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

时间: 文桦2 历史学习方法

  初三下学期历史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一学期,教师既要完成规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又要全面复习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准备最后的会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高的复习效率是初三历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合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仅攻参考学习!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一、带着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切忌照本宣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如此的灿烂和厚重,既有汉唐盛世的辉煌也有近代百年的屈辱。教师在讲授不同历史阶段或者不同历史事件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正视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逐步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二、政史不分家,引导学生用“结合”的方法学习历史。

  “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要把历史和政治的这一关系给学生讲透,引导他们用政治学的知识分析历史,用历史学的知识检验政治,相互印证,相互促进。

  在这一过程中,初学历史者可能感觉很难,但不必急于求成,只要有意识地用这种方法学习,随着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的不断积累,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就会逐步显现出来,而且历史知识和政治知识积累得越多效果越明显。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三、正确认识记忆与理解的关系

  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需要理解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如何认识二者的关系非常重要。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却不知道怎么用而厌恶历史学习。事实上,历史学习中,记忆是基础,理解是催化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不可死记硬背,更不可脱离记忆空谈理解。学习是个积累的过程,历史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历史知识的积累,并在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范围内通过课题设置等方法帮助其理解和消化。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四、注重历史框架和历史知识网络的构建。

  历史知识虽浩如烟海,却是个整体,每个知识点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网络。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历史的前后纵横联系。如果说整个人类历史是一个大系统,那么其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就是子系统,要让学生明了子系统在大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各个子系统间的关系,从而在其头脑中搭建起整体上的历史框架,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概念和时代特征的把握。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某个时间段知识点的学习,也要注重引导他们对不同时间段的相同或相近知识点的比较归纳学习。比如,世界历史上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充分利用比较归纳异同,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历史事件背景与历史意义之间的联系,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普遍性和各国革命的特殊性。历史地图是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现象、历史过程,提高辨认、说明、解释历史地图的能力。如《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图,采用图文结合,以图带文等方法抓住重点归纳,便可掌握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内容。再比如,以农业生产为主线,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和特点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这条线上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五、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有的同学在学习中过于重视对知识个体的孤立、机械性记忆和理解,就事论事,割裂了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融合性理解与应用,窒息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学习的迁移问题,要求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形成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甚至有人提出“为迁移而学习”的口号。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但在实际操作和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新的问题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现出手足无措,或是对知识点的生搬硬套,或是东拼西凑、胡乱编造,直接影响了解题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要重视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

  一、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1.避免机械性学习,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中重视对知识的机械性、生硬性记忆,其结果是一方面导致对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将严重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些均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度,为知识的迁移、应用奠定基础和准备。如果没有对知识的透彻和贯通性理解是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

  2.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迁移是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转换和应用,不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形成知识的广域网络结构,缺乏知识转换的场所和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他们都持同化论的观点,主张认知结构是实现新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有机场所,通过广域性认知结构(知识网络)的构建,在新旧知识间和所学知识与新问题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新知(新问题、新情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个结构中确立其合适的位置。这样,这个新问题、新情境变成了“旧”问题、“旧”知识,减少了学生对该问题的陌生感,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同时,这个认知结构中所储存的知识不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经过转换的一般性、概括性的观念结构;不再是陈述性的知识而是程序性的知识;不再是封闭性的知识个体而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知识结构。这里所构建的认知结构要建立在对知识点间内在关系的理解基础上(即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三条线索及其内在的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2003年高考江苏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回答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变化,即是一道典型的知识迁移题,有一部分考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其实如果能够按照上面的要求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结构,此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转换问题情境,将问题进行类化。

  这是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呈现方式。一个问题的呈现方式与构建的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问题情境的转换。

