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

时间: 如英2 学习方法

  物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作为工科大学生,物理基础的薄弱、物理意识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学好这门课程。今天学习啦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大学物理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一

  概述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光学、近代物理五部分。该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

  1. 学好必要的物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2.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不同部分内容具有不同的知识特点,同时每一部分也有一些学习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难点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具体实践

  首先,“课堂”和“课后”是学习任何一门基础课的两个重要环节,对大学物理来说也不例外。课堂上,我认为高效听讲十分必要,如何达到高效呢?我们听讲要围绕着老师的思路转,跟着老师的问题提示思考,同时又能提出一些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对于老师的一些分析,课本上没有的,及时提笔标注在书上相应空白的地方,便于自己看书时理解。课后,我们在完成作业之前应该先仔细看书回顾一下课堂内容,再结合例题加深理解,然后动笔做作业。除此之外,我认为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教材或辅导资料来扩展我们的视野,不同教材分析问题的角度可能不同,而且有些教材可能更符合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便于我们加深对原理的理解。总之,课堂把握住重点与细节,课后下功夫通过各种途径来巩固加深理解。

  第二,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我认为自己的脑海中一定要有几种重要思想:一是微积分的思想。大学物理不同与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式推导定量表示时广泛运用微分、积分的知识,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学会用微积分的思想去思考问题。二是矢量的思想。大学物理中大量的物理量的表示都采用矢量,因此,我们要学会把物理量的矢量放到适当的坐标系中分析,如直角坐标系,平面极坐标系,切法向坐标系,球坐标系,柱坐标系等。三是基本模型的思想。物理中分析问题为了简化,常采用一些理想的模型,善于把握这些模型,有利于加深理解。如力学中刚体模型,热学中系统模型,电磁学中点电荷、电流元、电偶极子、磁偶极子模型等等。当然,我们还可总结出一些其他重要思想。

  最后,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对于有些模型,我们可以制出实物来反映,通过视觉直观感受,而大学物理中还存在大量我们无法直观反映的模型,因此就必须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构造出来。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二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物质最基本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基本原理隐藏于物质世界的方方面面,渗透在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应用于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作为工科大学生、未来科技领域的领军者和拓荒者,物理基础的厚薄、物理兴趣的浓淡、物理意识的强弱都直接影响着未来的适应性、创造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大学物理是你们应当学好的、最重要的基础课。

  物理学研究的物质包括实物和场,在空间上小到质子、大到类星体,在时间上短如基本粒子寿命、长至宇宙寿命,几乎囊括了全部物质世界。在物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如实验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科学抽象、类比联想等等。通过学习大学物理,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受到方法论教育,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等能力,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也能得到提高。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精确科学,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有很大的差异。学习中学物理是“知其是”的过程,物理概念、公式和定律直接来源于日常经验或对简单现象的观察,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告诉学生物理概念、公式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现的,学生也只要记住了这些概念、公式和定律,并能用初等数学解决简单问题就可以了。学习大学物理是“明其理”的过程,物理概念、公式和定律来自于对自然过程或实验结果的高度概括和理性抽象,其中包括对实际过程的简化、物理模型的建立、物理思想的形成、物理假设的提出、严谨的逻辑推理及严密的数学演绎,学生不仅要牢记概念、公式和定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阐明的物理规律、体现的物理思想及适用条件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发展物理理论和解决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或简单的工程问题。

  物理学学习是一次充满迷茫、艰难探索、循序渐进的长途旅行。对物理概念、物理定律和物理思想的理解要经过反复思索、逐步加深、直到顿悟的漫长过程。学习大学物理,学生从开始就会发现,许多概念和定律在中学都曾学习过,也有了一定的理解,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能用中学物理方法解决,这种不断重复、逐步深化的方式本是学习物理学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易使学生产生轻敌思想,误以为学习大学物理不难,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物理思想的确立以及物理问题的处理思路习惯于停留在中学水平,忽视了对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深入思考,慢慢地感到学习越来越困难,逐渐失去了对物理课的兴趣,也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从开始就要十分重视对大学物理的学习,不仅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与学习任何课程一样,学习大学物理也要牢牢抓住课前预习、课堂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和考前复习这几个主要环节。课前预习就是粗略浏览将要学习的内容,目的在于明确课堂上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课堂听讲就是要学习老师引出物理概念的目的、建立物理模型的思路、描述物理现象的方式、演绎物理原理的程序、解释物理定律(定理)的思想、分析物理问题的过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最重要的是学习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同时以提纲的形式记录下老师授课的全过程,重点记录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以备查阅。课后复习(包括完成作业)就是所谓的“把书读厚”,既要全面回顾课堂听讲的过程和所学内容,又要凭借记忆和查阅课本,把提纲式课堂笔记补充为详细笔记,并写下自己的思考体会,还要理清知识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某类物理问题的步骤和技巧,更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发现存在的问题。课后复习的时间一般是课堂学习时间的二到三倍。考前复习就是所谓的“把书再读薄”,此时的重点不在于记忆概念、定律和结论,而在于理清课程体系和知识框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想模式、常见问题的处理流程和技巧、常用的数学知识,当然还要查漏补缺。

