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游记体散文教学设计范文3篇

时间: 如英2 学习方法

  教案的作用是很大的,老师只有备好教案才能够给同学们上一节完美的课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游记体散文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

  游记体散文教学设计范文一

  《游褒禅山记》

  知识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作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研习课文一、二两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我们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更能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研习课文

  1.放录音,在轻音乐中,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对照注释细读课文1、2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词句。

  3.研读课文1、2段

  (1)指名朗读、口头翻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词语“卒”“文”“道”“极”。

  (2)掌握词性活用,学生解答。

  ①“舍”:“始舍于其址”。“舍”,句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③而莫能“名”者,名词活用为动词。“名”是“说清楚”“说明白”。

  ④“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这里的“穷”是“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出示投影)“……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讨论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什么表达方式?(讨论后学生回答)

  明确:本文是游记,1、2两段主要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本段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如“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介绍出前洞、后洞的方位,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了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对照,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这两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提问: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提问: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这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明确: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点拨: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五、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的交待看,作者参观游览的三个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作者又是以记游____________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____________。

  明确:三个点是:慧空禅院,到华山洞又到仆碑。从全文看,记游华山洞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前洞、后洞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后洞。

  提问: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__________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此文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道理。

  明确: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时临川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中,《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此文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的道理。

  六、背诵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诵读全文,找出“其”字句,体味它在句中的意义。

  十、课堂小结

  1、2自然段为文章的记游部分,写褒禅山命名的由来,记游山所见,着重记叙了游后洞的经过,记游笔墨虽然简约,但游踪交代的一清二楚,沿途见闻言约而事丰,不仅壮写褒禅山的特殊风貌,而且令人想象作者那浓烈的游兴和专往的情态。这就为后文作了铺垫,是议论的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2.研习课文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集体背诵全文,注意语感

  二、“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 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7. 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 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四、集体齐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口头翻译

  2.找出议论的中心句

  明确:中心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掌握下列词句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非常之观”(景象);“大王见臣列观”(ɡuàn建筑物的一种)

  “得” “不得极夫游之乐”(能够);“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与公甚相得”《王忠肃公翱事》(融洽);“某得八焉”《王忠肃公翱事》(得到、获得)

  “夷” “夷以近”(平坦);“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铲平、削平);“南抚夷越”《隆中对》(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相” “无物以相(xiànɡ)之”(帮助、辅佐);“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宰相、丞相);“本相(xiānɡ)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

  4.掌握虚词“以”

  “以”:作介词用,(1)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1)表并列,“险以远”。(2)表承接,“由山以上”。

  5.掌握句子转换

  “非有志者不能至”改为肯定的说法(强调必须有志)

  明确:转换为“有志者事竟成”

  五、讨论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段议论是怎样引出的?

  明确:在前文的记叙的基础上,这里用一个“叹”字与前文“悔”字相呼应,以古人“往往有得”的事例,联系到游洞的事,很自然引出议论,语句精辟,富有启发性。

  3.这一段可以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明确:五层意思:

  (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2)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3)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4)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六、研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学生口译本段

  3.掌握下列词、句

  (1)“悲”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感叹、叹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悲哀);“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哀怜)

  (2)“胜” “何可胜道也哉。”(shēnɡ尽);“沛公不胜(shēnɡ)杯杓”《鸿门宴》(能承担,禁得起);“予观夫马陵胜状”《岳阳楼记》(优美的);“终不能加胜(shènɡ)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胜利)

  (3)“谬” “后世之谬其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弄错)

  (4)“传” “后世之谬其传……”(动词活用为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

  4.讨论

  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发出来的?

  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七、研习第五段

  1.指名朗读,并思考这一段与前面的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补叙,交待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2.提问: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3.全体同学齐读3、4、5段。

  提问:这篇文章以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请找出几个照应的句子。

  明确:(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结果,“可讥”“有悔”和“无讥”“无悔”正反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第四段由于“古书之不存”照应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

  九、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二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十、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及辨析词类活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中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的一枝奇葩。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即事明理,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游记,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迪。

  二、指名背诵二、三段

  三、集体朗诵课文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1)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好处

  3.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 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数词11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 这是一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深远”看作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四、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为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课堂练习(出示投影)

  指出“乃”“盖”在句中的意义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是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然,居然

  3.自古有战,非乃今也 只、仅仅

  4.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6.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才

