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散文写作与教学

时间: 如英2 课堂学习

  散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散文写作与教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散文写作与教学

  一、散文的流变

  何为散文?笼统的来说,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具体来说: 1 、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2 、形散而神不散,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辞赋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沾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在中国经典中,对散文有非常生动的描述: 1. 文采焕发。晋 木华 《海赋》: “ 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 2. 犹行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 明诗》: “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散文是 “ 集诸美于一身 ” 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或是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很有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其流变和分类如下:

  1. 古代散文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 ——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3)唐宋散文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 “ 唐宋八大家 ” 也在此时涌现。

  (4)明代散文

  先有 “ 七子 ” 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 “ 皆自胸中流出 ” ,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5)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 “ 义理 ” 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 13 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 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现代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 “ 我 ” 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 抒情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当代作家 田茂泉的《哦,棋山》。

  (3) 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春》等。

  (4)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1. 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如周国平的《人生寓言》。

  2. 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3. 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对散文这一文体的学科义理阐释过后,作为读者和教者,就一篇具体的散文文本,如何将其读出内在的情感和意境,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讨的话题。

  二、怎样读与教散文

  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散文是为自己而写的,而好的作家总能揭示出人类的共同境况,即写的总是自己,又总是整个人生和世界。

  所以反推,我们读散文的时候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在这篇散文中,你读出怎样一个作家,二是这篇散文又对你自己的现实生活能产生怎样的触动。

  有一位老师根据上面这一点,建议这样处理 7 年级上中的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是 居里 夫人的《我的信念》、张晓风的《行道树》和周国平的《人生寓言》,从《我的信念》中可以追问一个问题: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究竟何在?也许有人说我们要学 习居里 夫人那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那么对于不打算投身于科学的同学来说呢?他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从《我的信念》的课下注释中我发现,这篇文章是选自《现代人的智慧》,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智慧”出发,来寻找一下在这篇文章中 居里 夫人能教给我们怎样的“智慧”? “智慧”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让人生活得更快乐,那么“智慧”应该是人人都去积极追求的。带着这样的理解,学生很有兴趣去发现 居里 夫人的人生智慧,这可以让她们发现文章中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求学时艰苦的生活在 居里 夫人的眼里却是“美好的回忆”,如 居里 夫人竟然将“逆来顺受”当成一种美好的品质,如 居里 夫人能欣赏生活中得很多琐事,甚至“对仰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等等,学生能够发现很多。这样一来,学生在了 解居里 夫人的同时,也对人生的意义和智慧进行了思考,而这种思考对于学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行道树》,因为化“忧愁”为“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人生智慧。

  而《人生寓言》就更不用说了,关于“人生”的“寓言”,当然更是要教给人们一些生活的智慧。这样这一单元的若干文章都可以通过这个主线串联起来,我想,它对于学生的启发一定是更为深远也更有意义的。

  以上这样的文本理解究竟怎样,我想老师们自有自己的评价。

  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 刘锡庆 先生有一个精辟而形象的说法: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它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真实、自由的笔墨,表现个性、抒发情感、描绘心态。这是散文的文本特点也是教与读散文的基础。

  但是目前我们的文本教学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内容随意性过大,“教什么”与“不教什么”完全依据教师个人的喜好。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研究与分析,而是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或照搬他人的套路——“我就是要教这些”。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教这些?是否应该教这些?许多教师通常会比较困惑,因为他们一般较少考虑这些问题,或者几乎不曾这样考虑过问题。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时较多地着眼于教学方法,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的正确、合宜。往往从“我要怎么教”入手,习惯于从教法来考虑教学:开始怎么教?是多媒体,是朗读,还是活动导入?但是,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所有的方法事实上就失去了意义。具体到散文教学,目前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

  1. 散文教学不符合散文体式。

  把散文教成小说,教成说明文、议论文,都是不顾文章体式的表现。

  2. 散文教学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

  把“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

  3. 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涉及的事物。

  这一现象尤其突出。

  散文教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应该抽象笼统地谈“披文入情”;而应该研究:这一篇独特的“文”,具有这样独特的体式,将会传达怎样独特的内容?要回答“散文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散文是什么”。诚然,散文是真实的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被写的人与事,自然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但是,散文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更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所抒写的人与事,和新闻通讯中的“人”与“事”不同,和小说、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更加不同。郁达夫说过:“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的散文,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具体到一篇特定的散文教学,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

