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大学生学习方法漫谈

时间: 如英2 学习方法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每个人的认识不尽一样。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大学生学习方法漫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大学生学习方法漫谈一

  一、引言

  关于学习方法,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然而,却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百谈不厌的问题。对在坐的各位尤其是对刚跨进大学校门的新同学来说,却更是一个有实用意义的题目。

  一个人从母腹中呱呱坠地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上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学习”。然而,由于世界是广大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的精力和生命是有限的,若要每一种知识都须自己从实践中得来,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就人类个体来说,许多知识是从书本上得到的。这种从书本上得到知识的行为,也是学习,这就是狭义的学习。一个人从小学读到中学,又从中学读到大学,十几年的学习历程,基本上就是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历程。

  同学们获取知识,总是和自己的人生信念息息相关关的。有的人是为了个人的生活和幸福,有的人是为了家乡的繁荣,有的人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等等。不管是怀着何种目的,但学习终归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特别是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今天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这样一个信息科技时代时,知识的价值就显得尤其重要,因而学习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不管是个人,还是一个民族,都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没有知识,你就贫困,你就落后,你就挨打。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充满着竞争机制的改革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一个人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作后盾,被淘汰的命运是难免的。因为在主观上尽管你有这理想那理想,如果没有知识作翅膀,你的理想就难以腾飞。更何况摆在同学们面前的现实是,不仅仅是你们选择社会,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选择你们。所以,你们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要有社会需要的扎实而又丰富的知识。只要你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你们在这个社会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这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要获取知识,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契而不舍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习方法。

  二、学习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无论干什么事情,要达到既定目的,都有一个方法问题。你要到达彼岸,但面对的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怎么过?就得解决方法问题。要么涉水过,要么坐船过,要么架桥过,要么坐飞机过,总之,你想要过河,就得选择一种过的方法。学习与过河同理,你想获取丰富而有用的知识,就不能不解决方法问题。

  什么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就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或手段。学习,具体来说,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学科,可有不同的方式或手段,就此而言,是无定法的,但概括而言,学是有大家公认的方法的,那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知识的方法或手段,它对每一个学习者都有普遍的意义。

  方法之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拙劣的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为什么有的人整天埋头于书本,又是读,又是背,又是写,不休息,不娱乐,态度十分认真,毅力十分顽强,意志也十分坚定,但总是效果不好;而有的人,仅仅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该学习时学习,该休息时休息,该娱乐时娱乐,看起来,并不十分刻苦,却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除了先天条件和身体素质外,恐怕起主要作用的,是一个方法问题。不要认为花得时间越多,获取的知识就越多,而应当认为,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前提下,花得时间越多,掌握的知识才越多。

  掌握某类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个人来说,同样的问题,也可以有几个不同的方法,而最可取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精力却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方法,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符合多、快、好、省原则的方法:

  多——获取最多的知识、最大的信息量;

  快——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好——掌握的知识扎实、新颖、巩固、有用;

  省——少花精力和物力(包括少费时间)。

  三、大学教育的特点

  上大学,可以说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思想修养上,还是处世待人上,审美观念上等各个方面都将产生一个飞跃。一个人从中学到了大学,就等于跨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环境,新的人物,新的气氛,特别是同中学大不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都促使你去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怎样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怎样学习。

  如果说,在中学我们学到的知识是较为零散、浅显、狭窄、专业性弱的话,那么,在大学,我们掌握知识则要系统、深刻、广博、专业性理论性强;如果说,在中学我们获取知识是以课堂讲授为主,那么在大学,就是以自学为主;如果说,在中学老师讲授的知识仅局限在课本内,那么在大学老师面授时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突破教材限制:或者对教材内容作以增删调整,或者纯粹讲自己的见解、观点,或者介绍学术界的新观点、新成果等等,总之,大学教材只是参考材料,很少有人将它一字不漏地搬上讲台。所以。在大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都是同中学大异其趣的。我们要想适应大学生活,在短短几年内获取我们有用的知识,第一步就是要明确大学学业教育的特点,相应地改变观念和学习方法,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了大学,如果还墨守中学时代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可以说,几年的大学学习,你获得的知识将是寥寥无几的。

  四、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在大学猎取知识主要是从书本上。这书本上知识的获取又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是老师讲授的,一是自学的。