  7.日初出大如车盖 车盖

  8.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为、由于

  9.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超过

  10.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

  11. 盖云归哉 通“盍”,何不(云、哉:语气词)

  六、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七、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

  游记体散文教学设计范文二

  《满井游记》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检查预习。读后,教师正音。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三、学生自助解决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不懂的地方存疑。

  四、教师释疑,师生共同疏通文章大意。

  五、有条件的可以找来记录北方初春的录像带播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六、分组鉴赏。可以从文章内容、表达的情感、写景方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写作意图、读后感等诸多角度入手。

  七、教师总结。

  中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以“春”为题材的不少,但从时节看,大多是写仲春、暮春之景;从地域来看,又多钟情“南国之春”;从情愫来看,且多“伤春”之作。本文写北国的初春景象,清新清俊,意趣盎然,堪为写春佳构。作者先放着线儿,并不急着写满井,也不急着写春风解春情,而是将笔锋一转,点染出春寒料峭,余寒犹厉,紧要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这一笔,可谓据实招来,北国的早春,本就如此。不像南国:风最轻柔雨最时,根芽长就六朝枝。“春”自是不急,可人却憋得慌,“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只如笼中鸟的北国客人,为盼春到,是如何在斗室之中来回地踱着方步了。人是关不住的,他终于不想忍下去了,“冒风驰行”,但每次都是“未百步辄返”。盼春之情切,犹如那胀鼓鼓的弓箭,一触即发。

  北国的春了无痕,可不,从春朝节到二十二日,这才几天的工夫,春就驻到北国了。且看这满井的春水、春山,山有人的体态,水有人的情意,水像乍出匣的明镜,山像刚梳洗过的美女。这一切是那么秀气传神,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初春,这一处景致准是: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一个“将”字,一个“未”字,写尽春意处处,令人遐想联翩,比起东坡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里去,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更有意境。“柔梢披风”,岂不正是那个刚梳妆的美女子吗?“柔”大概是初春的身胚,在北国的风中,一定更具丰姿了。“绿浅黄深二月时,傍檐临水一枝枝。迎风无力纤纤挂,待月多情细细垂。”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个诗人曾经这般钟爱呢?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寻春客,他们或“泉而茗”,或“罍而歌”,或“红装而蹇”;这般的春色,这般的春意,惹来“曝沙之鸟,呷浪之鳞”。这便是北国的春天,难怪作者“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八、小组汇报鉴赏成果。

  九、作业。就鉴赏成果,写成一篇400字以上的文学评论。

  教案点评:

  文言文的教学不必每课都弄得特别细,尤其是自读课文,要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多读读,多议议,甚至可以找来同题材或同体裁或同时期同一作家的作品,开展比较阅读,从不同方面启发学生。

  (二)

  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能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写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有韵味,适合反复吟诵,用心感受,应着力于诵读、感悟。

  重难点分析

  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以上两点,采用以学生诵读感悟为主,老师适时启发,点拨的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明确目标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共同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疏通字词。

  2.教师范读。

  3.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教学过程

  1.自读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讨论。

  2.老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内,欲出不得。 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宠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来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写城中“余寒”景物,欲扬先抑;

  (2)第二自然段写满井春色。融情人景,寄托追求。

  4.提问 第一自然段可删否?

  烘托、反衬手法,是极必要的铺垫,作者欲扬先抑,欲进先退,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

  5.提问 文中细腻刻画了哪些初春景色?

  高柳突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峦、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鬣、游人、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

  6.提问 试分析文章的写景顺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山水风光→游人→动物)

  远景→近影

  (山水风光→柳梢、麦田)

  7.提问 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若脱笼之鸽→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仰郁、烦躁→轻松喜悦→感叹赞美

  (抑 → 扬)

  (四)总结、扩展

  本文以议论作结,言明自然未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罢了。这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出之外”,不是在人事纷扰的“城”中。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藉,在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中,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

  (五)布置作业

  书面一:分散朗读,并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练习本上注音,然后指名板演,共同订正。)(括号内是答案,下同。)

  1.燕(yàn) 2.花朝(zhāo)3.辄(zhé)4.妍(yán)5.倩(qiàn)6.靧(huì) 7.蹇(jiǎn) 8.呷(xiā)9.廿(niàn)10.浃(jiá)

  口述:l.比喻句,明确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常用似、像、若、如之类的喻词。本文有哪几个比喻句?(共有3个:①若脱笼之鹄。②如镜之新开……③如倩女之靧面……。“娟然如拭”不是比喻句,它的意思是“美得像刚刚揩拭过的那样”,只是描绘而已,虽有“如”字,前后并没有具体的本体和喻体。)