  其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散文的语言自由随意,风格多样。既有最本色的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的语言,也有最优美的经过精心锤炼,讲究文辞的语言。因此,散文语言非常值得也最适合学生的揣摩与学习。这是语文的思路,更是散文的思路。

  其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散文是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而不是解说文本中所涉及的对象的。散文确实有现实所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但散文是文学作品,它是作者个人化的言说产物,是作者眼中心中特殊情境中的独特的感觉,客观的外在对象不在散文阅读视野中。每个人心中眼中都有自己的“春天”,但是,阅读《春》一文,却需要感受朱自清心中的“江南的春”,这个典型的文人眼中的“春”有其纯真童趣的极为独到别致之处。

  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

  根据散文理论研究成果,目前多数学者都强调散文的艺术理性成分,强调散文中的“情思”和“理趣”。散文重思想,但是,散文中的思想感受,是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而不是纯粹的理性的思考与论证。散文教学必须重视散文的这一鲜明的特征。关于这一点,在本课程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 盛志武 老师就两篇文本进行细致分析。

  一句话,无论从文本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类似上述的有关内容是教学不应该遗漏的。

  三、几个案例和散文教学技巧策略

  请看一个教学设计(见附件)。《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散文。关于散文,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散文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这里我要特意强调其中“作者的情感”。如果这种认识没有错的话,我们学习散文,是把重点放在散文所描写的对象上呢——例如本文的“歌会”,还是把重点放在通过对象的描述所抒发的作者的情感上呢?换句话讲,是看“歌会”呢,还是看体察“歌会”的那个人、那个人的心情呢?

  我曾经就这一话题与上课教师做过交流,教师们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也觉得自己在课堂里把全部精力聚焦在描写的对象上,聚焦在“歌会”上,好像不大对。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教师在教学《云南的歌会》的时候,都一股脑儿聚焦在作者描写的对象上而不顾作者的情感呢?这反映出我们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对散文这种体式和散文教学的理解把握不足。

  我们认为,从文本体式与学情出发固然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两个基本依据,而它们之间的交集则往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核心所在。根据文本体式分析,有些最核心的内容要素必须作为教学内容;但是如果根据学情分析发现学生理解这一内容可能存在严重困难,这时教师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调整,就不妨牺牲一点文本体式而迁就一点学生实际。如果根据学情分析,发现学生全体的关注点均偏离文本,教师固然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予以满足,大可不必因此就随意消解文本自身的圆满。教师这时可以暂时搁置学生的需求而作一强力纠偏,使学生回到正确的解读文本的路径上来。当明确了学情需求与文本特征的交集是教学内容确定的最佳区域时,我们还需要讨论:究竟应该确定哪些最需要教的符合散文教学的具体内容?所以,我们还需要作一些进一步的探讨。我们知道,一切阅读行为都是具体的。离开具体文本抽象地讨论阅读毫无意义,因为所有的阅读都是针对特定文本的阅读。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背离这一方式,将对读者的正确解读造成极大的障碍。

  对《土地的誓言》这一文本的处理亦是如此。

  根据以上,我们有以下粗略的教学策略供老师们参考。

  (一)整体把握文章的意蕴和气脉

  叶圣陶 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真”,就散文而言,就是文中的意蕴和气脉,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而深刻的情思。散文教学须从整体入手,遵其路,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感受到文章的气质,获得审美的愉悦。

  1. 品题悟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关涉文章的主旨,散文标题常凝练,有意蕴。品读标题组织教学能快速领悟作者旨意。《土地的誓言》一课围绕标题讨论:面对的是怎样的土地?发出怎样的誓言?为什么发出这样的誓言?三个主问题,理清文章思路,解读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意蕴,在深情的诵读中自然领悟到作者喷薄而出的“泛滥”的情感。《小石潭记》一课,围绕标题展开三环节教学:一“读”标题,品重音所在,并说出理由;二“说”标题,细读课文,分别找出这是一个小小的“石”潭、这是一个“小”石潭的依据;三“悟”标题,深入探究这是一个怎样的“潭”,由“潭”你联想到什么,结合柳宗元的身世和写作背景,进而领悟到“人如鱼,人不如鱼也 ! ”“,潭”即作者,体验到作者无法挣脱的孤独情怀。