  (一)听老师讲授 听老师讲授时要做好七个方面:耳到、眼到、手到、脑到、预习、复习、做作业。

  耳到,就是听。要认真仔细地听,全神贯注地听。听老师讲什么内容,用什么语言表达,表达时的思路如何,这后一点尤其重要,正如裴思泰洛齐所言:“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为实际上,我们要想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根本不可能。要掌握某专业、某课程的所有知识,也是不可能的,而可能掌握的则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学习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大学主要的不是看你掌握了哪些具体的知识,而是看你是否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方法,就象一把钥匙,一旦得手,就可用它打开知识的宝库,获取无穷无尽的宝藏。老师新颖独特的、开放性的创造性的思路,严密有序、生动活泼、明白流畅的讲述方式,一旦被你学到手,在今后的治学道路上,将终生受用无穷。这正如赞科夫所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眼到,就是看。看老师,看讲台,看黑板,看一切与授课内容有关的东西(而不是看天花板、看窗外,左顾右盼)。课堂听讲的“看”,一般来说,主要是看黑板。黑板上写的往往是纲领、难点、重点或是同学们未曾接触过的东西,它能给人以直观印象,这印象很可能深深刻进你的脑海,使你终生难忘,如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符号,一个图形等。此外,看老师讲课时的神态。有些老师的教态端庄、大方、潇洒;有些老师的表情、手势富有感情,恰当地表达了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看这些,都很可能给你的人生和学习以有益的启示。

  手到,就是写(记笔记)。记纲领,记要点,记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记有代表性的能帮你理解某个论点的例证。俗话说:“眼里过三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就说的是记笔记的重要作用。“记”虽然重要,但不是把老师讲的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要全记,往往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时间和速度都不允许,而且也无必要如此做。“记”必须有选择,而这种选择,决定于你对课程内容的思考、理解。

  眼到、耳到、手到就是看、听、写,这三者要紧密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眼、耳、手的紧密配合,完全听命于大脑,是大脑的思考、区辨、理解、选择、想象、联想等活动驱使眼、耳、手并用。

  预习,就是在授课前把所讲的内容仔细捉摸一遍,对难点、重点反复思考,能懂者更好,不懂的记下,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听课的好处是,对已懂了的印象更深,容易记住,掌握牢固;对不懂的特意留神,看老师如何讲。有时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经老师轻轻一点,便会恍然大悟,且理解深刻,甚至还会意外地悟到一些新的东西。

  复习,就是对课堂上所讲内容的再学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课后复习十分重要。课堂上听到和记下的东西不一定印象深,也不一定完全懂,有的听懂了,但遇到实际问题又似乎不懂;有的当时就没有听懂,当然,遇到与此有关的问题就更谈不上能解决了。因此,课后趁热打铁,抓紧复习,不仅能使已懂的掌握得更牢固,而且还能使未懂的,经过自己反复思考重新搞懂。

  做作业,是使已学过的东西掌握得更为牢固的最好办法。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但一遇到做作业就又不知从何做起,或者一做就错,或做得似对非对。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的症结在于:听懂的只是细微末节,或者只是一般问题,那些关键性的实质性的东西并未彻底搞懂。处理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做作业重新学习。要能完成作业,就必须对那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搞深搞透,熟练掌握,如果没能学懂,或不熟练,就逼得你非得重新学习不可。这样,为做作业,就必须重新学,重新学的结果是,不懂的懂了,早懂的掌握得更牢固了。可以说,做作业是检验你是否听懂的试金石。

  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求得知识技能的行为。“学”,效也,即模仿;“习”,数飞也,鸟频频飞起,指小鸟反复学飞,引申为“复习”,又引申为“学习”。可见,“习”是对“学”的重复。反复学就是“习”,习本身就是学,只不过是以学为基础又为巩固学的效果而实行的动作。“习”包括复习和作作业,做作业也是复习。

  (二)自学 除了听老师讲授之外,还必须自学。蔡元培说:“在学校……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学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叶圣陶说:“许多真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绩绝大部分是自学来的,并不是坐在课堂里听来的。”自学是在大学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自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本是教材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但由于时间紧或简单浅显易懂的未曾讲授的内容,必须自学。如不学,便会影响知识的系统化。

  第二、是老师介绍的参考书目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刊资料。自学这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对教材内容的丰富、充实、完善、深化,更有助于开拓思路、扩展知识视野。自学就是独立学习。“独立学习能够培养实际的技能技巧,增强个性意识品质,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树立对自己行为的信心。”(巴班斯基)可见,自学不仅能增益学识,还能锤炼人格、精神、品质。自学的好处可谓大矣!

