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学习励志 > 学习的其它 >

与革命有关的读书心得3篇

时间: 如英2 学习的其它

  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精神的延续和升华,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力量的充分展示和坚强意志的集中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到的与革命有关的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与革命有关的读书心得一:

  《少年红色经典:雷锋》读后感1000字

  他,一位满怀革命激情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位用短暂一生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楷模;他,一位于平凡中孕育伟大的英雄!雷锋,一个响遍中国半个世纪的名字,一位以奉献自己回报社会而振奋中华的人物!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做的好人好事,在当时,人们是这样传扬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用自己的津贴为丢了车票的大嫂买票;他冒雨送有困难的大嫂母女回家;他为不认路的老大娘找到儿子;他带领战士们利用节假日打扫车站、辅导学生……面对众人的感谢,雷锋却总是说:“谢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多么真诚而朴实的话语啊,多么自然而淳朴的行动啊!却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平凡的精神!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我们更要发扬这种精神——“雷锋精神”!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爱护别人、理解别人的品质,我们更要学习他一辈子做好事的作风,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扬与继续下去,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闪光点,是我们时代进步的力量源泉!这种精神正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他正是以实际行动抒写自己灿烂而辉煌青春的!一个星期天,雷锋因为肚子疼得厉害去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途中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他忘了疼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了运砖的行列中,直到休息,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病中的雷锋又做了一件好事!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在为人民做好事。难怪我们一见到为人们做好事的人就会想起雷锋,因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正是有了许多像雷锋叔叔一样默默无闻、甘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的存在,才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让我们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才让社会充满了和谐与爱!这种对社会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他像阳光一样将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雷锋的这段名言正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助手乔安山驾车回到驻地。经过营房前一段较窄的过道时,雷锋指挥小乔倒车转弯。突然,汽车左后轮滑进了路边水沟,车身骤然碰倒了一根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木杆子砸在右太阳穴上,雷锋叔叔牺牲了!22岁,多么短暂的生命!“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全心全意、自我牺牲”,多么伟大的精神!雷锋,就是这样用短暂生命成就伟大精神的英雄!平实的生活作风、朴实的生活态度,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的待人处事风范,让我们从他平凡的一生中领悟到了伟大!我们学雷锋、唱雷锋,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螺丝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指引我们……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雷锋已经走了,但他用平凡一生抒写出的伟大精神却永垂不朽,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与革命有关的读书心得二:

  《呐喊》读后感1000字

  一直觉得,鲁迅先生的体重应该是70公斤左右,其中65公斤在心脏,承载着他对文化发展的思考,对祖国未来的忧思。他把自己的悲愤写在了《呐喊》之中,以至于现在翻开它,我的心情还是会不住的起伏。

  《呐喊》用白描的笔法深刻再现了“两半”状态下,中国各个阶层精神的扭曲。我甚为惋惜的首先是两个秀才,孔乙己和陈士成。有关孔乙己先人们已经讨论得很多了,我对他的看法也不出其外,我更有感触的,是后者——陈士成。陈士成考科举,目的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得知自己再一次落第后立即陷入了无尽的失望,直至疯癫状态。封建的教育已经完全失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读书不是为了单纯的求知,而是一种求得财富、获取地位的手段,功名利禄之心充斥在旧知识分子之中,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国未亡,教育已经开始腐朽了,最基本的人的美德随之开始流逝,人们开始变得愚昧、冷漠与麻木。从文化这一角度来看,中国已岌岌可危,所以鲁迅先生毅然决然的参加了新文化运动。要想改变中国,必须从文化下手,他明白封建腐朽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辛亥革命的失败告诉人们,不从精神上革命,现实中的革命是举步维艰的。

  知识界有了两个典型的人物做了时代的象征,在农民阶级中,也有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那就是至今仍“有着千千万万子孙”的阿Q。

  《阿Q正传》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流传甚广,那个以“精神胜利法”屡战屡胜的阿Q让人同情,更让人愤慨。我同情他的遭遇,即便是真正能做,这个靠体力谋生的男人在社会的沉重压迫之下仍然有着生存的危机,但是他为了转移这种压力,去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尼姑,并且“十分”得意地笑着,精神上的扭曲可见一斑。而他在最后被枪杀的那一刻依然没有醒悟,让我们看到农民阶级精神上彻彻底底的霉变,难怪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然而我更后怕的,是如今依旧存在着的众多阿Q,他们习惯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去蔑视一些问题,实则他们是害怕面对那些问题,害怕承担后果,他们在逃避的同时为自己披上了一件华美的外套,他们愤世嫉俗,痛斥生活的不愉快、社会的不公平,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似乎这一切都是他人造成的,而自己所做都是对的;他们讨厌严肃的学术问题,更喜欢八卦娱乐,在网络游戏的轰鸣声中醉生梦死;他们追求所谓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仿佛砍柴的樵夫仅仅关注自己斧子是否锋利,却一步也没有踏入深山之中。虚荣、浮夸在他们眼里是理所应当,他们甚至为此编出了众多令人不齿的借口……若是鲁迅先生在世看到“阿Q”的泛滥,只怕又要口诛笔伐了。

  《呐喊》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首先反应的是当时社会的悲剧,虽然鲁迅先生的所哀所怒已成过往,但我们要铭记过往,在历史的投影下借鉴一些东西,时刻激励自己,达到民之争、国之幸。

  与革命有关的读书心得三: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800字

  吕纬甫,一个革命年代的知识分子,起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的他,在屡遭挫折后终变得一蹶不振。从鲁迅先生的笔下,不难看出,既有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同时又批评了他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吕纬甫的人生就像是蜜蜂和苍蝇一样,被惊吓的一下子立即飞去,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到了原点,这样的悲剧人生,不仅让我读出了他的可悲,更是读出了他的可怜。他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曾经的他意气风发,拥有青春的活力与革命的热情,和他的同学们到城隍庙去拔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曾经他也满怀信心地和封建礼教做斗争;曾经他也慷慨激昂地讨论着国家大事;曾经他也对“保守派”的停滞不前而大为耻笑。但他所做的一切并未使社会有所改变,让人们的思想解放。在异常顽固、异常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吕纬甫终没能经受住失败的考验,终究他是灰心丧气了,他不再与封建势力继续抗争,而变得十分颓唐、十分消沉,破罐子破摔,再也不去努力改变什么。他的人生从此变得落魄,就像是蜜蜂和苍蝇的飞行一样,又回到了原点,着实是讽刺啊!“哀莫大于心死”,而吕纬甫却已是对生活“心死”之人,背弃了自己追求的高尚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生了,每天浑浑噩噩地过着,如一个失去灵魂的傀儡,他甚至能为了活下去而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孩子们学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这句话无疑突显了吕纬甫的无奈与可悲。

  吕纬甫虽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无力自拔,然而思想却是十分清醒的。他对自己所去的路和自己的现状认识的是相当透彻的,以至于他在精神上给他以沉重打击,他变得自责,更是觉得自己没用,他清醒的看着自己由勇敢、聪慧的年轻人变成了神色颓败的中年人,他比谁都明白却只能放任其这样,但他的人生的悲剧色彩又增加了一层。

  “以后?—我不知道,你看我们那时预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说的很坦诚,却也很无奈、很痛心,吕纬甫就这样亲眼看着自己的命运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2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