  2. 提领而顿。散文中往往有提领而顿的关键词语,如《云南的歌会》的“意思”,《藤野先生》的“伟大”,《风筝》的“悲哀”。这些词语折射出作家真实的内心观照,凝聚着作家心中特定的情结,隐藏着作者的心灵密码。抓住关键词组织教学,能带动全文的阅读,把握文章的文脉,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我的母亲》,从全文的思路来看,前半部分写“母亲”,后半部分写“后母”。可从胡适先生的族谱导入,弄清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母亲在文中特定的身份,将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品“母亲”,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母亲形象的两个词“:严”“、慈”。母亲之“严”表现在哪里?梳理出母亲对我的“非常之举”“残酷之处”,探究母亲“非常之举”的原因。在品读中体悟到母亲“严”中之“慈”,“慈”中之“爱”。朗读最后一段,读出母亲的那一颗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悟到胡适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源自母亲严格训导下的自我管理、严以律己。二品“后母”,寻找最能概括后母形象的词:仁慈(温和),探究她为什么“仁慈”(温和)?“仁慈”(温和)的背后是什么(苦)?母亲的“苦”表现在哪里?她又是如何面对“苦”的?进一步体会到母亲在“非常之境”中的“非常之举”,造就了胡适这样的“非常之人”。再读末段,品味“学得”的含义,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胡适先生对母亲充满爱戴和感激的深厚感情。

  (二)入境,体验“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

  叶圣陶 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王尚文 先生认为:文学教育“重要的不是作家的意图,而是文学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重要的不是探询作家的意图,而是去体验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体验是文学教育的必由之路。散文作者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通过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意蕴与画面交织,内情与外物融合,从而感染读者,引起共鸣。学习散文,要通过作者的文字进入到作者所创造的意象和意境中去,契合作者的心境,体验作者“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从而感悟人生。

  1. 潜心涵咏。朱熹说读书“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凭借诵读、涵咏的桥梁,“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把握作者情感的脉搏,体验散文的意境,发现作者的心灵奇观,使艺术景象烙印在学生的心灵之中,进而参悟到美妙的意蕴,咀嚼作者对社

  会历史、宇宙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 驱遣想象。“当我们阅读散文,接触到那些意象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不仅会为作者的真情所动;而且还会同作品的抒情背景相融合,产生出自己的想象,在心中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因此散文教学必须驱遣学生的想象,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再现一幅幅画面,一片片场景,一段段人生的悲欢离合,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的的意境。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置身眼花缭乱、热闹非凡的“春草”“春风”“春花”景象中,体会朱自清先生用纯洁的儿童天真的眼睛和纯净的心所感受到的美好的诗意和其中所涌动的作者对春天的礼赞之情。

  3. 玩味言语。要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语言,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咀嚼中入情入境。首先是要引导学生驻足字里行间品味文中凝练而优美的句子,感悟人事景物的特点和渗透于其中的意蕴。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写景的文章,感受比喻与拟人等修辞的妙处,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是怎样具体地表达了作者情感。其次是要玩味极富感染力的词语,挖掘、品味语言运用上的独到之处。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语言平白如话,不加丝毫雕琢,但质朴和平淡之中笔笔深情,副词的运用更是平中见奇、淡中见浓。除了仔细体味母亲三次催人泪下的“哭”的细节,更要在“刚、就、真、实在、悄悄、最”和六个“从不”(从来没有)等副词表达效果上重锤敲打,体会作者强烈涌现的至真至纯的爱母之情、敬母之意。其三要品味“文眼”。散文的“文眼”不仅在于词语的精美,更主要的是表露意境的深邃。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的末段:“我景仰那些曾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地下的‘种子'。愿你们创造更多的奇迹!”就是文眼所在,品透了其中“黑暗”“光明”“奇迹”三个关键词,就能体验张抗抗所创造的意境,读懂作者独特的“森林人生”。