  上了大学,如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刻苦自学,只把目光盯在教材上,或者只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讲过的内容上,除此而外,概不涉猎,那就会变得孤陋寡闻,从而使自己获得的东西浅显、狭窄,从而连教材上的以至连老师讲授的内容的理解也不深不透,你学的东西也就不会有多大用场,你的人格、意志也不会得到锤炼。

  五、勤学好问

  勤学,就是抓紧时间,动目,动脑、动手,利用各种条件,通过诸多途径获取知识信息。我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等等。当然,这些说法都是比喻,但它却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珍贵性。一个人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如果不充分利用时间,不管他有多聪明的头脑,多宏伟的理想和计划,设计了多好的方法,最后他得到的肯定寥寥无几或一无所获。所以。“勤”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古人曰:“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勤学”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一曰“勤读”。对专业教科书和相关书籍、资料要不止一次地读,反反复复地读,不能只看一次,就束之高阁。

  二曰“勤思”。读时一时不能理解的,要反复思考,也可以找一些介绍有关基础知识的书来看看,边思边学,直至恍然大悟。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思”的重要性以及“思”与“学”的辩证关系。

  三曰“勤查”。看不懂或有疑难或拿不准时,就查阅各种工具书或参考书,如字典、辞典、其他资料等。

  四曰“勤记”。特别是对基础知识要勤记,包括脑记和手记。对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等经常用到的知识要牢牢记在心里,这样,用起来就方便,并得心应手。有些重要东西,一时难以背下来,不妨把它记在本子上,以便用时查找,用得次数多了,也就记下来了。记的东西越多,用起来越方便,越容易理解新东西,从而也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文系的学生应加强“背”功,背诗、背散文、背小说中精彩的片段、背具有独到之处的论述等等。大学几年之后,脑子里没有几百首诗、一二百篇著名散文等,就算不得中文系的学生。

  上述四“勤”的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时间。如果你把时间花在打台球、看电影、逛马路,谝闲传等方面,你就没有时间在作学问上“勤”了。

  “学问,学问,既学又问。”“问”是获取知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没有“问”,有些疑难问题就永远得不到答案,就会孤陋寡闻。要不耻下问,问老师,问同学,问内行。当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查找有关资料而不能时,就必须去问。有些同学,本有疑问而不愿问,怕丢人,怕别人笑话,这些全要不得。有些人提不出问题,是他一切都懂吗?恰恰相反,是什么都不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你连基本的东西都不懂,你不学,不思考,怎么会提出新问题呢?所以,只有勤学,才能提出问题,只有思考,才能产生疑问,不学不思,“问”无由出矣!要想治学,“学”、“问”二字是缺一不可的。

  六、几种读书法

  “读书之法,大有讲究。读之得法,便愈读愈活,愈读愈明,乃至融会贯通,化书本知识为巨大的创造能力。反之,则愈读愈僵,愈读愈昏,充其量不过是书呆子。”(赵耀民)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读书法。

  (一)“筛选”读书法(选择读书法)

  数学上有筛选法,应用科学上有优选法,读书方法上是否也有筛选法呢?回答是肯定的。

  读书要筛选,这并非标新立异,是因为:

  第一,世上书籍浩如烟海,特别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全世界一年的出版物相当于中国过去三千年的全部著作。再如,我国古代的汉朝,仅六艺之类的书共596家,12269卷;到清朝,仅一部《四库全书》就有经、史、子、集四大类,3470种,79018卷,一个人一生要读完它,已经很困难;到近代,仅化学这一门学科,每年发表的论文就有40多万篇,每天读一篇,也得一千一百年!而文学作品也就更加多得不计其数了。一个人不要说读百科之书是不可能的,就是读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书,也读不胜读啊!