  1.对问题进行“变式”。“变式”是对问题的变换样式,“变式”的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为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做准备。如,2003 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长城题中的一问:“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请参照材料(略)和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这里面的“所学知识”即是在平时学习中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在教科书中却没有关于魏晋时期经营河西地区的内容,也没有关于汉长城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这样,本题便无法纳入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中。因此,需要将本题的呈现情境进行转换,以接近或适应所构建的知识结构的情境。如,根据材料所知修筑长城是西汉开拓河西地区(西北地区)的一个举措,代表了西汉经营西北地区的努力和活动,因此可以将此题变换为“分析西汉、东汉为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所做的努力及影响”,便可将该题纳入到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中了,可以顺利地迁移“西汉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入侵、设置西域都护、使者校尉”等内容进行分析和回答。

  2.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将问题进行“类化”。“类化”是指将问题纳入相应的同类知识结构中,并从这个结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过程。在转换问题的情境后,根据转换后的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和联系,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利用所构建的知识结构去“类化”这个新问题。如上题,问题的情境进行转化后,便将该题“类化” 到学生已构建的关于“西汉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和意义” 的认知结构中,在这个结构中易于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求异精神和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也称“心向”,是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性两种表现,我们应该利用“定势”的积极性作用,克服“定势”的消极性影响。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心向(如上),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形成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要求。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所以,在应用以上所列方法时也不要僵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如果变换的问题样式和情境无法被吸纳人认知结构或已建构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这个问题,便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再处理,再变换或尝试与另一认知结构对接,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三历史学习方法六、表格式比较法

  一、通过宏观比较,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

  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只是对单个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专题进行死记硬背,结果往往是前读后忘,顾此失彼,事倍功半。运用表格形式进行宏观比较,即站在历史的整体角度分析总结历史,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构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如初三学生对相同背景下中外近代史的比较表:

17、18世纪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期
世界 经济 资本主义兴起 工业革命完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政治 早期殖民扩张 扩大海外市场 向垄断过渡,瓜分世界
中国 外交 闭关锁国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不平等条约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初步发展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起义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

  二、通过微观比较,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史实

  历史的相似性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混淆知识点,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也正因为历史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在学习中利用微观比较法,对各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概念或局部的、个体的历史问题进行具体的比较,从而使自己准确、牢固地掌握史实。如下表可以帮助总结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

战争名称 时间 签订的条约及内容 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 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的影响
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战争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外也可以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史实加以比较以加深记忆。

类别 历史人物 措施 影响或地位
政治方面 秦始皇
汉武帝
经济方面 秦始皇
汉武帝
思想方面 秦始皇
汉武帝
文化方面 秦始皇
汉武帝
军事方面 秦始皇
汉武帝
水利工程 秦始皇
汉武帝

  三、通过纵横比较,帮助学生发掘历史规律

  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往往隐含着许多历史规律,在学习中,通过纵横比较法,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许多曾经熟视无睹但很有价值的东西。如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可设计表格如下:

近代化历程 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相关历史人物
第一阶段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魏源《海国图志》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严复《天演论》
第三阶段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

  通过以上的表格比较,我们会明白:近代化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变革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变革运动都不可能实现近代化。

  四、通过古今比较,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史实,解决难点。比如在学习《马关条约》时,有学生会问:“为什么允许列强开工厂是对我国的一种新的经济侵略方式?这跟我国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鼓励合资企业有什么不同?”对此,我们可以从背景、目的、政策、结果等方面列表格(略)。从而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列强开设工厂是为了更好地掠夺我们的原料、劳动力,抢占我们的市场,因而是一种经济侵略行为,与我国对外开放的现行国策有着本质区别。

  五、通过辩证比较,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历史表格式比较法正是一种科学有效的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初三讲述近代史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和三次工业革命时,都可以使用表格,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和影响以及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后果加以列表分析,从而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结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帮助自己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格式比较法注意问题:一是要深入发掘教材内容,灵活选用各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二是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类,求同存异,探求本质;三是要注意分析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四是要坚持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只有坚持古今纵横比较,宏观微观比较,我们的比较思维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2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