  4. 悟象生情。散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审美悟意,就审美规范来说,散文中“情感”处于首要地位。而“情感”往往通过事物、人物和形象性言语描述来传达和显现。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音和语义“品”形象性言语,组合形象化言语在脑海中再创描述的“象”,由描绘的“象”悟出“象外之象”,触“象”生情,最终指向“情感”。即使是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也是以书写情志为旨归,而不是刻画人物性格。如学习以写人叙事为主的《信客》,不仅仅了解是一个如何的信客形象,重点还是在于“触象生情”———由信客的所作所为体验作品抒发的作者的爱与恨,领悟到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批判。教学《吆喝》一文,通过读———唱———赏———悟等环节,读出市井风情,读出声乐之美,读出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要读出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豁达的人生境界。

  (三)还原,领悟作者微妙而独特的内心世界

  由于时空造成的视界差异和人生经验、社会阅历所限,学生对散文中描写的情境和生活往往生疏,难以进入其中的意境或深刻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思哲理,就有必要采用还原之法,在作者的情思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搭桥。

  1. 历史还原。教学经典散文,要引导学生回归到作品所描绘的时空中去,设身处地地站在那个时代、区域看待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社会乃至宇宙万象和作者的情愫。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应回归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历史情境中去。还原到鲁迅先生“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在北京至厦门这段生活中最辗转流徙,人生最苦闷的时候的写作背景,联系到作者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的写作缘由,挖掘贯穿全文的甜美的欢乐的回忆、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样才能真正领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心理。这才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2. 角色还原。启发学生把“我”摆进去,把“我”的人生经验摆进去,化为作品的一分子,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入作品

  的情境,和作者水乳交融,填补原文中形象和情感的空白,在

  自己的头脑中重构具体可感的场景和形象,抓住作者刹那的心灵的颤动,领悟作者审美心灵奇观,悟到作品的真味。走不进作者内心深处,徘徊在作者心灵之外,永远无法体会散文之美 ! 《春》只有引导学生贴近儿童时代的自我,用纯洁的儿童的眼睛和天真的孩子气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独特的童真、童心和童趣,读懂文中富有江南气息、充满古典诗情画意的春之情趣美。

  (四)植入,让作者站立在学生心头

  “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小说一般可以就文本来读文本。正如文学界流行的说法,作品完成了,作家就死了。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散文的阅读往往需要与作者这个人联系起来:我们通过作品来了解、感受作家这个人,通过作家这个人来分享、领会他所写的散文这个作品。”所以散文教学必须适时适当地植入与作者、作品相关联的资料,如作者其他的文学作品、写作背景、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创作风格、其他人的赏析、评论,丰厚和充盈作品内涵,引导学生透过含蓄蕴藉的文字,直视作品的内核,透过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审视作者,让作者在学生脑海里直立起来。

  1. 知人论世。如教学杨绛的《老王》,老王死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多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说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只借助文本,很难得出结论。必须植入时代背景,植入作者的生平,体会到那个特定时代知识分子与社会底层贫民之间的特殊关系,体会作者特殊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杨绛的为人处世和高贵灵魂。

  2. 借助互文。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文眼“到哪里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 ? ”的蕴意,课件出示如下资料:

  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 ! ———《髻》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 ! 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阁山遥。———《乡思》

  琦君其他文学作品的植入,用相关细节佐证,能帮助学生深切体悟到琦君特殊的乡情,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乡土情结之中。

  总之,散文样式多姿多彩,散文内容包罗万象,散文教学策略不可能一成不变,更无统一的模式可言,但只有驻足字里行间深度耕耘,让情思在课堂中流淌,就一定能让散文之美绽放光彩。

  四、 如何写散文——与中学生谈写作(周国平)

  我的专业是哲学,不是文学。我写过一些东西,因为不像一般学术论文那样枯燥和难懂,人家就把它们称为散文,也就把我称为作家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确喜欢写作,写作的确成了我的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自己从来不看作文指导、作文秘诀之类的东西,因为我不相信写作有普遍适用的方法,也不相信有一用就灵的秘诀。所以,我不会来和你们说这些。如果有谁和你们说这些,我劝你们也不要听,他说出的肯定是一些老生常谈。一个作家关于写作所能够说出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他自己在写作中悟出来的道理。我尽量只讲这个。我想根据我的体会讲一讲,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道理是哪些。