  第二、各种书籍的价值各不相同,不管什么书都泛泛而读,未必会有收益。如果无中心无目标,不筛选,见啥读啥,就会“如堕五里雾中”,结果是茫然无所知。

  第三、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一样,都不可或缺;但不可或缺并不意味着多多益善。在日常饮食中,大家都明白吃多了会撑破肠胃,同样,面对白纸黑字时,也不能贪得无厌。对于精神食粮,不分良莠,过量摄纳,一时难以消化,也会败坏求知者的胃口,甚至会毒害人们的心灵。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不同的地层埋藏着远古时代的不同生物,同样,图书馆书架上汗牛充栋,成排的书籍里藏有前人的错误和谬论。坏书是精神的毒药,会毁灭人的心智。人们总是阅读新的作品,而不阅读流芳百世的杰作,作家们把笔触局限在他们那个时代一些流行观念的狭小范围里,我们的时代在这个泥坑里陷得越来越深了。”正是基于这种深沉的忧虑,叔本华提出了阅读的“节制”问题。题旨说:“阅读若能有所节制,乃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节制”阅读的具体办法是“筛选”、“精选”。

  所谓筛选,就是分清什么是必读书,什么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什么是不必读的书。培根说:“有的知识只要浅尝即可。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即可。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研究,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读其中一部分即可,有的书只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读。”

  到了大学阶段,专业方向基本确定,根据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每一门专业知识,都有一系列必读书籍可作参考。除此之外,要想深入本专业的某一专题,就得依靠教师指点,自己不断探索。

  筛选读书法,首先是选择好必读书。就中文专业来说必读书无疑是教材和其他配套材料及与本专业有紧密联系的文学、语言学等书籍。其次是博中取尖,就是精选,精选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精选“那些站在人类之巅的人们的著作”;要读最上乘的书,而不在二三流书籍上打消耗战,对那些流行一时的时髦读物最好不读。诚然,读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是可以长躯直进的。如一个追求在散文创作方面有所创新的人,只要文字关一过,就宜精读古代散文家如苏、柳、韩等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反复吟诵近人、今人鲁迅、林语堂、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的作品。再次,是在应该阅读的书中筛选——即使在必读书中,也有高下之分。一本有用的书,也并非句句是良言,这就要看你的眼力能否做到正确选择。

  (二)“从是看非”读书法

  “从是看非”读书法就是读书时,要懂得书本的局限性,看出书中的错误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人的认识水平的记录,因此难免带有认识的局限性。瑕瑜互杂,正误互见是书中常见的现象。如我们的教科书,按理说是学术界已有定论的东西,但也常常有错误之处。即使是名人、权威的论著,也不见得毫无差错。有个18岁的青年学生从小就养成“从来不抱‘尽信书’的态度,而是努力找岔子”。他在读郭沫若的著作时,竟找出了30多处较大的差错,郭老深为感动,写信给他说:“关于我的旧作,你看得那么仔细,使我惊讶。你所指出的一些错误,我将接受你的意见照改。”可见,“找岔子”就是读书生活中“从是看非”的境界。当然要能进入这种境界,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深入思考是不可能达到的。

  “从是看非”读书法实际上是一种“积极读书”法,就是用挑剔的眼光、批判的眼光、怀疑的眼光、纠正的眼光、评价的眼光去读书。

  “在消极阅读时,我们好象完全屈从于作者的意志,既不批判,甚至也不作明确的评价。我们只是简单地感受他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暂时和他的个性融合在一起,用他的眼光看一切,沉浸在他的感受之中。我们生活在作者所描述的世界里,暂时忘掉自己,忘掉自我本身。……在积极阅读时则相反,我们总是从‘自我’出发,评价作者的思想,有的赞成,有的进行批判,按照自己的观点反复进行研究并作出结论等等。这里最典型的情况就是阅读与自己观点相反的文章。”([苏]波瓦尔宁)

  (三)“计划”读书法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亦然,应事先有个计划。恩格斯在谈学习问题时曾说过:无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列宁也多次指出:无计划的阅读是没有多大益处的。科学越向前发展,就越具系统性。而系统地掌握一门科学,就必须按照一定的计划读书,使学习具有阶段性和系统性。有的人读书时拿起什么看什么,读到哪里算哪里,常常产生“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之感,结果收获甚少,即使有所得,也是鸡零狗碎,不成系统,主要原因,就是读书无计划。

  怎样制定读书计划呢?