  书面二:本文写景细致入微,你读了有哪些体会?请选例并简要说明。(自读课文,用这类题目来检测,不作死板限制,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表意见的余地,不会扼杀有才能学生的天机及积极性。如果在水平属中下的教学班,可以改用课文后的一、二题。)

  游记体散文教学设计范文三

  《野草》和《朝花夕拾》

  一、教育目的:

  1、 鲁迅散文的特点。

  2、 鲁迅散文文体的分类:“闲话风”和“独语体”的散文。

  3、 认识鲁迅“文体家”的特色。

  二、教学目的:

  1、 认识现代散文文体确立、发展历程。

  2、 散文诗、散文的区别。

  3、 闲话体散文、独语体散文的创作潮流与传统。

  4、 中国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世界文学的差异及原因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

  1、现代散文的概念及其演变。

  2、鲁迅散文的比较和特色。

  3、五四文学性散文文体的确立过程。

  四、教学难点:

  1、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概念的差异。

  2、文学传统的差异。

  3、西方文学创作观念的影响。

  五、教学信息点:

  1、散文的分类:议论性散文、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2、散文的概念演变。

  3、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新文学的历史分野。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鲁迅曾谈到自己对新文学的贡献,主要是以创作成就“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这是确实的:在有了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理论倡导之后,又有了鲁迅这样的作家创造了足以与中国传统文学及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并肩而立的现代文学经典,新文学才有可能在中国真正立足、扎根。鲁迅不仅创造了现代小说的经典《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更在传统文学最具实力的散文领域,也创造了堪称经典的朝花夕拾与野草:这真正显示了鲁迅的创造活力。

  2、以学生的讨论进入课堂学习:同学们比较一下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形式出现的《野草》的区别,你认为有哪些相同和相异的地方?

  3、以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新课的进行:

  1.散文的涵义:散文作为文学形式的概念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学的产生而出现的。人不断地丰富着散文的意义和内涵,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界定或明确的散文概念。 ①散文和韵文相对而言,指不押韵的文章;②散文与骈文相对而言,指句法不整齐的文章;

  ③更宽泛的说法,即中国传统的诗文对称的文就是散文,这样诗以外的一切文章都可以归到散文的名下。

  2.散文在以往主要的意义所指是文体形式,没有明确的文学的概念意义。在这样的区分意义上,中国传统的人文主导思想是没有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严肃地位和价值。中国只有到了近代,才有人竭力鼓吹小说戏剧等叙事文本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教育意义。所以中国传统文学除了诗和文以外,没有明确的散文的文学概念,只有文章形式分类的文体的概念。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写作散文,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写作散文,立德立言立功,注重社会功利价值,而闲情逸致的文学价值处于次要的位置,就是诗歌也要在言志与言情之间徘徊。传统文论中常常把包含一定文学意义的经世治国之“文章”误读成“文学”来理解。

  3.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议论散文;记叙散文三大类。现代文学中的散文,不仅是一种白话文体的自由形式,更含有纯文学的意义在里面。所以说现代散文要追寻传统的意义所指是有一定困难的。一是散文这个概念是借鉴西方文论中的概念,几经演变,才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确立。从1917年5月,刘半农发表于《新青年》上的《我之文学改良观》中第一次提出文学的散文说法,才有了广义的包括小说在内的文学散文的意义所指。随后,散文这个概念几经流变,在现代文学中形成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文学分类。二是到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散文包括文艺杂感(杂文)、记叙抒情散文和报告文学,是个多元开放的动态发展的文学概念。广义的散文是除了小说、诗歌、戏剧等之外的一切文学创作。当然不能与一般应用文、科学论文等非文学性创作混同。狭义的散文是把杂文和报告文学独立出去,特指记叙、抒情散文,但人们也常常把一些自传、日记、游记、序跋、书信归到散文里。可以说自五四迄今,文学散文这个概念始终未加以也是无法加以统一的规范和界定。像刘锡庆在《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很细致很有见地的批评关照当代散文,把“大”散文变成“小”散文,具体来说就是报告文学和史传文学,也就是原来的叙事散文;杂文和随笔,也就是原来的议论散文;以及大量的实用文、应用文,就是一般性的文章,统统从现在的散文中独立或者剥离出去;原来的抒情散文,加上自传、游记、散文诗等作为艺术性散文予以独立。这样的划分似乎也有矛盾的地方,自传和史传的归属就前后矛盾,似乎也并不可取。三是现代散文概念的形成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明显大于对传统的继承。最早提倡美文的周作人在《美文》中,首先肯定、推崇英国的爱迭声、兰姆、欧文、霍桑诸人的美文。再到王统照的1923年的《纯散文》也提倡西洋文学中一些历史学家、哲学家的好文章,他教条式的《散文的分类》,就是参照韩亨德《文学概论》写成的。