  (一)写作与精神生活

  这一讲的主题是为何写。你们来听这个讲座,目的当然是想学到写作的本领。但是,为什么想学写作呢?这是一个不能不问的问题,它关系到能不能学成,学到什么程度。

  1. 真正喜欢是前提

  一定有不少同学是怀着作家梦学写作的,他们觉得当作家风光,有名有利。现在中学生写书出书成了时髦。中学生写的书,在广大中学生中有市场,出版商瞄准了这个大市场。中学生出书是新鲜事,有新闻效应,媒体也喜欢炒。现在中学生用不着等到将来才当作家,马上就有可能。这对于中学生的作家梦是一个强有力的刺激。

  我不认为中学生写书出书是坏事,更不认为想当作家是不良动机。但是,这不应该是主要动机甚至唯一动机。如果只有这么一个动机,就会出现两个后果。第一,你的写作会围绕着怎样能够被编辑接受和发表这样一个目标进行,你会去迎合,失去了你自己的判断力。的确有人这样当上了作家,但他们肯定是蹩脚的作家。第二,你会缺乏耐心,如果你总是没被编辑看上,时间一久,你会知难而退。总之,当不当得上作家不是你自己能够做主的事情,所以,只为当上作家而写作,写作就成了受外界支配的最不自由的行为。

  写作本来是最自由的行为,如果你自己不想写,世上没有人能够强迫你非写不可。对于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我最满意的回答是:因为我喜欢。或者: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写。所有的文学大师,所有的优秀作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都表达了这样两个意思:第一,写作是他们内心的需要;第二,写作本身使他们感到莫大的愉快。通俗地说,就是不写就难受,写了就舒服。如果你对写作有这样的感觉,你就不会太在乎能不能当上作家了,当得上固然好,当不上也没关系,反正你总是要写的。事实上,你越是抱这样的态度,你就越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不过对你来说那只是一个副产品罢了。

  所以,我建议你们先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我是不是真的喜欢写作?第二,如果当不上作家,我还愿意写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具备了进入写作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是否定的,我奉劝你趁早放弃,在别的领域求发展。我敢肯定,写作这种事情,如果不是真正喜欢,花多大工夫也是练不出来的。

  2. 用写作留住似水年华

  有人问我:你怎样走上写作的路的?我自己回想,我什么时候算走上了呢?我发表作品很晚。不过,我不从发表作品算起,我认为应该从我开始自发地写日记算起。那是读小学的时候,只有八、九岁吧,有一天我忽然觉得,让每一天这样不留痕迹地消逝太可惜了。于是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把每天到哪儿去玩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等等都记下来,潜意识里是想留住人生中的一切好滋味。现在我认为,这已经是写作意识最早的觉醒。

  人生的基本境况是时间性,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经历都无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最宝贵的是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它们所带来的欢乐和苦恼,心情和感受,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拥有的东西。但是,这一切仍然无可避免地会失去。总得想个办法留住啊,写作就是办法之一。通过写作,我们把易逝的生活变成长存的文字,就可以以某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们了。这样写下的东西,你会觉得对于你自己的意义是至上的,发表与否只有很次要的意义。你是非写不可,如果不写,你会觉得所有的生活都白过了。这是写作之成为精神需要的一个方面。

  3. 用写作超越苦难

  人生有快乐,尼采说:“一切快乐都要求永恒。” 写作是留住快乐的一种方式。同时,人生中不可避免地有苦难,当我们身处其中时,写作又是在苦难中自救的一种方式。这是写作之成为精神需要的另一个方面。许多伟大作品是由苦难催生的,逆境出文豪,例如司马迁、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等。史铁生坐上轮椅后开始写作,他说他不能用腿走路了,就用笔来走人生之路。

  写作何以能够救自己呢?事实上它并不能消除和减轻既有的苦难,但是,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把自己与苦难拉开一个距离,以这种方式超越苦难。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好像从正在受苦的那个自我中挣脱出来了,把他所遭受的苦难作为对象,对它进行审视、描述、理解,距离就是这么拉开的。我写《妞妞》时就有这样的体会,好像有一个更清醒也更豁达的我在引导着这个身处苦难中的我。