  首先要有长期打算。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爱好和工作性质选定一个较长远的学习内容和研究目标。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钻研政治经济学,是为完成他的巨著《资本论》,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恩格斯经过几十年学习,掌握了25种外语,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马克思主义,更有效地战斗。无长远目标的学习计划是价值不大的计划,是不能帮助你系统地掌握知识的。

  其次要有短期安排。在落实长期计划时,要作出具体的短期安排。比如,中文专业的学生在校几年,首先要计划在这段时间内根据自己的专业性质系统地读哪些文学书,哪些语言学书,那些作品书,哪些理论书,然后再根据每学年的课程安排,配合教学内容该读哪些书,再然后,根据每学期,每月,每周,每日的情况安排读书。由此循序渐进,把连续性和阶段性科学地结合起来,长期坚持下去,就可达到目标,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

  落实读书计划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到坚持不懈。因故耽误了,一定要弥补回来,切不可学学停停,使学习链条脱节。

  (四)“寻找精英”读书法

  一本书的精英之处,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和要害。所谓“记事者必提真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就是强调读书时掌握精英的方法和重要性。读书如不掌握书中要领,探索不出其主旨,就谈不上读懂和读好。

  那么读书时如何提要钩玄,找出精英呢?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养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这就是说,读书通常要慢而透彻,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碰到难懂之处,权且先放过去,等读完全章后再回头读,这时,可能就不感到难懂,而容易理解了。特别是发现书中自己需要的东西、重要之处,要立即抓住,切不可放过,并要用心去思量。这就是提倡积极地思索式的阅读。南宋陈善则更强调:“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他强调读书要既能钻得进,又能出得来,这必须有个“疑”字贯穿其间。“疑”正是要用心去思索。陶渊明曾说过:“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会意”就是领会精神。这实在是读书之要妙!由此可见,只有站在思索的高度来总览全书内容,这样才能“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渐渐向里,剥到精英之处。

  阅读中思索的方法多种多样。因书而异。论说性文章,一般开头提出论点,可以思索作者会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怎样用论据说明或反驳?如果最后得出结论,则可回头看看这个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又是怎样分析和得出这些结论的?这种方法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其精神实质,还能加深记忆。

  另一种方法是“边读边想”。如果是情节十分吸引人的文学作品,也不一定一口气读完就好,特别是读到高潮之处,要来个合卷悬揣,看看自己对内容发展的设想与书中有何不同,这样,才利于自己对文章目的的体验,利于深刻领会其旨意,使自己在与书本处理的比较中,得到真正的提高。

  还有一种方法是“勤回头”。每阅读一章一节,或者全书读完后,认真回忆,在自己头脑中清理脉络,再现梗概,突出要点,达到全面领会精神的目的。

  “读书寻找精英处”,不仅是指能找出书中本有的精英,而且还指能读出书上没有的精英。大诗人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俄国剧作家、诗人克尼雅日宁说过:“读书有三种方法:一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读而不懂”是最差境界;“既读也懂”是达到最佳境界的必由之路,但还不是最佳境界。如果仅仅读懂,最多只能算是一个保存了若干资料的活动书橱。读书的最佳境界是“能看到纸的背面”,“懂得书上没有的东西。”就是从明看出暗,从静看出动,从是看出非。要进入最佳境界,必须勤思,“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唯有通过勤思才能得到。勤思者总是边读边思。或是读完一节一章一本后“掩卷深思”,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想想书上的言外意,弦外音;想想书上的知识与“左邻右舍”的关系;想想书上的话是有理,无理还是似是而非的歪理,并把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及时记下来,作为进一步思考的依据。所以,读书找精英的要诀是“思”。朱熹说:“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鲁迅先生也总是“静静地读书,默默地思考。”(徐广平语)

  一本书上写的全是你熟悉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无多大价值;如果有一部分是初次遇到的东西,那就是有部分价值;如果内容是全新的,你从未接触过的,那这本书就是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将得到极大的好处。一本书哪怕只有一句新颖独到、不同凡响的见解,都要紧紧抓住,只要举一反三,就能得到新的启示。这就是读书得“精英”,读书“得意”。

  (五)“吃透一本”读书法

  数学家华罗庚说:“在同类书中,你只要攻读一本,其余的在看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部分我已十分明白了,那部分实际和第一本上讲的完全一样,其实真正新的、需要学的东西就剩下那么一点点,读起来就必然快多了。”这就叫做“吃透一本”。

  采用“吃透一本”读书法,我的感受是:

  第一步,要选准这本书。要“吃透”的这本书必须是同类书中具有代表性的,即书的/内容必须是绝大多数人认为具有真理性的,无论是理论(原理)、概念、知识,还是方法等,都是最基本且较为全面的。

