矛盾,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归纳: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理解的几个误区:

  (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普遍现象和特殊现象 (NO)

  (2)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NO)

  (3)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NO)

  (4)就具体事物而言,有的具有矛盾的普遍性,有的具有矛盾的特殊性 (NO)

  4、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教师: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如“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方法都是正确

  学生运用:请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的道理。(学生能够回答到两者的辩证关系即可)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看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教学设计”

5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