  当然,你们还年轻,没有什么大的苦难。可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总是有的,青春和成长也会有种种烦恼。一个人有了苦恼,去跟人诉说是一种排解,但始终这样做的人就会变得肤浅。要学会跟自己诉说,和自己谈心,久而久之,你就渐渐养成了过内心生活的习惯。当你用笔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已经是在写作了,并且这是和你的精神生活合一的最真实的写作。

  4.写作是精神生活

  总的来说,写作是精神生活的方式之一。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内在的精神自我,一个是外在的肉身自我,写作是那个内在的精神自我的活动。普鲁斯特说,当他写作的时候,进行写作的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个他,而是“另一个自我”。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外在自我会有种种经历,其中有快乐也有痛苦,有顺境也有逆境。通过写作,可以把外在自我的经历,不论快乐和痛苦,都转化成了内在自我的财富。有写作习惯的人,会更细致地品味、更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外在经历,仿佛在内心中把既有的生活重过一遍,从中发现更丰富的意义,并储藏起来。

  我的体会是,写作能够练就一种内在视觉,使我留心并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总是听任好的东西流失,时间一久,以后再有好的东西,你也不会珍惜,日子就会过得浑浑噩噩。写作使人更敏锐也更清醒,对生活更投入也更超脱,既贴近又保持距离。

  在写作时,精神自我不只是在摄取,更是在创造。写作不是简单地把外在世界的东西搬到了内在世界中,它更是在创造不同于外在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雪莱说:“诗创造了另一种存在,使我们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居民。”这不仅指想象和虚构,凡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都是精神自我为自己创造的一个自由空间,这是写作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二) 写作与自我

  这一讲的主题是为谁写和写什么。其实,明确了为何写,这两个问题也就有答案了,简单地说,就是为自己写,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1. 为自己写作

  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必然首先是为自己写作的。凡是精神生活,包括宗教、艺术、学术,都首先是为自己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精神上的问题,为了自己精神上的提高。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注重自己的精神修养,为人是做给别人看,当然就不是精神生活,而是功利活动。

  所谓为自己写作,主要就是指排除功利的考虑,之所以写,只是因为自己想写、喜欢写。当然不是不给别人读,作品总是需要读者的,但首先是给自己读,要以自己满意为主要标准。一方面,这是很低的标准,就是不去和别人比,自己满意就行。世界上已经有这么多伟大作品,我肯定写不过人家,干吗还写呀?不要这么想,只要我自己喜欢,我就写,不要去管别人对我写出的东西如何评价。另一方面,这又是很高的标准,别人再说好,自己不满意仍然不行。一个自己真正想写的作品,就一定要写到让自己真正满意为止。真正的写作者是作品至上主义者,把写出自己满意的好作品看做最大快乐,看做目的本身。事实上,名声会被忘掉,稿费会被消费掉,但好作品不会,一旦写成就永远属于我了。

  唯有为自己写作,写作时才能拥有自由的心态。不为发表而写,没有功利的考虑,心态必然放松。在我自己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人与永恒》,就因为当时写这些随想时根本不知道以后会发表,心态非常放松。现在预定要发表的东西都来不及写,不断有编辑在催你,就有了一种不正常的紧迫感。所以,我一直想和出版界“断交”,基本上不接受约稿,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完之前免谈发表问题。

  唯有为自己写作,写作时才能保持灵魂的真实。相反,为发表而写,就容易受他人眼光的支配,或者受物质利益的支配。后一方面是职业作家尤其容易犯的毛病,因为他藉此谋生,不管有没有想写的东西都非写不可,必定写得滥,名作家往往也有大量平庸之作。所以,托尔斯泰说:“写作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法国作家列那尔在相同的意义上说:“我把那些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称作经典作家。”最理想的是另有稳定的收入,把写作当做业余爱好。如果不幸当上了职业作家,也应该尽量保持一种非职业的心态,为自己保留一个不为发表的私人写作领域。有一出版社出版“名人日记”丛书,向我约稿,我当然拒绝了。我想,一个作家如果不再写私人日记,已经是堕落,如果写专供发表的所谓日记,那就简直是无耻了。