  第二步,逐字逐句研读这本书,该记的记,该抄的抄,彻底弄懂书中的基本东西。不仅要搞清各个章节中的要点,透彻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内在联系,而且要掌握住作者的正确思路、方法和体系。这样一来,关于这门知识的主心骨就在你脑中形成了。这犹如一棵树,先有了根和本,然后就可以生出繁枝密叶来。在大学,我们所用的教科书基本上是在这门知识中有定论的,最基本的原理都具备了,所以,吃透了各本教材以后看其他书就有了基础和主心骨,再进一步钻研扩展,就可牢固地掌握这门知识了。只要透彻理解,掌握了最基本的东西,才能灵活运用这些东西,进而,从这些东西中生发出新意,这就算有了创造。正如清代梁章钜所言:“读书……须用‘熟读一部书’之法。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书“俱能辨其是非高下。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须有几百亲丁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何也?我所亲者又有所亲,因类相感,无不透彻。”

  此外,还有个性读书法,比较读书法,想象读书法,自问读书法,讨论读书法等等。读书之法,多如牛毛,可以说,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读书法。凡是能使自己取得最佳效果的方法,就是你的最佳读书法。一切方法,都在于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我们提倡“开有益卷”,即选读要分好歹,读得多少要适量,读书应讲究方法,否则,会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同学们,你们上了大学,并不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并不等走进了生活的保险柜。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时代,需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一纸文凭。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本领,社会才可能选择你们。因此,千万不要浪费这大好时光,趁着青春年华,努力为你们的人生奠定基础。你们要想在学业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按照爱因斯坦的公式去做:

  成功 == 艰苦的劳动 + 正确的方法 + 少说空话。

  还必须每日以毕达哥拉斯的话督促检查自己:“早晨醒来时,问一问自己:‘我应当做些什么?’晚上睡觉前,问一问自己:‘我做了些什么?’”

  如果你年轻时不栽种知识,那么,你年老时就不会给人阴凉!

  祝愿每一个同学都能用最好的学习方法,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祝愿每一个同学都学有所成!

  大学生学习方法漫谈二

  大学好比一条珍珠项链,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丝线,多姿多彩的活动和色彩斑斓的生活是珍珠。切记,不要迷失在珍珠璀璨的光芒之中。

  有人说:“大学四年没有挂过科、没有逃过课、没有谈过恋爱,人生不完整。”按此理论,我的大学人生极其不完整;也有人说“university”音译就是“由你玩四年”,但从我现在的工作经验来看,这种理解也是存在巨大偏差的。大学生活究竟怎样过,且听我跟你慢慢说……

  大学就好像是一条珍珠项链,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丝线,多姿多彩的活动和色彩斑斓的生活是珍珠。珍珠固然夺目,但如果失去了丝线,也就失去了展现美丽的骨骼。切记,不要迷失在珍珠璀璨的光芒之中,努力学习依然是我们重要的使命与工作。

  必修课的学习

  重视基础、扎实学习。本科四年的学科学习本质上来看只是一个基础知识普及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深入与拓展涉及不多。所以,大一期间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从基础学科入手。我是法学专业的,大一第一门课是法理学(即法哲学),学起来真的是枯燥无味,与我想象的法庭上唇枪舌剑、慷慨陈词的场景背道而驰。当时没有任何学习法理学的动力,甚至想过放弃,但是后来发现一切基础知识都是后来学习学术发展的依据,在大三我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时,慷慨陈词的很多内容也都来自基础知识的积累。

  注重兴趣、专业定向。学必修课还要充分考虑个人对于学科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科兴趣等方面。很多同学到了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才开始考虑是否要继续学习本专业的内容、自己是否对专业课学习有兴趣,这个问题我更建议大一学习专业课伊始就考虑。其实我们对于专业的兴趣分为两方面:一是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二是在学习中培养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兴趣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要准备好在学习中积极培养对于专业的兴趣、定位专业发展方向,让自己最终顺利选择考研升学的专业以及学校,同时对于以后择业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关注授课重点、感受人文气息。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学习重点的梳理,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的总结。在大学中,完整的笔记就是最好的考试复习材料和考研的专业课复习材料,甚至可以复印后“内部销售”的。所以,在大学中要学会记录课堂内容,并且能够及时整理总结学术重点,对于个别重点问题,可以到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做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此外,大学教师讲课多半是“枯燥”的,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只注重形式和内容,因为你在毕业之后会发现,大学老师授课中所传授的是一种思想、方向和人文精神,而这个是不需要任何形式去包裹的。所以无论你认为课堂的内容有多“无聊”,也希望你能够从发现思想、发现人文精神的角度去感受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种自由的人文精神中成长是快乐的,希望你能够真正去体会。