  4.《朝花夕拾》与《野草》相同的地方:

  ①从大的文学文体分类来看,都属于散文,《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野草》属于散文诗,是散文和诗歌的融合体。

  ②从文学史的影响来看,这两部作品集,是最有味的,当然最有味的也是最具个性化的,最有个人化的《野草》和《朝花夕拾》是“个人的文学之尖端”;另一方面,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

  ③从对读者的影响而言,都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5.《朝花夕拾》与《野草》相异的地方:

  ①《朝花夕拾》开创了“闲话风”的散文,《野草》开创了“独语体”的散文,这些都显示了鲁迅作为“文体家”的特色。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其实是对童年生活谈天说地的追忆和模拟,这就决定了这类散文的特殊氛围:自然、亲切、和谐、宽松,说话者和听话者彼此处于绝对平等的地位,是对“布道体”、“演讲风”散文的否定和超越。

  闲话风散文具有平等、开放的品格,充溢着一股真率之气,是作者和读者的精神对话,作者掏出心来,真诚地裸露着自己生活于内心的秘密、真实的欢乐、痛苦,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联想、议论与诘难,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

  “闲话风”的另一面是“闲”——“任心闲谈”,处处显出余裕、从容的风姿。鲁迅曾说,五四时期的散文小品,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与雍容;那一代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充满紧张、沉重、严峻、激烈的同时,也还有洒脱、放纵、雍容、闲适的这一面,于魏晋时代知识者及清俊与通脱于一身,却有相近之处。

  闲话也称漫笔,表明了一种笔墨趣味,不仅指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而且行文上结构上兴之所至的随意性。鲁迅思想与艺术的天马行空的自由驰骋,正表现着心灵的开阔和自由。闲话还体现了一种原生味的语言趣味。

  《野草》作者以“自言自语”、读者以“独语”称之。野草是鲁迅从“孤独的个体”存在体验中升华出来的鲁迅哲学,构成了鲁迅哲学的基本元素。这些基本单位,并不是抽象的逻辑范畴,而是一些客观形象与主观意趣统一的意象。

  “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将《野草》内在地统一为一个整体。鲁迅说过“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和创作《朝花夕拾》的从容闲适心境相比,他的主观的心态另有一种紧张和焦灼。

  《野草》表现为散文的诗化、小说化、戏剧化的特点。《颓败线的颤动》、《过客》是典型的例证。

  ②从读者的接受来看:《朝花夕拾》是对读者的接纳,而《野草》则是对读者的排斥。

  ③从语言特色看:朝花夕拾平易自然的语言、野草则是充满了奇峻的变异。日常用语的变异、集华丽与艰涩于一身,生活也充满了变异。文体也充满了变异。

  ④主题的复杂多义性:无归宿感;必死的主题;荒诞的主题;绝望与抗争。

  (三)课堂小结

  1.散文的内涵和概念。

  2.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相同之处。

  3.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相异之处。

  4.鲁迅散文的艺术风格。

  七、板书设计:

  鲁迅散文比较

  ——《野草》与《朝花夕拾》的比较

  1.散文的内涵与概念的界定:

  2.《野草》、《朝花夕拾》相同之处:

  ①从文学文体来分类

  ②从文学史的影响来看

  ③从读者的接受来看

  3.《野草》、《朝花夕拾》相异之处:

  ①从闲话风和独语体的开创来看

  ②从读者的接受来看

  ③从语言特色来看、

  ④从主题的复杂多义来看

  4.鲁迅散文开创的流派和创作潮流。

  八、布置作业:

  1.鲁迅散文篇目研读。

  2.散文写作训练。

  九、课堂延伸:

  1.现代散文名家选读。

  2.散文阅读知识扩展。

  十、课后小记:

  1.学生的疑难问题的解答。

  2.课堂气氛的营造。

  3.对探究式学习的探索。

28024