  2. 真正的写作从写日记开始

  真正的写作,即完全为自己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相信,每一个好作家都有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是他的心灵需要。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改不掉写日记习惯的人罢了,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我从高中开始天天写日记,在中学和大学时期,这成了我的主课,是我最认真做的一件事。后来被毁掉了,成了我的永久的悔恨,但有一个收获是毁不掉的,就是养成了写作的习惯。

  我要再三强调写日记的重要,尤其对中学生。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看一个中学生在写作上有无前途,我主要不看语 文 老师给他的作文打多少分,而看他是否喜欢写日记。写日记一要坚持(基本上每天写),二要认真(不敷衍自己,对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三要秘密(基本上不给人看,为了真实)。这样持之以恒,不成为作家才怪呢。

  3. 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写什么?我只能说出这一条原则: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题材没有限制,凡是感兴趣的都可以写,凡是不感兴趣的都不要写。既然你是为自己写,当然就这样。如果你硬去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你就不是在为自己写,而是为了达到某种外在的目的了。

  在题材上,不要追随时尚,例如当今各种大众刊物上泛滥的温馨小情感故事之类。不要给自己定位,什么小女人、另类、新新人类,你都不是,你就是你自己。也不要主题先行,例如反映中学生的生活面貌之类,要写出他们的乖、酷、早熟什么的。不要给自己设套,生活中,阅读中,什么东西触动了你,就写什么。

  重要的不是题材,而是对题材的处理,不是写什么,而是怎么写。表面上相同的题材,不同的人可以写成完全不同的东西。好的作家无论写什么,一总能写出他独特的眼光,二总能揭示出人类的共同境况,即写的总是自己,又总是整个人生和世界。

  (三) 写作与风格

  这一讲的主题是怎样写。其实怎样写是没法讲的,因为风格和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具体的作品之中,无法抽取出来,抽取出来便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东西,失去了任何意义。每一个优秀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方法,它们是和他的全部写作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原则上是不可学的。我这里只能说一些最一般的道理,这些道理也许是所有的写作者都不该忽视的。

  1. 勤于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

  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要靠平时下功夫。当然,写作时会有文思泉涌的时刻,绝妙的构思和表达仿佛自己来到了你面前,但这也是以平时做的工作为基础的。作家是世界上最勤快的人,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便是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严格地说,作家并非仅仅在写一个具体的作品时才在写作,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写作。

  灵感闪现不是作家的特权,而是人的思维的最一般特征。当我们刻意去思考什么的时候,我们未必得到好的思想。可是,在我们似乎什么也不想的时候,脑子并没有闲着,往往会有稍纵即逝的感受、思绪、记忆、意象等等在脑中闪现。一般人对此并不在意,他们往往听任这些东西流失掉了。日常琐屑生活的潮流把他们冲向前去,他们来不及也顾不上加以回味。作家不一样,他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会抓住时机,及时把它们记下来。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它们很可能就永远消失了。为了及时记下,必须克服懒惰(有时是疲劳)、害羞(例如在众目睽睽的场合)和世俗的礼貌(必须停止与人周旋)。作家和一般人在此开始分野。写作者是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辛勤的搜集者。许多作家都有专门的笔记本,用于随时记录素材。写小说的人都有一个体会,就是故事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却几乎是无法虚构的,它们只能来自平时的观察和积累。

  作家的另一项日常工作是锤炼文字。他不只是在写作品时做这件事,平时记录思想和文学的素材时,他就已经在文字表达上下功夫了。事实上,内容是依赖于表达的,你要真正留住一个好的思想,就必须找到准确的表达,否则即使记录了下来,也是打了折扣的。写作者爱自己的思想,不肯让它被坏的文字辱没,所以也爱上了文字的艺术。好的文字风格如同好的仪态风度,来自日常一丝不苟的积累。无论写什么,包括信、日记、笔记,甚至一张便笺,下笔决不马虎,不肯留下一行不修边幅的文字,如果你这样做,日久必能写一手好文章。