  专业知识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我们都很清楚,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事情的成败,EQ有时要比IQ更重要。高中时也许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情商,但上了大学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平台去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我们应该去刻意培养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品格:自信、开朗、毅力、目标明确、高效执行等等。除此之外,我在大学学习法学的时候还去刻意培养自己的专业性格,如:客观看待一切问题、公平、一切重视证据等。这些都是大家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必备的,如果我们在大学中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后工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

  当然,重视知识外化也极为重要。我们坚决不能“茶壶里煮饺子”,一定要让你所有的知识学以致用。我到大学讲座的时候,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冠男老师,您看我取得的这些证书和成绩,是否能到新东方做一名老师?”我每次的回答都是:重要的不是你得了什么证书,考了怎样的分数,而是如何将你所学习的知识发挥出来,给学生创造价值。我经常看到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包括海归,学历很高,但是一走上讲台就浑身发抖,一个完整句子都说不出来。每每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替他们感到悲哀,且不说他们花了家里多少钱去学习,就说他们花了自己多少大好青春吧,最后都不敢公开地展示自己,这正是死读书、读死书之悲哀了。所以,我真心的希望你能够在学习好专业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专业性格,最终达到专业和自我“人剑合一”的境界,这样就能笑傲江湖啦。

  选修课的学习

  面积捕捞、重点选拔。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选修课就像是一个万花筒,课堂是多彩的,形式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喜欢的学科,建议大家可以整理所有的选修课列表,重点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听取。一般在大学中,除极特别的课程不能随便听外(我大学时曾想听美术系的人体素描,被无情拒绝),其他课程都可以自由旁听。所以,我们可以在选修课和旁听课中充分涉猎知识,提高人文涵养,这些知识也许不会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但可成为一种志趣和陶冶情操方法,或是好友聚会的谈资。

  博而不专vs专而不博。选修课与必修课最大的不同是,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发展。我们可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也可以输入研究,自成一家。总之,在选修课中没有行为上的对与错,这样是体现了大学“university”这个单词的本意。想强调的是:中国有句古话“艺多不压身”,所以提醒大家,当我们从知识的宝库中走过时,千万不要“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我们现在做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成为今后一辈子生存的手段。

  你必须重视的选修课。在大学中有一种课程必须重视:马列主义教研部的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邓小平思想理论》(邓论)等。很多大学生不屑于学习这些课程,但是通常情况下,此类课程达不到良(80分)以上会有以下三个后果:不予评定奖学金、不予入党、不予评选学生干部,因为你可能会被认为“思想道德”有问题,所以请大家务必重视。

  课外知识的涉猎

  大学是一个迅速提高的中转站,可惜的是很多人只有在大学毕业之后才弄懂提取课外知识的方法,以下给大家一些TIPS,以供参考:

  图书馆:大学占座的主战场,也是“正经人”最聚集的地方。任何一个学生在毕业后都会发出相同的后悔之词:大学四年利用图书馆太少了!

  聆听讲座:免费索取名人签名和免费与名人拍照的绝好时机。如果你能与大师面对面,亲自感受他所释放出来的人格与道德的魅力,亲自接受知识与经验的洗礼,绝对可以做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学术交流:可以感受到接见领导一样的待遇。如果你在学术方面足够优秀,就可以主动申请去其他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在一个学校很优秀的人很容易变成“井底之蛙”,时常看看更大的世界,我们的成就就会更大些。

  课外实践活动:衔接大学与社会的关键环节。每个大学生在工作之初都会感觉无助,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所以大学的时候,在我们还能输得起的时候,多参加社会活动,即便失败了,我们也是在为未来的成功买单。

  同学间交流:最好的交友方式。在大学中,口若悬河的人不一定受到所有人的喜爱,擅于倾听的人则是最受欢迎的。在倾听与交流中走进你好朋友的内心,在倾听与交流中学习周围人的优点。

  大学生学习方法漫谈三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每个人的认识不尽一样。我讲的是自己的一些经验,以及我所熟悉的一些人的经验。