  尽管获取知识和增长技能是所有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但最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和提高素养。物理学产生于实验,是一门理性科学。因此第一要培养观察能力,不仅在完成物理实验时发展观察能力,而且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观察能力;第二是培养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能力,要善于总结经验和实验结果,发现隐藏在它们之中具有共性的规律,再把规律发展成理论;第三是培养理论创新能力,能从看似相互无关的简单结论抽象出更基础、更具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第四是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及实践检验或修正理论的能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实践检验,但发展理论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第五是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既要尽可能把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想清楚,又要把贯穿其中的物理思想弄明白。

  最后,让我们共同体会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取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大学物理学习方法三

  一、研究工具使用较少

  高等数学是大学物理通常所使用的重要研究工具。物理学只有与这样的研究工具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微积分在大学物理课程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由于大学课程的设置不当等原因,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往往与学习高等数学不同步,即大学物理一般在大一学习,而在这个时间段内许多高校还未真正开设高等数学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因缺乏研究工具而逐渐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和高中物理的衔接是做好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如前文所述,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延续和深化。坚实的中学物理基础是学好大学物理的必要条件。而且,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上,做好其与高中物理的衔接也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并非易事,因为这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乃至学生的学习态度上等都不尽相同;虽然它们在内容上大体是相同的,但在深度上却明显不同。中学物理一般是对宏观低速领域内基本知识的简单介绍,并且用既定的基本方法分析出物理模型,再套用公式、定律和定理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学习难度也不大。大学物理则不然,它主要以研究微观领域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运用高等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工具和数学、物理方法等来分析和推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学习的难度更大。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可以做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工作。首先,要制定适宜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包括参考书的使用方法)等的介绍;其次要充分发挥绪论课的作用和重视预备知识的讲授。其中绪论课中要介绍大学物理在具体的学科培养计划中的作用;最后还要介绍教师的讲课特点、课堂要求、授课习惯、考试方式,辅导答疑的方式方法等,让学生在详细了解和明确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差异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尽快过渡到大学物理的正常学习中。

  三、新“课标”指导下大学物理教学策略选择

  (一)以育人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中的“育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学生的发展方面,大学物理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好物理知识,还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各种教育实践,练就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大学物理教师在严格遵从《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还要打破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物理教学模式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利用启发引导、自学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育,使学生在独立探索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真正实现“生本”教育。在具体的物理知识讲授中,大学教师还应注重联系物理概念与理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实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有机结合。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又不至于使学生只停留在表面的接受上,利于引发学生思考,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以实践为取向,强化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

  《课程标准》中的“实践取向”理念是应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而生。它强调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要求大学物理教师不能停留在对物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应主动建构物理知识体系,全方位发展个人实践能力,引导未来物理理论知识发展和解决物理实际问题方法的新动向。“实践取向”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就要求物理课程首先应深入教师之心,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除讲清物理理论知识外,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并将他们的学习与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即在大学物理教学大学物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以及高科技紧密联系,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应用。如,让学生熟悉自行车原理、蒸发吸热、汽车的限载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关注航空航天、节约能源等科学、技术、社会现象;让学生注意捕捉新闻事件,关注新闻热点,并将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些做法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在充分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以致用,实现物理学的真正价值。

  (三)以终身学习为目的,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前沿知识

  《课程标准》的“终身学习”理念认为,大学物理教师永远是终身学习者,要在持续的学习和不断完善素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在具体的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求物理教师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书本上固有知识的讲授上,还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未来的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这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物理学也正不断向更宽、更广的领域拓展。物理学中的前沿理论知识不仅反映了该领域正在探索和研究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而且作为物理学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学习到最新的物理学知识,让他们看到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和阶段性发展成果。同时,通过引入物理前沿知识,还能促使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新知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大学物理的教学思路不但可以拓宽物理教师的知识视野,培养其学科洞察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学生的“信任危机”,而且使教师能够在课程理论教育中很好地借鉴物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以敏感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前沿知识将新的教育理论内化到教学中。如,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例证。多尔大量运用自组织、混沌、耗散结构等物理学前沿知识来陈述他的观点。如果对这些前沿知识不了解,就很难理解他的的课程观。总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大学物理教学在做好其与中学物理良好衔接的基础上,以“生本”教育为主体,注重教师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学生的实践为新的取向,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为目的,注重在教学中引入物理的前沿知识,以强化理论知识的传递,最终实现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在《课程标准》背景下本文对大学物理教学的粗浅思考,以期能够引起更好学者和教育界人士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26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