  2. 质朴是大家风度

  质朴是写作上的大家风度,表现为心态上的平淡,内容上的真实,文字上的朴素。相反,浮夸是小家子气,表现为心态上的卖弄,内容上的虚假,文字上的雕琢。

  文人最忌、又难戒的是卖弄,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甚至多愁善感的心肠,风流的隐私,都可以拿来卖弄。有些人把写作当做演戏,无论写什么,一心想着的是自己扮演的角色,这角色在观众中可能产生的效果。凡是热中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抛头露面的人,都应该改行去做电视主持人。

  真实的前提是有真东西。有真情实感才有抒情的真实,否则只能矫情、煽情。有真知灼见才有议论的真实,否则必定假大空。有对生活的真切观察才有叙述的真实,否则只能从观念出发编造。真实极难,因为我们头脑里有太多的观念,妨碍我们看见生活的真相。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写娜塔莎守在情人临终的病床边,这个悲痛欲绝的女人在做什么?在织袜子。这个细节包含了对生活的最真实的观察和理解,但一般人决不会这么写。

  大师的文字风格往往是朴素的。本事在用日常词汇表达独特的东西,通篇寻常句子,读来偏是与众不同。你们不妨留心一下,初学者往往喜欢用华丽的修辞,而他们的文章往往雷同。

  3.文字贵在简洁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节省语言是基本美德。文字功夫基本上是一种删除废话废字的功夫。列那尔说:风格就是仅仅使用必不可少的词,绝对不写长句子,最好只用主语、动词和谓语。要惜墨如金,养成一种洁癖,看见一个多余的字就觉得难受。

  (四)写作与读书

  这一讲的主题是谁在写。一个人以怎样的目的和方式写作,写出怎样的作品,归根到底取决于他是个怎样的人。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作家都是在写自己,而这个自己有深浅宽窄之分,写出来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造就一个人的因素很多,我只说一个方面,就是读书。

  1. 养成读书的爱好

  写作者的精神世界与读书有密切关系。许多大作家同时是大学者或酷爱读书的人,例如歌德、席勒、加缪、罗曼·罗兰、毛姆、博尔赫斯等。中国也有作家兼学者的传统,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林语堂、梁实秋、沈从文。现在许多作家不读书,只写书,写出的作品就难免贫乏。

  要养成读书的爱好,使读书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感到欠缺和不安。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自惭形秽,觉得没脸见人,要有这样的感觉。

  读书的面可以广泛一些,不要只限于读文学书,琢磨写作技巧。读书的收获是精神世界的拓展,而这对写作的助益是整体性的。

  2. 读最好的书

  读书的面可以广,但档次一定要高。读书的档次对写作有直接影响,大体上决定了写作的档次。平日读什么书,会形成一种精神趣味和格调,写作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走。所以,读坏书——我是指平庸的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莫大。

  我一直提倡读经典名著,即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古今中外有过多少书,唯有这些书得到长久和广泛的流传,绝大多数书被淘汰,决非偶然。书如汪洋大海,你自己作全面筛选决不可能,碰到什么读什么又太盲目。这等于是全人类替你初选了一遍,这等好事为何要拒绝。即使经典名著,数量也太多,仍要由你自己再选择一遍。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读了一些并非最好的书,仍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成为它们的知音。

  千万不要跟着媒体跑,把时间浪费在流行读物上。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读不完,岂能把生命浪费在这种东西上。我不是故作清高,我有许多赠送的报刊,不读觉得对不起人家,可是读了总后悔不已,头脑里乱糟糟又空洞洞,不只是浪费了时间,最糟的是败坏了精神胃口。歌德做过一个试验,半年不读报纸,结果发现与以前天天读报比,没有任何损失。

  3. 读书应该激发创造力

  我提倡你们读书,但许多思想家对书籍怀有警惕,例如蒙田、叔本华、尼采。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发了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读书应该起到一种作用,就是刺激自己的写作欲望。

  为了使读书有助于写作,最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包括:一,摘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二,读书的体会,特别是读书时浮现的感触、随想、联想,哪怕它们似乎与正在读的书完全无关,愈是这样它们也许对你就愈有价值,是你的沉睡着的宝藏被唤醒了。

2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