  一、不要死记硬背。孔夫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指学习的时候要思考相关的问题,不边学习边思索,会什么也学不到。这句话,我背过不知多少遍,可是我却从没有好好想一想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改造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从进入大学后开始的。当时,吴有训老师教我们普通物理,他讲课很有意思,从来不拿讲义在那儿念照本宣科,而是引导学生动脑筋,不断地跟着他在课堂上思考问题。他讲的那些,教科书上都没有,教科书上有个定义,但定义他却讲得很少。他给他的课指定了三、四本书,讲完以后,叫你去看哪本书,从第几页到第几页,这一段看这一本,那一段又看那一本,都让你自己去看。还有很多东西,他根本不讲,要你自己去看,照样纳入考试范围。我开始很不习惯,但后来我慢慢习惯了,觉得这是我一辈子听到的最精彩的一门课,他对我学会用思考的方法去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直到现在,大学的普通物理课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我还记得非常清楚,一点也不混乱。

  二、怎样记好笔记。我常见到不少大学生,特别是一些刚进大学的新同学,在课堂上一个劲地记笔记,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他也写什么,一堂课下来笔记记得很多,人也很累。我发现,这些学生的笔记,下课后一般都无法进一步整理。他们中间虽然不少人很用功,但学习效果往往很差,因为他们在课堂上光忙着记笔记去了,没有注意听讲,没有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弄懂问题。我刚上大学也这样干过,效果很不好。后来,我向一位学得好的同学请教,那位同学说,你上课不要光忙着记笔记,要坐在那里仔细地听,老师问什么问题,你就动什么脑筋,真正听懂了,你就记,如果没听懂,你就不要忙着记。我照这个同学讲的办法去试了一试,开头还好,后来觉得还是不行。我又再去问这位同学记笔记还有什么诀窍?他说还有一条,下课时你不要跟一般同学一样,站起身来就跑了。下课后,你要坐在座位上好好地想一想,这堂课教师讲了些什么问题?它有几层意思?每层意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静静地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去思考一下,可以巩固你一堂课听的内容。当然,这样还不够,每天晚上,你还要根据课堂上听到的和下课后想到的,写出一个摘要来,大概一堂课不超过一页吧。这一步很重要。以后,我就照他讲的去做,确实效果不错。我有个同学叫林家翘,现在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他的课堂笔记除每天晚上整理一次,写出一个摘要外,每个月他还要重新再整理一次,把其中的废话全删掉,把所有的内容综合起来,整理出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每学期结束复习时,一门课的笔记经过综合整理后,只有薄薄的一本,大概十八页左右吧。一个学期所学习的知识,就完全消化成了他自己的东西了,他温书就看这个,边看、边回忆、边思考,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种记笔记的方法,就是要把教师和别人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思考、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要不断消化,不断地加深理解。林家翘分三个阶段记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消化的过程。我只分了两个阶段,我现在很后悔,我要早分三个阶段,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三、大学生一定要学会自学。过去,你大学毕业了,可以吃老本,可以长期地使用你已有的知识,甚至可以用一辈子。但现在,你大学毕业以后,如果不学习,或者说在大学时没有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本领,光靠卖你的那一点老本,你卖了三年以后,你就有一半的东西不懂了。再卖三年,你懂得的只有四分之一了。到那时候,你还能做工作吗?因此,你必须在毕业以后继续学习。怎么学?首先就要在大学里培养自己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本领。实践早已证明,大学生通过自学,不但能学得好,而且能学得快,对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去年,我在上海工业大学做了个试验,在机械系上物理课时,我跟教师商量好了,从全班六十个学生中,抽出十二个人来,其中六个人是全班功课最好的,还有六个是差的。我让这十二个人都不听课,只把讲义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学,只参加做实验。自学以后,和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小考、大考。第一次考试时,这十二个人都考得很不好。分析其原因,关键是没有掌握好自学的方法。我把这十二个学生找来,和他们一起分析了失败原因,又鼓励他们一番。为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我又找一个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教他们怎样自学,如怎样整理每个章节的框架,怎样弄懂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怎么运用学到的知识等等。这样反复讲好几次,这几个学生都慢慢会自学了。到学年考试时,这十二个人都成了全班成绩最好的学生。《文汇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件事,说这是一大发明。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发明,因为很多人早已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大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学学好的。学习就是把不懂的东西变成懂的东西,而不是把背不下来的东西变成背下来的东西,一定要记着这点。自学,就是促使你动脑筋,而只有动脑筋,才能促使你真正学懂、学深。

2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